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 年 6 月 14 日,安徽阜阳县
从古到今,人类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掠夺土地而厮杀。当下俄乌、以哈两场冲突其目的都是为了争夺土地。
如果其中一方拱手割让,这场冲突立马就会结束,也不会死那么多人。
▲ 2014 年 10 月 16 日,陕西神木县
人类不仅如此,动物也一样,不管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都是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掠夺地盘,壮大族群。
▲ 2011 年 5 月 28 日,江西鄱阳湖
所以,人类矛盾主要集中在土地上,拥有了土地,就拥有了资源,就拥有了生存下去的资本。
▲ 2003 年 8 月 2 日,陕西靖边县
中国人把土地视作生命,已渗入到骨髓中。台湾是我国固有领土,不许任何外部势力侵犯,中央政府把和平统一放在首位,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 , 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绝不允许分裂出去。前不久," 联合利剑-2024A、B" 两次围岛军演,就是震慑 " 台独 " 分子。
▲ 2005 年 4 月 27 日,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来到南京中山陵,拜谒孙中山先生。他说:" 中国国民党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
土地不仅用来种植农作物,让人不受饥饿,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如今战争不仅限于掠夺陆地资源,已蔓延至辽阔的海洋。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美俄两个军事强国已触及到地球南极和北极。
不难看出,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海洋争夺战会更加残酷。
▲ 2017 年 3 月 5 日,辽宁葫芦岛
国与国之间如此,民间许多矛盾也集中在土地上,社区与社区之间建有隔离栏,谁也别想占便宜。房地产商多圈一点地,就能带来丰厚利润,特别是大都市繁华地段,一亩地价过亿,你哪怕在此地段拥有十几个停车位都不得了,这辈子都可以坐享其成,停车费就把你给养活了。
▲ 1995 年 2 月 15 日,陕西陇县
土地是农民立命之本,它关乎到人的基本生存,土地越多,打下的粮食就越多;即使农民盖房,为一两寸宅基地也绝不相让,哪怕是亲兄弟都要明算账。
▲ 2014 年 5 月 8 日,陕西山阳县西照川镇珍珠村,农民柯昌富耕耘着祖先留下的这片土地,如今唯有他一家仍住在山上。
我曾采访过两个村农民为争夺山林发生斗殴,因早期山林划分不明确,留下许多争议,导致双方打得不可开交,多人被送医。
▲ 2019 年 3 月 9 日,陕西洛南县
虽然两村紧邻,都有自家亲戚,但在土地和资源上绝对是六亲不认,农民把土地比着自己的生命,谁也别想侵占。
▲ 2011 年 8 月 28 日,江西鄱阳湖
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其核心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就是土地的问题。
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土地资源属于国家和全民所有,不能被个人或组织私自占有或交易。
▲ 1992 年 6 月 10 日,陕西咸阳茂陵
1978 年是个大的转折点,安徽小岗村农民用 18 个鲜红的手印,签下了一份 " 生死契约 ",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河," 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拉开了中国土地改革大幕,这项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 2015 年 9 月 28 日,陕西商南县农民拿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给了个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在短时间内就解决了饿肚子问题,农民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改善。
▲ 1999 年 7 月 2 日,陕西长武县
▲ 1992 年 6 月 10 日,陕西咸阳茂陵
近年来,中央政府多次强调维护好 18 亿亩耕地,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保住 18 亿亩耕地,就保住了 14 亿人口的粮食供应。
▲ 1991 年 10 月 1 日,陕西长武县
至于其他领域虽然都重要,但威胁不到人的基本生存。所以,确保粮食生产是任何领域都无法替代的。
▲ 1995 年 10 月 5 日,陕西长武县
