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 25 日举办 " 推动高质量发展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这两年 " 博物馆热 " 一直在持续升温,一些热门的博物馆也出现了预约难和一票难求的现象。请问国家文物局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会采取相关举措来应对这些问题吗?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表示,这几年博物馆在持续升温,一些热门博物馆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截至今年 8 月底,全国正式备案注册的 6833 家博物馆已经接待观众量达到了 9.4 亿人次,其中暑期两个月接待的观众量就达到了 2.99 亿人次,其中有 6 个省的观众接待量都突破了 1500 万,江苏、山东、北京、浙江、陕西,还有广东省,都达到了 1500 万。像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些热门博物馆,都成了公众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上个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了第十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和技术博览会,短短 4 天,观众量就突破了 35 万人次。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古埃及文明大展,可能大家也都听说了,自 7 月 19 日正式开展,两个月以来观众量已经达到了 58 万人次,基本上每天有 1 万人次。
刘洋指出," 这些数据都说明,公众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我们的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博物馆从业人员,接下来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
首先,要扩大优质文化的供给能力。其实 " 博物馆热 " 的背后是博物馆 " 冷热不均 " 的问题,如何让博物馆热得均衡,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会继续统筹不同类别博物馆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公布了新一批央地共建重点博物馆名单,对这些大馆,会引导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大馆带小馆,巡展、借展、联合办展等方式,把优质的文化资源直接送到基层。同时,也会开展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指导 4000 多家中小博物馆进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为大家提供更多选择。
其次,继续优化开放服务。今年 7 月 1 日,暑期开始的时候,印发了关于做好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不搞一刀切,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实施预约机制。据统计,全国 6833 家博物馆,除了一些热门博物馆外,大多数都取消了预约机制。因为工作需要,或者因为各地情况不同,继续保留预约机制的也都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比如保留了人工售票窗口、电话预约等形式。现在全国 1662 家一二三级博物馆中有近 1200 家都进行了延时服务,延长了博物馆的开放时间。针对 " 黄牛 " 抢票、社会讲解乱象的问题,近期与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进行了专题磋商,像北京等地也专门开展了打击 " 黄牛 " 的专项整治行动。接下来,还会继续聚焦预约参观、讲解服务等热点问题加强规范引导,确保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
再次,积极拓展服务形式,打造公众 " 身边的博物馆 "。会利用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发展 " 云展览 "" 云教育 "" 云直播 ",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展新模式。同时,通过博物馆进社区、进校园,打造流动的博物馆,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公众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博物馆 " 生活圈 ",打通文化供给的 " 最后一公里 ",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文化服务。
来源 / 中新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