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4-11-06
践行嘱托 奋楫前行丨重镇“闯关”——武汉转型发展活力奔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万里长江,百转千折,冲峡谷,夺关隘,纳汉水,浩浩汤汤,奔流到海。

实现高质量发展,势必要跨越关口,突破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饱含厚爱、寄予厚望,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

近年来,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武汉经济总量迈上 2 万亿元台阶,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气象。

重镇武汉,矢志奋斗勇 " 闯关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加快推动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重塑新时代武汉之 " 重 ",为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武汉贡献。

武汉新城长飞先进武汉基地项目。(效果图)

11 月 1 日,武汉新城长飞先进武汉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该项目建成后,将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与生产。

2013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着力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实现发展转型 " 闯关 ",是武汉作为传统工业强市必答的时代命题。

今年前三季度,武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 1.47 万亿元,同比增长 5.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进 ",主要体现在转型上——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0.6%,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19.3%。在钢铁、传统燃油车等传统产业全面承压的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起到强势支撑作用。

车用锂离子电池就是 2023 年纳入武汉统计的 " 新物种 "。今年 1-9 月,以武汉为代表的湖北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同比增长 146.5%,增幅位列全国第一。

这是武汉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锂离子电池产量的增长曲线,与岚图、路特斯等武汉新能源汽车品牌产量增长几乎同步。

位于武汉经开区的东软软件园。

前三季度,全市出口增长 28.8%。出口规模排在前列的是新能源汽车、手机等。华工科技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帝尔激光光伏激光设备 …… 科技企业的高端系产品差不多刚下线就有海外订单。

2020 年,中国 5G+ 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汉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要求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而今在武汉经开区,开园仅 5 个多月的武汉东软软件园已入驻各类软件研发人员超千名。

抢抓 " 软件定义汽车 " 机遇,抢占汽车产业发展的 " 芯和魂 "。武汉经开区招引东软集团、科大讯飞等软件产业头部企业,培育了亿咖通、芯擎科技等软件信息领域独角兽企业,形成了以汽车软件为主导、车规级芯片等核心硬件为支撑的国际汽车软件集聚区。

去年,武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从 2019 年的 8.2% 提高到 1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经营主体数量由 2021 年的 4.91 万户增长到目前的 13.07 万户,增长 1.66 倍,是武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经营主体增加最快的行业。

目前,武汉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 55%。

以 " 闯关 " 精神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武汉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上阔步向前。

2022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强调,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站在 2 万亿新起点上谋划未来,产业向更深更远处进军。

遨游月宫,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

这面国旗只有 11.3 克,重量不及两枚 1 元硬币,却是用一种石头——玄武岩制成,由武汉纺织大学和有关单位共同研制。目前,科研团队正不断拓展玄武岩纤维的应用场景。

武汉纺织大学科研团队研究玄武岩五星红旗。通讯员丁平 摄

遥望太空," 武汉一号 " 卫星今年 5 月发射升空,它是由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我国首颗专门为城市定制的专用光学遥感卫星。

它拍摄的高精度 " 武汉一张图 ",东湖往来的游船、大桥穿梭的车辆,清晰可见。它提供的高质量遥感数据,将逐步在多领域的应用场景中落地。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内的全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正在繁忙运转,可年产 200 余颗小卫星。

极目楚天,湖北省首条商业运营的低空短途客运航线——武汉汉南机场至十堰、荆州短途客运航线近日开通运营。

低空经济正在崛起。全国首个 " 共享无人机 " 联合试点工程 2022 年在光谷开启建设,无人机自动起降、自动充电、自动巡飞,全区任意区域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无人机 5 分钟内就能到达现场。普宙科技研发的 S200 系列无人机安装了 " 智慧眼 " 和 " 智慧脑 ",巡检精度也有了进一步提升。

武汉小鹤科技低空经济产业链链上企业合作实现场景快速落地。

俯瞰大地,汉宜氢能示范线上,每天有几十台氢能源重卡往返两地。

这批采购自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的氢能重卡,仅需 10 分钟即可加满氢,纯氢续航可达 400 公里,按一年行驶 10 万公里测算,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 100 吨。

身高 1.8 米,能搬运 50 公斤的重物 …… 湖北自主研发的首个站立人形机器人 " 大壮 " 将于今年底亮相。

机器人在工厂车间挥臂起舞,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操作 …… 人工智能风起,刷新千行百业。

目前,武汉已聚集 1000 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 500 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 5000 亿元。

武汉印发《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发展方向,锚定未来显示、人形机器人、未来网络、量子科技等 13 个细分领域,力争到 2027 年营收规模破千亿元,努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一个人、一个月可以装卸 1800 个集装箱。

7 月,阳逻港二作业区 15 台龙门吊实现远控全覆盖——操作员坐在远控室里,通过手柄远程遥控,就能像 " 抓娃娃 " 一样抓放集装箱。

2013 年 7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考察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强调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武汉阳逻港。城市摄影队 张斌 摄

阳逻港变化令人瞩目。

2013 年,阳逻港仅有 4 条集装箱航线。如今,阳逻港已开通 4 条近洋航线、15 条长江主线航线和 8 条长江支线航线。向东,万吨巨轮从这通江入海;向西,中欧班列(武汉)经吴家山中心站驶向欧洲。

"2013 年,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只有 86 万箱,2023 年,阳逻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230 万箱,年均增幅 10.32%。" 湖北港口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阳逻港已成为 " 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

截至 10 月 27 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累计运输旅客 2592 万人次,超去年全年水平。与此同时,机场第三跑道也已完成真机试飞,计划于明年正式投运。

凌晨,是花湖国际机场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每晚,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这里最多有 100 架次航班起降。今年 1 — 9 月,花湖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已跃居全国第五、增速全国第一。

一架 B767-300 型全货机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印度新德里。薛婷 摄

武汉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 " 一带一路 " 重要节点城市,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让枢纽设施生成链接功能,武汉正着力建强各类开放平台,全力发展枢纽经济。

前不久,武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 2024 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建设 " 五型 " 国家物流枢纽,武汉已获批 4 个。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武商梦时代、武汉华联 SKP、恒隆广场、万象城等一批消费新地标纷纷涌现;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新引进各类首店 117 家。到 SKP 购买海外小众品牌新款、去武昌万象城打卡拍照 …… 武汉正以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商业活力引领着商业革新。

华中首个时尚独栋街区武汉 SKP · K 大道。

供应链,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发挥区位优势显著、产业门类齐全的优势,武汉围绕大宗商品、金融、康养、汽车等重点领域,组建了长江国贸、汉融通、安居链、安养链、长江汽车链等 8 大市级供应链平台,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

跨越山海,联结世界。

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内陆城市是一次系统性、重塑性的战略机遇。武汉将更深层次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奋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来源:长江日报

相关标签

闯关 武汉 高质量发展 湖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