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2024-09-25
三都:以高质量发展统领 书写水乡建设新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25 日,2024 年黔南州 " 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三都县专场)在都匀市召开。

△三都县城航拍

发布会上,三都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凯以 " 踔厉奋发勇争先,赓续前行谱新篇 " 为主题,从党的建设坚强有力、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产业发展强健稳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绿色底蕴更加厚实、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团结之花常开长盛等方面,介绍三都县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三都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奋勇争先、攻坚克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态势持续向好。2023 年,全县 GDP 为 101.48 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39034 元和 15760 元,同比增长了 4.2% 和 8.7%。

当天,出席新闻发布的三都县领导曹菲、杨承辉、杨秀举、王晓敏分别就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高中教育改革成果、" 能就医 " 向 " 就好医 " 转变的措施、三都围绕推动 " 贵州村马 " 火爆出圈和国庆黄金周活动等内容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党建方面——始终把党的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政治生态呈现新气象。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知敬畏、守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2023 年党风廉政满意度测评位列全省第二;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 " 排队抓尾、双整双创 " 行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得到新巩固和提升;坚持把高素质队伍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鲜明树立 " 政治能力优、经济发展快、乡村振兴好、破题能力强、敢于挑重担 "5 个用人导向,通过全县 " 一把手 " 争 " 双三 " 擂台大比武、年轻干部大比拼等方式,锻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干部能力得到新提升。

项目建设方面——以增加老百姓就业机会和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4 年共谋划优质项目 305 个,总投资 282 亿元。全力推进一批教育、医疗、水利、交通等惠民生的好项目,千方百计招引一批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项目。2023 年以来,全县共引进项目 47 个,24 个千万级项目建成投产。

产业发展方面——始终把促进老百姓持续增收致富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和培育一二三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让经济接续健康发展。全力巩固农业,茶产业不断提质增效。目前全县从事涉茶农户 2.1 万户 8.5 万人,茶叶总产值达 7.5 亿元,带动老百姓收入达 4 亿元。集中突破工业,森工产业逐步成型。抢抓三都工业园区被明确为省级开发区和创建成黔南森工产业园的机遇,着力提升森工主导产业首位度,让全县 172 万亩商品林真正得到有序高效永续利用,成为全县人民用之不竭的绿色矿山。去年以来,引进森工企业项目 7 个,森工产值达 5.48 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 2022 年底的 27.51% 提升到目前的 56.06%,解决群众就业岗位 2000 余个。聚力攻坚旅游,赛马产业初显成效,2023 年以来成功举办了赛马等一系列文体旅活动 180 余场次。2023 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为 515.91 万人次,同比增长 67.84%。

△外地游客在赛马城体验骑马

营商环境方面——始终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倾力打造 " 审批最简、机制最活、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 " 的投资创业 " 软环境 "。坚持企业办事流程全面从简。各项办事服务流程向省、州最优看齐,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省心、省力。坚持企业项目全周期跟踪服务。做好全县 558 家企业网格化包保服务,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和政策回应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全力以赴为企业排忧解难。针对落地的企业,专班调度,清单化跟踪服务,直至企业投产生益,让企业落地有速度、服务有温度。2023 年产业大招商综合成效测评和营商环境考核在全省三类县中均位列第一。

△企业落户促就业

脱贫成果巩固方面——坚持把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对全域农村人口和重点人群精准排查、及时识别纳入监测,针对性落实帮扶措施,兜实困难群体底线。群众参保资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病救助等政策 " 应享尽享 ",控辍保学、农村住房安全问题 " 动态清零 ",用水安全有保障。着力推动发展成果更加惠民。精准谋划和储备农业产业项目 358 个,总投资 29.82 亿元,保持过渡期项目库建设管理总体稳定,帮助监测对象发展产业和就业增收。全面落实财政衔接资金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制定了村集体收入提升 " 一村一策 ",2023 年全县 87 个村级集体经济累计收入 4200 余万元,在省对县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中,综合位次排全省 20 个夯实基础县第二。

生态建设方面——牢固树立 " 两山 " 理念,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厚植了生态底色,牢牢守住了青山绿水。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三都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保持 100%。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72.47% 以上,位居全州第一、全省第六。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实现林木资源可持续利用。率先在全省推行 " 国储林 +N" 循环林业发展模式,推动构建集育苗、造林、采伐、深加工为一体的 " 一棵树 " 林木全产业链,实现传统林木业绿色循环转型升级,提高了林木业经济效益。

民生领域建设方面——始终把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将财政收入的 75% 以上投入民生领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逐步实现从 " 有就业 " 向 " 就好业 " 转变。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已就业 16.69 万人,实现脱贫家庭 " 零就业 " 动态清零。逐步实现 " 有学上 " 向 " 上好学 " 转变。推进高中教育改革,通过对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破改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实现 " 能就医 " 向 " 就好医 " 转变。深入推进医疗改革,拓展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推动医疗资源重心下沉,让老百姓愿意就近就医。新增了医疗新技术 24 项,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 95.69%,县域和基层就诊率分别达 87.82%、67.37%,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探索形成的《创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1335 模式》作为优秀案例入选 " 第二届全国医共体建设优秀创新成果展 "。

△学生吃上美味可口的营养餐

刘龙炯

编辑 王欣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高质量发展 元和 乡村振兴 双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