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永登县坪城乡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微风拂过,坪城乡广袤无垠的田地里,金色的麦浪上下翻涌,碧绿的马铃薯茎叶随风浮动。田野上,乡亲们的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脸。
" 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坪城乡不但雨水充足,粮食作物长势非常好,乡党委和政府推行了‘党建引领 + 合作社 + 基地 + 村集体经济 + 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产业共同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坪城乡副乡长张万嵘高兴地说,坪城乡今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 15.88 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10.33 万亩,经济作物 3.75 万亩,饲草 1.8 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 3000 万斤以上。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永登县坪城乡的万亩国际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粮食作物尽收眼底,让这里的山川披上了金色和绿色的外衣。" 今年基地种植了 4000 亩小麦和 8000 亩马铃薯,由于雨水多,农作物生长良好,经过测算马铃薯亩产 5000 斤,总产量达到 2000 万斤。小麦亩产 400 斤,总产量将达到 320 万斤。" 甘肃高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路永康介绍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该基地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在坪城乡党委和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采用了多种新技术增产增收。基地流转坪城乡满塘、中塘、歇地沟和坪城四村 12000 亩土地,全部实施滴灌浇灌,确保粮食作物的生长,解决了以往靠天吃饭的状况。在生产种植中,全面致力于建成全程数据检测、全程机械化的种薯基地,投入生产的各型号拖拉机、翻转犁、杀秧机、叉车等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千余台;种植生产已全面实现了灌溉、打药、追肥等水肥一体化。
" 今年在粮食作物种植中,基地采用了科学种植的方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 甘肃高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田说,我们对土质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现这里的土地缺少镁、硫、锌等微量元素,为此在施肥过程中,基地加大了微量元素肥料的投放,使农作物长势比往年好了许多。同时研制出滴灌自动阀门,通过小型基站控制滴灌阀门,操作人员只需在手机上一点,一组 20 个阀门便可自动滴灌。
李田介绍说,在马铃薯播种阶段,基地在播种机、覆膜机和中耕机(给膜上上水的机器)上安装北斗导航,通过设置后,这些机器便可自动播种、覆膜和膜上水,而且播种的农作物横平竖直,非常整齐,整个过程全自动,种植速度快。
" 以前在基地周边有 3 座水库,随着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无法满足 12000 亩土地的浇灌,为此坪城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在原有的 3 座水库的基础上,今年又在歇地沟、中塘村、满塘村修建了 3 座水库,保障基地粮食作物的灌溉。" 坪城乡综合执法队队长王伟国说,今年年底 3 座 6 万方水库修建完工后,将完全可以满足基地万余亩土地的浇灌。
坪城乡中塘村党支部书记俞舒平告诉记者,基地建成后,流转了村民的土地,让村民每年都能收到土地流转费,而且村民还可以在基地打工,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据介绍,该基地常年用工 60 多人,农忙时每天需用工 300 人左右。这些用工人员都是周边的村民,每天平均工资约 150 元,再加上每年的土地流转费,村民平均月收入可达 3000 元。
" 引进万亩国际马铃薯种薯基地后,坪城乡落实政策助力基地发展。积极争取并向基地落实各类政策资金 400 多万元助力发展,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补助 300 万元,地膜、农药等补贴 100 多万元。" 张万嵘说,为全面保障基地水肥一体化灌溉,去年以来,争取并为基地配套建设高标准农田 15000 亩,其中已建成 10000 亩,剩余 5000 亩正在建设。同时,今年已争取并正在建设调蓄水池 3 座。
据了解,近年来,坪城乡已经将 1 万亩的撂荒地全部种植了各种农业作物,当地马铃薯远销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地区,2023 年出口 500 吨,今年预计出口 800 吨。张万嵘说,坪城乡将坚持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葛 强 文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