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十堰丹江口的龙山镇,一场匪夷所思的事件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花。上百村民,那些本该过着平凡农耕生活的人们,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摇身一变成为了合作社的股东。而这其中,竟多是不识字的老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龙山镇,曾经是一片宁静祥和的土地,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单而朴实的生活。然而,当这起事件被揭开,这片土地上的宁静被瞬间打破。一位名叫王先生的村民,常年在外打工,为了给年迈且身患重病的母亲提高低保待遇,回到了家乡。可谁能想到,这一原本出于孝心的举动,却牵扯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工作人员告知王先生,他的母亲竟然是一家合作社的股东,这让王先生感到莫名其妙,他的母亲年事已高、不识字、不会玩手机,怎么可能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呢? 随着王先生的深入调查,一个更为惊人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这家名为 " 聚才生态农业专业扶贫 " 的合作社,注册地就在他们村的村委会。该合作社成立于 2018 年 7 月 3 日,认缴资金 62 万元,经营范围颇为广泛,涉及油橄榄、苗木、中药材等产品的生产资料组织采购和供应,还有乡村旅游开发、土石方工程等业务。成立当天,就有 292 人参股成为股东,而到了 2021 年 11 月,这些股东的股份却又全部集中到了 5 人名下。这 5 人中,法定代表人是村委会主任黄某、村委会委员谢某和另外三人。
王先生发现,在股东名单中,一半以上的人员都是村里 60 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如同王先生的母亲一样,不识字,甚至残疾,有些人早几年已经去世。一个已经离世的人,怎么会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呢?这背后的谜团,让人不寒而栗。村民田先生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的堂叔两年前就已经去世,可最近他却发现老人几年前也曾被冒用身份信息,成为了股东,而后又被取消了股份,而这一切,都没有人告知。
这些村民们,一辈子都在土地上辛勤劳作,他们或许连 " 股东 " 这个词的真正含义都不太理解,却莫名地被卷入了这场身份冒用的漩涡之中。他们不禁担心,自己的股东身份是否会带来一些隐性的责任。毕竟,合作社的经营情况他们一无所知,万一合作社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他们是否会因此受到牵连?龙山镇的土台村、朝阳沟村、龙山沟村都存在多个类似的合作社、公司,这让村民们的担忧愈发强烈。土台村村委会地址上就注册了至少三家公司,都是村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挂名的。这些公司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是不是有人利用它们去贷款、拿补贴?村民们的心中充满了疑问和恐惧。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合作社的法人却有着不同的说法。曾是龙山沟村村主任的兴越合作社法人张某某表示,自己曾组织过村民开会,不存在冒用村民身份证注册股东的情况。然而,这样的解释在村民们看来,简直是荒谬至极。那些不识字的老人,怎么可能理解开会的内容?又怎么会同意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呢?更何况,很多村民根本就不记得有开过这样的会。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称,他们未收到相应举报,注册合作社时除了大股东需要到场认证,其他小股东只需要复印件即可。这样的规定,是否存在漏洞?是否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村民们的身份信息为何如此轻易地就被冒用?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这起事件,不仅仅是龙山镇村民们的个人遭遇,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一次警示。它让我们看到了在一些偏远地区,监管的缺失和制度的不完善,可能会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保护好个人的身份信息是多么的重要。村民们的权益不容侵犯,他们的声音应该被听到,他们的疑惑应该得到解答。我们期待着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彻查此事,还村民们一个公道,让龙山镇重新恢复往日的宁静与祥和。
来源:综合海报新闻、爱济南待媒体报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