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重磅活动—— " 丝路繁星 " 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大会发布了微短剧传播与应用评测体系 " 繁星指数 " 首期评测成果,宣布 " 繁星计划 " 共建平台启动、微短剧研究与评价基地揭牌运营。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发布了陕西省《关于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同时,围绕 " ‘微短剧 + ’文旅赋能与海外传播 " 这一主题,中外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演员等展开深入对话。
▲大会现场
深度融合 " 繁星指数 " 评测成果发布
2024 年初,广电总局提出的 "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 " 创作计划催生了一批精品,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效应初步显现。在 " 丝路繁星 " 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联合主办 " 繁星指数 " 微短剧传播与应用评测体系首期评测成果发布,同时揭晓了 " 十大文旅微短剧 " 和 " 十大文旅知名度提升案例 " 两大成果。这是该体系自今年 6 月推出以来,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 "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 " 创作计划紧密合作,推出的首期 " 微短剧 + 文旅 " 专项评测。
荣膺 " 十大文旅微短剧 " 殊荣的包括《一梦枕星河》《恋恋小食光》《等你三千年》《我的归途有风》《孤单旅行团》《恋恋茶园》《那个重逢的夜晚》《你的岛屿已抵达》《飞扬的青春》 《大王别慌张》。同时,《孤单旅行团》《等你三千年》《我的归途有风》《恋恋小食光》《全糖少爷》《你的岛屿已抵达》《恋恋茶园》《那个重逢的夜晚》《飞扬的青春》《落花生(第一季)》共同登上 " 十大文旅知名度提升案例 " 的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恋恋小时光》由陕西推送,该剧以 " 风味陕西 " 美食综艺为引线,串联起当下美食主播、直播带货等流量关键词,让众多网友跟着镜头完成了对陕西旅游的初体验。
协同发力 助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大会宣布 " 繁星计划 " 共建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由西安曲江影视集团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咕咕工作室在陕西省广播电视局的指导下共同发起,旨在汇聚全产业链的核心资源,打造微短剧的精品矩阵。随着 " 繁星计划 " 第二期的全面升级,资金支持、团队搭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强化,将为微短剧的创作与生产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大会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西安交通大学、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微短剧研究与评价基地揭牌。该基地将依托多方优势力量,构建科学、全面的评测体系,不仅针对微短剧作品本身进行客观评价,还将深入评估 " 微短剧 + " 模式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效果。通过持续推出多维度的排行榜单和评测报告,为全国微短剧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微短剧行业中,陕西可谓跑在了前列,由于制作企业数量大,实力雄厚,涵盖制作发行;演员基数大,且和影视院校等有着密切合作,在评估公司发布的 2024 上半年 " 微短剧承制百强榜 " 中,西安占据首位。为了进一步促进陕西的微短剧发展,当日大会上,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发布了《关于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陕西微短剧产业扶持资金,围绕微短剧产业发展链条并突出重点环节给予扶持,争取两年内推出 200 部以上在国内主要网络视听平台播出的精品微短剧,培育 15 家以上微短剧行业领军企业。
共聚一堂 深入开展前瞻性对话
围绕 " ‘微短剧 + ’文旅赋能与海外传播 " 这一主题展开的论坛,引得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共聚一堂,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前瞻性的对话。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于赓哲教授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微短剧在传承与表达中国故事中的独特价值,强调了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微短剧创作中的资源优势。大相文博的陈加晋分享了 " 微短剧 + 文创 " 模式的成功案例,探索了微短剧在打造城市品牌、延伸商业价值方面的无限可能。
面对微短剧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咕咕工作室的谢佳冰提出了内容同质化的挑战与机遇,认为精品化、差异化是微短剧未来发展的关键。她鼓励创作者关注热点,从实事出发,短剧也可以承载严肃内容。国家一级演员、西安话剧院演员谭希和对当下微短剧市场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刚果(布)文化传播代表英勇和阅文集团海外业务部总监李梦姣女士则分别从国际传播和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微短剧如何跨越国界,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桥梁。
来源 / 西安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