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黔南州中医医院作为黔南地区唯一一家致力于中医发展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在推进黔南州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进程中,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结成了共建单位。作为输出医院,自 2023 年 5 月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相继选派一批艺精德高的名中医专家到黔南州中医医院担任执行院长及相关科室执行主任,每月另外选派专家团队到现场共建指导、坐诊、手术,实施多导师帮扶工程,博士团队 " 一对一 " 科研帮扶,并逐步推动线上直播查房、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指导等多元化帮扶方式。一年多来的融合帮扶,广州市一批名中医工作室落地黔南州中医医院,黔南区域医疗水平明显增强,黔南州中医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造福了贵州山区人民群众,患者好评如潮。有力助推了黔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国家卫健委于 2022 年在全国各地开始布局和实施的民生项目。其实质内容和发展方向是:聚焦重点病种和专科,按照 " 省市共建、网格布局、均衡配置 " 的工作思路,通过引导省会城市和超(特)大城市医院向资源薄弱地区输出以及加强现有医院建设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形成省域内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医疗服务 " 高地 "。着力解决疑难危重疾病的诊疗,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促进地区医疗发展均衡,引领区域医学技术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尽可能减少异地就医。
即日起,ZAKER 新闻客户端将推出【粤医黔行 • 共筑 " 高地 "】专栏,不定期推出广州市帮扶专家在黔南工作的风采和点滴,以此致谢为人民健康造福的广大医者。
【粤医黔行 • 共筑 " 高地 "】罗溢昌:仁心仁术前行路,守护健康无归期
" 虽说帮扶结束我要回广州了,但身为一名中医人,守护百姓健康的使命并无归期。我会永远关注着黔南中医事业的发展,牵挂着山区的患者朋友们。" 坐在记者面前的,就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教授罗溢昌。他个子不高,面庞清瘦、双眼清澈有神且具穿透力、话语温和充满暖意,一副温文尔雅的医者形象。
△罗溢昌教授在中医门诊室为病人把脉问诊
粤医黔行,山海情深—— 2023 年 11 月,带着组织的嘱托,罗溢昌教授怀着一颗炙热的医者仁心从广州来到了黔南州中医医院,开启了他的结对帮扶旅程。在为期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为数以千计的贵州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用真情暖患者,为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作出表率;用精勤不倦、严谨细微的职业素养师范同行,为传承中医文化树起了行业标杆。
以医为本:施仁术为患者除疾祛病
如果没有遇到罗溢昌教授,饱受不明原因腹痛折磨逾 5 年的涂美(化名)说自己不知还要忍受多久。病痛来袭时,导致她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精神萎靡,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她说,为求医跑遍了省内外多家医院,但最终还是找不到病因。
对此,她苦恼不已。好在今年 3 月,她听同事说黔南州中医医院来了广州名中医专家,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挂了中医经典病房执行主任罗溢昌的专家号。
△罗溢昌教授带着医护人员在进行教学查房
仔细问诊、把脉,罗溢昌教授告诉涂美,中医对痛的原理," 不通则痛 "、 " 不荣则痛 ",她这病就是因 " 气不足、血淤堵 " 所致。随后,按 " 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止痛 " 的纯中医治法开了五副中药方子。
涂某用药第一天,腹痛症状就有所缓解,几次复诊下来,几乎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涂某生病治愈的消息在朋友中传开,她的不少亲戚朋友和同事纷纷慕名来到黔南州中医医院找罗溢昌教授或看病,或体质调理。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罗溢昌,在从事中医临床 20 年的工作中,善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喜用经方,对脉诊、舌诊有着独特研究,将 " 辨病论治 " 及 " 辨证论治 " 相结合,广泛开展纯中医治疗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特别在使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癌肿以及善用通阳、扶阳的手法,治疗失眠、亚健康、体质调理、咳嗽等一些疑难杂症尤为擅长。
供职于黔南某医院的患者李某,因长期工作的压力导致失眠、焦虑、便秘、掉发,慕名找到罗溢昌主任,对症下药一周的时间,李某上述症状得到很大改善,精神面貌焕发一新。深感于中医的神奇和魅力,她之后带着长期身患痛风并发四肢麻木的老母亲,以及两个女儿前来找罗溢昌看诊,经对症下药,病情有所改善。
事实上,2023 年 11 月罗溢昌教授正式坐诊黔南州中医经典病房时,每天来看病的患者寥寥无几,这让他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后来,随着一些疑难杂症的患者经他纯中医治法得以康复后,慕名前来求医的病人开始络绎不绝。
特别是从今年 3 月份开始,找他看病的患者更是呈几何式增长,网上的预约号短时间内就被一抢而空,为能让前来的患者不白跑一趟,罗溢昌主任开始不断的现场加号,如此一来,他的工作量陡增一倍以上,面对下班了仍不肯离去的患者,他 " 只要你们愿意等,我就乐意看 " 的一诺千金,令候诊的广大患者感动不已。加班看病,在黔南期间于他而言已成常态,而下班后仍有患者排队看病,更是成为中医经典病房独有的一道风景。
据提供的数据显示:从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7 月,罗溢昌教授仅在中医经典病房就接诊病人 3985 人次。最高的接诊量是 7 月,当月接诊量达 700 余人。
" 医本仁术。数据流量的背后,是患者对中医的认可和信任 " 罗溢昌说,每当看到患者为病焦虑而来,祛疾满意而归的背影,他内心就会腾升起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 那一刻无论多累,都是值得的!" 他说。
