微风拂过水田," 稻浪 " 起起伏伏。北方农业博物馆里,36 岁的彭冲向游客们讲述着黑土地上的农业变迁。
馆内陈列着新石器时代的器皿、清代的木犁、近代的磨盘,吸引很多参观者长时间驻足。博物馆里还设有农技实训课程,参观完毕可以现场体验种田。
北方农业博物馆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孤店子镇大荒地村。美国作家迈克尔 · 麦尔在《东北游记》中写道:" 在东北,能够对中国的过去一探究竟。但没有料到,在荒地,我能一瞥这个国家的未来。"
在一座文博场馆里,可以完整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变迁史,这是吉林市打造 " 博物馆之城 " 的一个缩影。该市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建设独具特色的 " 博物馆之城 "。
吉林市建设的文博场馆吸引游客参观。石洪宇 摄
据记者了解,目前吉林市地区已有各类文博场馆 69 家。吉林市博物馆 ( 吉林市陨石博物馆 ) 、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吉林市吴德义浪木艺术博物馆、吉林市史话馆 …… 各具特色的文博场馆担负起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使命,也在社交平台上 " 破圈 "。很多网友认为,博物馆之旅是了解一方历史的最佳窗口。
游客正在吉林市陨石博物馆里观看吉林一号陨石。苍雁 摄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晶莹介绍,截至目前,全地区文博场馆接待游客近 300 万人次,接待游客数量仍在不断刷新最高纪录。
刚刚开放的吉林建制博物馆里人头攒动,来自北京的游客张立勇在馆里喝着茶,回忆起往事。
吉林市作为全省中心城市的历史长达 278 年,这家以城市建制历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馆内不同时期的复刻文件、照片、印章等展示了吉林市乃至吉林省的建制历程。" 我小时候在吉林长大,后来搬去了北京,现在我带着外孙故地重游,很有感触。" 张立勇说。
曹晶莹介绍,去年开始吉林市全力建设博物馆之城,确立了 " 一条江一座城一方文化一部城市发展史 " 的 " 博物馆之城 " 建设总目标,沿松花江各博物馆穿点成线,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同时,该市也在推动县级博物馆建设,将打造 5 个 " 博物馆 + 文旅 " 集群。
" 吉林市持续推进各级文物遗址向社会公众开放,通过设置展览、布局业态等方式,让游客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追寻城市记忆,增强文化自信。" 曹晶莹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