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4-11-27
寒潮来袭!防寒保暖有讲究,很多人做错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冷冷冷 …… 入冬来首场寒潮正在横扫大江南北,大风、降温、雨雪齐上阵,你做好防寒保暖准备了吗?殊不知,有些常见的保暖方法其实是错的,做得越多,越伤身体。

△ 11 月 24 日 青海省西宁市迎来降雪 图源:新华社(张宏祥 摄)

入冬最强寒潮来了!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1 月 23 日至 27 日寒潮天气将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影响我国。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首场寒潮和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在其影响下,中东部地区将上演冷暖 " 大逆转 "。

本次寒潮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董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由于此次冷空气聚集的能量比较强,其东移南下后,基本全国范围都会受到影响

受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将陆续创下半年来新低,其中北方多地降温幅度大,并伴有大风天气,风寒效应明显。预计,11 月 25 日 08 时至 11 月 28 日 08 时,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 6~10 ℃,其中,华北北部、内蒙古中部及东北地区等地部分地区降温 12~14 ℃,局地 16 ℃以上。

除了大风降温外,这股寒潮带来的雨雪也是相当强,作为此次降雪核心区的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等地,将会迎接暴雪或大暴雪。

强冷空气和大风降温天气来袭,防寒保暖措施一定要了解!

△ 11 月 24 日 青海省西宁市迎来降雪 图源:新华社(张宏祥 摄)

这些防寒保暖的方法都是错的!

1. 穿很厚的衣服睡觉

很多人认为天气冷多穿些就不冷了,于是穿着很厚的衣服入睡。但过厚的衣物会影响体表的血液循环和皮肤的新陈代谢,穿着睡觉会使被窝内的湿度相对增加,不仅不利于保暖,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其实穿着宽松轻薄的棉睡衣就足够了虽然一开始会冷,在睡眠状态下,更多的身体热量散发到体表,棉被会锁住热量,最终在被子里形成热循环,获得舒适的睡眠体验。

2. 穿得越多才越暖和

外出时,很多人即使裹了厚厚的衣服,却仍感觉凉飕飕的。其实学会正确利用衣服之间的空气层来隔热保暖,就可以又舒适又保暖。

内衣穿贴身的,中间是宽松柔软的,外衣的手腕、脚踝位置都要收口防止热量流失。脑袋、脖子、脚丫子都是最怕冷的地方,帽子、围巾、保暖鞋袜一个也不能少。

3. 喝点酒让身体变暖

人们在喝酒后能感到 " 暖 ",主要是酒精对中枢神经起到了暂时性麻痹作用,产生了一种错觉。

实际上,由于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加快,人体热量的消耗也会相应地增加,同时,身体产生的热量也会通过皮肤散发出去这就意味着消耗了体内更多的热量,从而导致失温。因此,喝酒并不能让身体真正暖和起来,反而可能会让你感觉更冷。

4. 紧闭门窗御寒保暖

人们往往觉得,冬天勤开窗冷空气容易进入室内,从而让室内温度降低,如果不稍加保暖就很容易感冒。因此部分人选择冬天紧闭门窗。

其实,门窗紧闭的房间里二氧化碳会不断上升,在此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或学习,很容易造成因缺氧而引发的头昏等不适。所以,天气再冷也应该每天按时开窗通风。

5. 吃高热量食物保暖

有些人认为,奶油糕点等食物热量高,怕冷的人多吃这些食物就可以了。

医生指出,高热量食物虽然产生的热量高,但是如果体内代谢跟不上的话,产能也跟不上,暖身作用就不明显了因此,高热量食物并不一定具有暖身效果。

这些才是真正的 " 暖身 " 妙招

1. 吃温补食物

专家指出,冬季饮食补养以温热为主饮食上可选择适量羊肉、鸡肉、牛肉、狗肉、鱼类、猪肝、羊肝等肉类,炖煮或炒熟趁热食用;选择核桃、芝麻、燕麦、豆制品、糯米、枸杞、大枣、桂圆、芝麻等磨粉或煮熟趁热食用;宜选择韭菜、木耳、大头菜、莴苣、薯类等,亦当煮熟(炒熟)食用。

2. 做踮脚运动

医生介绍,冬季多做踮脚运动可以给双脚保暖。双脚并拢站直,踮起脚后跟,脚掌、脚趾着地,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步幅甩臂行走,每天 20 分钟左右。注意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晚上、雨天可在室内进行)。

3. 用生姜泡脚

睡前用苏梗桂枝生姜汤泡脚,可以起到暖身效果。

取紫苏梗、桂枝各 30 克,生姜 10 克,加入适量水,煮开 5 分钟。待温度合适后,泡脚、泡手 25 分钟~30 分钟,有散寒除湿、温通经络的作用。擦干后,用双手手掌对准双脚脚心涌泉穴等穴位进行按、揉、拍、打,约 5 分钟。

4. 均衡的饮食

医生指出,维生素、矿物质虽然本身不会产生能量,但在机体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能量代谢,促进热量的释放通常,怕冷与以下 5 点有关。

(1)女性怕冷大多与贫血有关,所以在冬季里可以多吃富含铁、锌的食物,能补血,比如牛、羊肉等红肉类含铁和锌比较丰富。

(2)缺碘的人也容易怕冷,这往往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有关,可以多吃海带、海藻等富含碘的食物。

(3)钙摄入不足也会导致怕冷,建议这类人群要多喝牛奶,还需要适当多吃些豆制品。

(4)B 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 B2 与机体的能量代谢有关,因此,怕冷的人还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 B2 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牛奶等。

(5)红枣、桂圆、红糖、坚果等富含微量元素,具有暖身的作用,这一点也符合中医食疗的理论。可作为养生的小零食,平时适量补充。

5. 出门戴帽子

头部有丰富的血管和汗毛,中医说头部是诸阳之会,而且头部常常是裸露的,占全身散热比例大。出门应做好头部保暖戴个帽子可减少散热,给脑血管一个舒适的温度。

6. 规律的运动

寒潮来袭,人们大多蜗居室内,外出活动减少,有的甚至停止锻炼,这是不可取的。尽管天气寒冷,还是应当保持规律的起居习惯,适度锻炼。最好等待太阳光出来后再进行锻炼

冬季最佳锻炼时间宜选择在上午 9 时~11 时,下午 3 时~5 时,于天气晴朗、太阳高照时进行。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有氧运动,每天运动 40 分钟~1 小时为宜。注意多晒太阳,补充身体的阳气。

来源 人民网科普

编辑 段筠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新华社 内蒙古 张宏 冷空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