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9-22
【秦医卫·24节气养生】秋分养生:早睡早起,以应秋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9 月 22 日我们迎来了秋分节气,古人云:"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 90 天的中间,有着 " 平分秋色 " 的意思,所以叫 " 秋分 " 。

一、秋分节气特点

秋分是由热到冷转换的节气分水岭。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秋分过后,北半球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阳气随之内敛,秋分过后,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在我国,秋分才是秋天的真正开始,这个时节,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所以有 " 一场秋雨一场寒 " 的说法。

二、秋分养生要点

秋分时节人们的养生应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传统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 " 养收 " 这一原则。

1. 起居调养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秋季睡眠总的原则是做到 " 两早、八忌 "。

两早:早睡早起,以应秋候。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发,使肺气得以舒展。

八忌:1忌睡前进食,睡前进食,会增加肠胃负担,一影响入睡,二易造成消化不良;

2忌睡前饮茶饮咖啡,茶和咖啡中的咖啡碱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兴奋,难以入眠;

3忌睡前情绪激动,睡前激动、气愤、情感起伏,会引起气血的紊乱,不但直接导致失眠,而且还会伤害身体;

4忌睡前过度娱乐,过度的娱乐活动,会使人的神经持续兴奋,影响睡眠;

5忌睡时多言。卧躺多说话,一会使人兴奋,不易入睡,二易伤肺气;

6忌睡时掩面。睡时掩面,会影响呼吸并造成缺氧,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7忌睡时张嘴。睡觉闭口有利保养元气;

8忌睡时受风。人体在睡眠状态下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下降,易受风邪侵袭。

2. 饮食调养

秋季饮食,应遵循 " 少辛多酸 " 的原则。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辛,是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可有效防止肺气太盛。即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依据中医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的原则,进入秋季可适当进补,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荸荠、葡萄、萝卜、梨、莲子、百合、甘蔗、菠萝、银耳等食物,也可食用人参、沙参、麦冬、川贝、杏仁、胖大海、冬虫夏草等益气滋阴、润肺化痰的保健中药制作的药膳。

温馨提醒一定注意进补原则,尤其应注意五忌:一忌无病进补;二忌慕名进补;三忌虚实不分;四忌多多益善;五忌以药代食。

3. 运动调养

秋分时节以 " 养收 " 为主,运动要顺应动静适宜的原则,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项目,以防汗出太过,耗损阳气,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如慢跑、登山、打八段锦、打太极拳及五禽戏等,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以及对外界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但在运动过程中,做好 " 三防 ":一防受凉感冒;二防运动损伤;三防运动过度。

4. 精神调养

秋季精神调养最主要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因此秋季建议外出秋游,比如可以登高远眺,或者到海边,可使人心旷神怡,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这是养生中的养收之法,也是放松心情、扫除抑郁、调节精神的一方良剂。

三、按摩护肺四大宝穴---鱼际、曲池、迎香、合谷

鱼际穴:常按此穴可以辅助治疗肺经的热邪,如咽喉肿痛、咳嗽、咳血、咽干以及喑哑、失音等。另外,鱼际穴可以辅助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病症。

曲池穴:按压此穴有助于缓解疲劳;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助排便;缓解脱发;改善肌肤循环。

迎香穴:按摩迎香穴可以通畅鼻窍,扩张鼻腔毛细血管,治疗鼻炎、鼻塞等病证。

合谷穴:按摩合谷穴可改善胸闷气短、咳嗽、咯痰、发热、出汗等症状,注意孕妇不能按此穴。

医生简介

张晓菊

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师承制指导老师,陕西省名中医李锋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延安市安塞区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客座教授,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特聘教授,西京医院工作 14 年余。临证重视 " 脾肾为本、肝肾同源、气血互根互用 " 理论,着重脾胃病、妇产病证、肾病、睡眠障碍、汗证、郁证及疑难病症中医辨治与中西医结合诊疗,强化中医药传承及应用。

从事临床工作 20 年余,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病(月经先期或后期或先后不定期、痛经、月经过少或过多、阴道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炎、胃痛、便秘、腹泻、腹痛等)、原发性肾病及各种继发性肾损害及亚健康状态等。

课题论文:主持军队中医药专项课题 1 项,获批 2024 年市级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1 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 8 项,参编专著 3 部,发表论文 10 余篇;承担 2022-2023 年度空军军医大学本科生教学、2023 年度西安医学院临床专业教学 ;2022 年获空军军事理论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 7)。

学术任职:陕西省健康细胞示范建设省级指导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第六届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临床应用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届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