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4-11-28
别让兜底变成负担!新农合“变味儿”催缴背后的无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村里不交医保不发福利,山西运城市新绛县龙兴镇坡里村的村干部在微信群里发消息,不缴纳医保的村民子女考上大学不发奖学金、家中有 70 岁以上的老人不发重阳节福利等,引发网友热议。新农合本来是给咱老百姓健康兜底的惠民工程,怎么就弄成了强人所难呢?

记者致电龙兴镇,工作人员回应称缴纳医保并非强制性要求,村委会的出发点是为了村民好,可能表达方式存在问题。其实,这不仅仅是表达方式的问题,背后是村委收费压力大和老百姓对于年年上涨的新农合费用存在意见不一致的矛盾。记者发现,目前医保催缴已经成为了很多基层干部的一项核心工作。为了完成缴费率,很多地方会搞排名,排在后面的会被约谈,甚至扣工资,所以,基层干部压力很大。

今年两会,人大代表、重庆下庄村支书毛相林反映:随着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逐年提高、门诊定额报销制度取消,居民参保意愿下降,农村尤其突出,基层干部筹资难度越来越大。

毛相林指出,目前新农合存在的主要有四个问题,一是个人缴费标准增幅过快超过群众承受能力。很多家庭一户有 5-6 人,每年要缴 2000 多元,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负担显得很重,有的家庭不得以选择断保。

二是医保参保缴费缺乏激励机制。现行医保政策为当年缴费、当年享受待遇。只缴一年的,与连续缴费多年的,报销标准相同。对连续参保缴费的,报销标准没有上浮的激励机制。对当年未享受医保待遇的,下一年缴费标准没有下浮的激励机制。

三是群众对财政补助没有获得感。2023 年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 640 元。虽然财政补助标准高于个人缴费标准,但未享受医保报销的居民并没有获得感,甚至不知道财政对医保有补助。

四是门诊定额报销制度取消导致居民缺乏获得感。城乡居民医保取消了门诊定额报销制度,实行普通门诊统筹报销。当年未生病的部分参保人认为缴了钱没受益,不理解,选择断保。

综上所述,新农合每年缴费一次,年终清零,交出去的钱不像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医保一样累积在个人账户里。很多村民觉得这些年自己也没住院,钱扔出去都没个响——许多尚未受惠的村民不理解合作医疗的互助性,更看重自己的即时获得感。

甚至还有人这样算账,新农合门诊定额报销制度取消,医保缴费和医药费都在上涨,这样一算新农合医保并不划算,从而产生了抵触想法。

村干部作为政策和农民之间的桥梁,他们的催促并非无情,而是出于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他们深知新农合是农民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所以,象象认为,与其把任务压给村委,逼着村委想出这种 " 捆绑胁迫式 " 的医保催缴方式,不如让老百姓先理解政策,自愿缴纳。其次要看到居民医保面临临界点,改革迫在眉睫,光靠医保制度改革,那不是根本,核心还是医疗改革如何回归公益性。千万别让兜底变成了负担!

来源:大象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