以患为怀:对待病人胜亲人
医贵有仁术,更贵有仁心。从医以来,罗溢昌教授就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在为患者看病时,总是耐心倾听,始终微笑面对,从不轻易打断对方对病症的陈述。每当在诊断出对方有恶疾缠身时,更是好言宽慰并积极鼓励。
" 只有心怀悲悯,把病人当亲人,才能让他们从内心上获得情感认同 " 在罗溢昌教授看来,患者本来就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医生的态度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对方的情绪,此刻的人文关怀对患者来说也无异于一剂良药。
罹患癌症的肖敏(化名)对此深有体会。自确诊后,她内心充斥着恐惧与不安、沮丧和焦虑,每次求医时都显得极度敏感。但在黔南州中医医院就诊期间,罗溢昌教授每次总能 " 用鼓励的话语和暖意的微笑,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给予我足够的尊重和关爱 "。肖敏说,虽然罗溢昌主任已于 8 月回到广州,但每当接到她咨询的电话时,也总是耐心地分析病情并开导她,使她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黔南患者千里赴粤送锦旗
9 月 9 日,肖敏借在广州治病期间,心怀感恩的她悄然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亲手将一面上书 " 心热似火如亲人,医技医德赛华佗 " 的锦旗和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送到医院,以此表达谢意。
以患为怀,既要用心看好病,也要有心替患者省钱,这是罗溢昌教授一以贯之秉承的从医风格。
家住都匀城区的罹患肠癌患者罗某,术后因身体出现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外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人极度的消瘦和生活质量下降。今年 6 月初,他被家人用担架抬着来找罗医生看诊,罗溢昌教授诊后予对症下药,考虑到病人每次来诊都需担架辅助,交通费用不说,还需花钱雇人帮忙,遂在居家治疗期间,罗溢昌教授每周通过视频了解病情变化,根据罗某的情况进行相应药方的调整。灵活的诊治过程,不但为罗某一家减轻了经济负担,在不影响康复进程的前提下便于家人照顾,至 7 月份患者来诊已可自行步出诊室,病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医生不但要救死扶伤、了解患者疾苦,同时也要多为患者着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罗溢昌教授在黔南帮扶期间,甚少开大处方,其为患者开具的药方,每剂多在 20 元至 40 元之间,待按照国家医保政策予以报销后,患者个人承担部分就更少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 " 看病贵 " 的难题。
大医精诚:率先垂范树标杆
黔南州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病房,是两年前新成立的以纯中医特色治疗为主导的学科,主要收治疑难杂症以及常见的诸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肩颈腰腿痛等疾病和各种亚健康治疗。作为帮扶中医经典病房的执行主任,罗溢昌教授入驻科室后,抱着和科室 " 同成长、共进步 " 的心态,以身作则勤勉学习,率先垂范踏实工作,专心致志做好医学研究,在医护共同努力下,科室的整体精神面貌由此焕然一新。为中医经典病房后续不断的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罗溢昌教授带着医护人员在进行教学查房
" 在科室管理上,他深入临床一线,纠正医疗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邀请相关专家到科室座谈,给科室定位及为了发展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在业务指导方面,他经常带领科室医生进行规范的教学查房,悉心指导科室医生进行病例分析。" 中医经典病房相关负责人坦言,自从罗溢昌主任自帮扶以来,科室的管理逐步迈上了新台阶,医生诊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多发病和常见病的诊疗操作逐渐规范,特别是在疑难重症病例上也可以初步有了见解,全科医护人员学习热情高涨,医患关系和谐融洽。
记者在一项帮扶工作单上看到,在罗溢昌帮扶的九个月的时间内,他在中医经典病房接诊患者 3985 人次,开展学术讲座 8 次,指导查房 84 次,组织开展疑难杂症病例分析 9 次,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中医经典理论 180 次,并领衔带领团队开展了《圆运动辨证体系》的学习和研究。
" 罗溢昌主任艺精德高,对我来说亦师亦友,工作上,无论门诊工作量多大,他都会抽出时间将自己经手的复杂疑难病历提出来分析讲解,完全做到了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让‘从输血向造血、从授人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成为现实;在生活中对我淳淳教诲,教会我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中医经典病区蒙霖副主任表示。
谈及帮扶感受,罗溢昌坦言,与其说是帮扶,倒不如说是相互成就。在他看来,习医之人不但 "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而且也要怀有 "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 " 感同身受的仁心。正是他倒逼自己不断学习研究,所以才能够在中医领域将各学科融会贯通,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帮扶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被患者及同仁誉为 " 全科医生 "。
△罗溢昌教授在黔南州老年大学进行健康讲座
" 谦谦君子,仁心仁术,博学多才,医泽黔地。罗溢昌主任有才华,更有中医人的气质。心怀仁术,心系百姓;细腻温和,不急不躁。望闻问切细致入微,辨证论治处方精妙。一方一药,倾注着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一加一减,体现着对古老经典的传承与创新。跨越山海,他用草药的芬芳,让每一个病痛的故事都化作健康的希望,抚人心灵,强人体魄。" 这一段极具美感的文字,来自肿瘤病房林琪医生的手抄笔记。罗教授的言传身教,于中医传承者的他们来说,就是一盏灯,一座塔,一个行业的标杆!
记者 张仁东
编辑 王欣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