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的贵阳,没有骄阳似火,唯有凉意满怀。也正是凭借这一抹清凉,今年 5 月至 8 月,贵阳累计接待旅游人数 7922 万人次,同比增长 19%,旅游收入 1082 亿元,同比增长 21%。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贵阳放慢脚步,小住上十来天,甚至几个月。
来贵阳,找清凉;用 " 流量 ",变 " 留量 " ——如何让 " 旅居新业态 " 撬动贵阳旅游经济更好发展,也成为市政协委员程艺最关注的课题。
" 爽爽贵阳 " 成为旅居新地标
为了躲过炎炎酷暑,今年 6 月,杨先生从气温 40 ℃的重庆出发,跟团到贵阳体验 5 日游,这也是他第一次与乌当区羊昌镇花画小镇 " 相遇 "。回到重庆后,他立即约上 10 余位亲朋好友再次前往花画小镇,这一次,一住就是三个月。
" 一到花画小镇,就被这里的风景‘醉’倒了,我们住在民宿里,周边景点慢慢挨着逛,生活也很方便,这里啥都有,就是没空调 …… 因为根本用不上嘛!" 杨先生笑着打趣道。
重庆朋友这直爽的 " 点赞 ",被正在现场调研的程艺听到了心里。" 一方面,‘候鸟型’旅居是现在很多中老年人青睐的主流方式;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喜欢通过旅居方式体验深度游、感受‘诗和远方’,这也为贵阳的旅居市场带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程艺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贵阳贵安避暑旅居品牌打造的提案》。
△市政协委员程艺(左二)就发展避暑旅居实地走访。
" 我建议,贵阳要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进一步丰富避暑旅居产品体系,补齐短板,让‘爽爽贵阳’成为旅居目的地的‘最优选’,让游客更‘丝滑’地融入本地生活。" 程艺说。
旅居经济 " 激活 " 乡村振兴
政协委员着眼的关注点,也成为了贵阳文旅部门的工作发力点。
" 结合区位、客源等精准定位,基于服务标准、选址及建设标准,市文旅局专门出台了关于实施‘爽爽贵阳 · 旅居生活’计划的一个指导意见和两个规范标准,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市文旅局产业发展处副处长王悦嘉介绍道,通过精准研究客群需求、消费特点、旅游偏好,目前贵阳旅居产品主要有四大类型,一是像花溪青黔高避暑带、清镇红枫避暑带,满足游客畅玩山水需求的避暑休闲类;二是如马场镇平寨村布依文化、六屯镇大木村红色文化等,可以体验风土人情的民俗文化类;三是以花溪扰绕村山地峡谷风光、开阳清江村滨水特色为代表的田园风光类;四是以清镇市杉树村、息烽南山避暑带为代表的康养体验类。
9 月,走在花溪黔陶的乡间小路上,金灿灿的稻田、一栋栋干净宽敞的民宿映入眼帘,程艺不时停下脚步,与游客、村民聊起天来。作为黔陶乡的标志性项目—— " 百庄黔陶 " 项目正让这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花溪黔陶乡马场村一角。
" 基于传统的田园风光、农耕文化,我们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平台,以马场村为核心区,围绕周边村寨的农庄、菌庄、陶庄、茶庄打造‘百庄’特色,再与青岩古镇和高坡乡两个旅游热点打通环线,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吸引多家知名企业入驻发展,累计吸纳投入资金约 1.6 亿元。" 据 " 百庄黔陶 " 项目负责人班铭阳介绍,项目运营旨在让客商、客人和村民共享共创共益,现在全乡有七八成的村民都主动参与到项目中来,仅今年以来,马场村旅游总收入 300 余万元,其中旅居营业收入 25 万元," 百庄千宿富万民 " 的愿景,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村民陈正伟就是借着这股东风,不再单纯靠务农赚钱,而是开起民宿,当上了老板。" 我们举全家之力众筹修整了房子,今年一个暑假就挣了三四万,以前起码要半年才能挣到。" 陈正伟高兴地告诉程艺。
而这仅仅是贵阳当前打造 12 个市级重点旅居项目的一个缩影。
紧抓 " 流量密码 " 推动服务升级
" 接下来,贵阳文旅还要继续做好后半篇文章,继续‘宠粉’!" 王悦嘉表示,为了打造好 " 爽爽贵阳 " 旅居品牌,下一步将着力建立以旅居农房为基础、精品民宿为补充,打造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旅游住宿接待服务体系;同步探索形成国企带头、多方参与、形式灵活的投融资模式,盘活闲置农房存量资产,精细化做好旅居产品品质,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加强人才储备,培养一批素质过硬、服务意识强、业务水平高的民宿管家、乡村旅游带头人,为游客做好服务保障,推动旅居业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 我们还会针对火炉城市开展‘ 2 小时高铁直达避暑旅居地’定向营销策划、‘最适合避暑旅居的省会城市’主题宣传等,争取更多目标客群赴筑旅居。" 王悦嘉补充道。
△市政协委员程艺接受采访。
"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我看到自己提案中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落实、见到了成效!" 市政协委员程艺也希望相关部门能持续发力,通过旅居热带动产业兴,助力 " 爽爽贵阳 " 旅游品牌持续 " 上大分 "。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欣宇
编辑 王欣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