理论上说,18 亿亩耕地,平均到 14 亿人口,人均有一亩多地,满足全民口粮绰绰有余。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国地域辽阔,一些地方属于盐碱地,或是沙漠干旱区域,粮食产量极低,而这些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广袤的西部地区。
▲ 1997 年 10 月 22 日,陕西子州县
今天的年轻人对乡村 " 三提五统 " 了解的不多。三提留指的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从农民收入中提取村一级费用,即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五统筹,指的是乡(镇)合作经济组织向所属单位和农户收取的,用于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等民办公助事业款项。
▲ 1997 年 10 月 8 日,陕西横山县,农民排队上交公粮。
1998 年,我外祖父家有 4 亩耕地," 三提五统 " 交了 204 元,公粮交了 527 斤,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 1992 年 10 月 1 日,陕西陇县
解放初期的 1950 年,农业税占当时 财政收入的 39%,是财政的重要支柱。
2006 年,国家废止了农业税条例,延续 2600 年的 " 皇粮国税 " 退出了历史舞台,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
▲ 1992 年 6 月 9 日,陕西咸阳茂陵
为了振兴乡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政府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还给种地农民进行补贴,如今每亩大概在 70 块钱左右,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多种粮。许多地方还提出一村一品策略,鼓励农民发展多种产业。
▲ 1997 年 10 月 26 日,陕西靖边县
这些惠农政策都是围绕土地做文章,但在具体操作中又面临诸多问题。
我在调研中发现,人口密集的地方,农民人均耕地只有几分地,亩产过千斤都称得上是高产田,许多地方根本达不到这个产量。
▲ 1992 年 10 月 2 日,陕西陇县
参照 2023 年市场小麦收购价,每市斤在 1.4 元左右,1000 斤小麦只有 1400 多块钱收入,扣除种子、化肥、灌溉、播种、收割、人工等成本,每亩地只有几百块钱收入。
▲ 2018 年 3 月 15 日,陕西镇安县
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后,农村人口在逐年下降,许多年轻家庭只有一两个娃。按照一家 4 口人计算,4 亩耕地也只有 3000 多块钱收入,这还要风调雨顺,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庄稼就要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 2003 年 9 月 10 日,陕西华阴市
种庄稼看似简单,只要有劳力就行,其实并不然,土地分优劣,土质肥沃庄稼长势就好。
而对于高山、干旱等地区,农作物生长慢,产量还低,并且还经常遭到野生动物侵蚀。每到收获季节,农民夜里就要守候在庄稼地里,驱赶野猪。
▲ 2002 年 9 月 10 日,陕西宁强县汉源村每到收获季节,村民夜里就要上山驱赶野猪。
种植经济作物收益高,但生长周期长,需要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当农产品销量好时,大家一涌而上,从而导致市场供过于求,只能低价出售。
市场经济就是要遵循市场规律,盲目上马,最终会导致价格战,受害的还是种植户。
▲ 1995 年 10 月 4 日,陕西长武县
实行退耕还林后,山区农民耕地锐减,当年鼓励秦岭山区农民种植黄姜,每斤能卖 1 元钱左右。到了 2005 年,白送都没人要,因为从山里背出来还得雇人。
▲ 2006 年 2 月 22 日,陕西山阳县,农民这一年种植黄姜赔了。
农作物不像制造业,只占用库存,产品不受损失。农作物不及时销售就会烂在地里,这一年农民就是白干,土地资源也浪费了。
▲ 1994 年 2 月 16 日,陕西陇县
早期合作社有它的合理性,生产队可以整合土地,实行计划播种,还能减少劳力。
但这种农耕模式过于理想化,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因为大锅饭很复杂,有人多干,有人少干,年底分红区别不大,这就打击了他人的积极性。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干就没得吃,于是农民种粮积极性很快就调动起来了。
▲ 1995 年 10 月 2 日,陕西长武县
▲ 1992 年 6 月 10 日,陕西咸阳茂陵
不可否认,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离开了它人类就会消亡,尽管高科技、人工智能在快速发展,但它只是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便利,却无法满足人们的生命需求。因此,守住了土地,就守住了生存根本。
▲ 2000 年 7 月 24 日,西安十三陵。土地是人类立命之本。
来源 /" 草根 " 微信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