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 日晚 8 时,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了 2024 年《开学第一课》,节目采用 " 多地实景课堂 " 的模式描绘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图景。
此次课堂上,湖北元素众多,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华中科技大学丁烈云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院士做分享。
01
华中科技大学 " 丁老师 "
为全国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在月球上建房子?
用什么建?谁来建?
丁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
深深启发了现场观众
丁烈云院士是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
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他带领团队坚持研发 " 在月球上建房子 "
团队借鉴中国传统砌筑和榫卯连接方式
将中国传统制砖砌筑的建造方式
与 3D 打印建造方式相结合
利用模拟月壤样品
烧出带有榫卯结构的月壤砖
丁老师还在现场 " 披露 "
不久后
这些月壤砖将搭乘天舟八号
前往中国空间站
在太空中完成暴露试验
未来可以
" 像搭积木一样 "
在月球上盖房子
丁老师进一步带领同学们畅想
未来的地外建造
在他们心中种下无限向往
拥抱 " 可爱的中国 "
同时鼓励他们
展开科学的翅膀
追求未来、探索宇宙
实现自己的梦想
02
湖北智造的嫦娥六号 " 月面国旗 "
飘进央视《开学第一课》
徐卫林院士走上 " 讲台 " 后,先请几名同学用手触摸了展示的国旗。" 感觉国旗很结实 "" 这面国旗太厚了 "…… 同学们纷纷发出感慨。徐卫林院士说,月球上的紫外线非常强烈,月球上的环境更恶劣,高温是零上 150 摄氏度,低温是零下 150 摄氏度。通过研究月壤成分,团队精选出玄武岩石头材料,把它高温熔融后拉丝,形成纤维。
讲解过月球的特点后,徐卫林院士拿起玄武岩纤维,向同学们介绍,玄武岩纤维虽然看起来是一根丝,但实际是由 80 根 5.5 微米的细丝组合而成。每根丝的细度,几乎接近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要拿这么小的丝卷绕,还要把握石头熔成丝的温度,许多问题都严重影响它成丝的性能。团队花了半年的时间,最后还是攻克了,做出来了国际、国内最细的单根丝。
徐卫林院士说,玄武岩纤维的力学性能很强,团队和工厂一起做了一两年时间,失败了很多次,才做出这种非常细密有致的特殊结构的织物。
谈到玄武岩纤维未来的应用,徐卫林院士说:这个玄武岩材料最大的优点,是无机材料,耐酸碱、耐高温、耐腐蚀,将来我们可以用它做登月人穿的衣服,还可以建房子。
03
这些湖北元素也登上讲台
李德仁院士分享
202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则向学生们殷切寄语:一年度的开学季到来了,希望同学们抓好这个大好的学习时间,要认真地去读书,来使得自己掌握科学知识,为国家为人民去做出贡献,取得更大的成绩。
此外,湖北籍归国科学家、全球著名的计算机视觉专家朱松纯也登上了《开学第一课》,他谈到,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科技的引领者,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机遇,希望同学们能够抓住这次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华中科技大学学子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中的精彩表现,也出在了现节目中。
值得一提的是
湖北姑娘郑钦文在
巴黎奥运会中的精彩表现
也出现节目中
04
" 地震男孩 " 长大真成了空降兵
" 模范空降兵连 " 排长程强
登上 2024 年《开学第一课》
节目邀请了一位特殊的 " 梦想成真 " 嘉宾:" 模范空降兵连 " 排长程强,分享他从汶川地震中被救助的孩子,到成为空降兵的成长历程,用自己的人生选择诠释着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的动人故事。
2008 年 8 月 2 日,当空降兵部队的救灾车队缓缓驶离汶川地震灾区,12 岁的程强举起了 " 长大我当空降兵 " 标语。这一幕成为当年灾区群众送别人民子弟兵的经典画面。
程强举起 " 长大了我当空降兵 " 的标语
2013 年 8 月," 地震男孩 " 程强如愿来到了空降兵部队并分配到了 " 黄继光英雄连 ",通过层层选拔,他成为 " 黄继光班 " 第 38 任班长。
程强(图片来源:" 我们的天空 " 公众号)
2022 年 8 月,程强士兵提干毕业,回到 " 模范空降兵连 " 担任排长。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不仅是空降兵的传承,更是英雄精神的传承!"
作为受邀嘉宾,程强在节目中告诉大家:" 自己有梦想,一定要去坚持。哪怕这条路上遇到再多的挫折,只要大家坚持努力一定会实现的。"
05
" 你们一定行!"
潘展乐鼓励学子为热爱的梦想坚持
每天游 15000 米,即使筋疲力尽,也从未厌烦。潘展乐说:" 我们的目标是世界顶级选手,如果我厌烦了,他们就会赢。而我就是不服输!" 他鼓励所有学子和年轻人:" 请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献给你们所热爱的事。希望你们能够为了热爱的梦想坚持,你们一定行!"
来源:央视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