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12-11
灵蛇献瑞,扬州蛇年非遗木版年画出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2 月 4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19 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 —— 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楹联、年画、庙会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打包入选。近日,扬州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李毅创作了蛇年生肖年画,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扬州木版年画的“守护者”

虽然现在年画不如以前随处可见,但是木版年画这门老手艺,却依然有人在默默地传承和坚守,今年 40 岁的李毅就是扬州木版年画的传承人和坚守者。12 月 11 日,现代快报记者在东关街东城门附近的工作室里见到了正在创作的李毅。“我是山东人,但是一直扎根扬州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创新。”李毅大学期间学的是美术教育,由于对版画特别感兴趣,还辅修了版画专业。2006 年,李毅来到扬州从事美术教育,在平时的交流中逐渐接触了扬州版画这一传统文化,于是便被深深吸引。

得益于便利的交通条件,扬州木版年画注重南北交融,呈现出世俗文化和精英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并在构思立意、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刻印技术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扬州年画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 ‘ 大 ’。”李毅告诉记者,扬州当年经济比较发达,深宅大院比较多,年画的尺寸要明显大于其他地区。

人工开眉画脸,扬州年画很高端

相较于雕版印刷等知名的传统非遗,扬州年画的影响力一直不大,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知道的人并不是太多。“这并不是因为扬州年画的质量和艺术价值不高。”李毅告诉记者,恰恰是扬州年画太过高端,导致受众群较小,才没有其他年画产地那样有影响力。

“一个好的扬州年画店,画师肯定是标配。”李毅告诉记者,开眉画脸,这个步骤是扬州版画所独有的。扬州年画主要人物的眉、眼、口、鼻等部位在木版上一刀未刻,在纸上印刷后就是一片空白,在套色印刷后,需要纯人工的定位和手绘,“扬州当时的盐商巨贾比较多,对年画的品质要求必然较高,这也直接导致扬州年画的产量不会很高,覆盖面没有桃花坞等年画来得广。”

扬州年画的影响力虽然现在不是很大,却是一座巨大的宝库。1958 年,扬州博物馆从仅存的大小纸坊店征集来 500 多块年画版片。由于扬州博物馆当时成立不久,没有较好较大的库房,仅挑选了少量品相较好、绘画水平较高的版片正式入库,大部分“品相不佳”的版片就被封存了起来。这样的封存让这些古版片得以保存。记者了解到,南京、苏州、南通等地留存下来的年画古版片非常稀少,大部分都是 20 世纪 80 年代复刻的。

“水印木刻”让年画更像水墨画

到现在,李毅已经在扬州木版年画里浸润了二十多年,将扬州木版年画的技艺进行了复原和创新。“扬州木版年画主要有画稿、雕版、印刷和画脸四个主要步骤。”李毅告诉记者,在刻版的过程中,采用了雕版印刷的制作工艺。首先要进行分版,年画多数是套色的,需要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版。分完版后就要开始刻版,这要求创作者具有极其精细的刀工。

“刻版难度最大的是主版,因为这个画面里边多数都是线条,我们要求线条比较流畅细腻。”李毅告诉记者,和北方年画相比,扬州年画更为细腻,雕刻的弧线也更多,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创作的难度。

扬州年画“三分刻,七分印”,相比雕版更大的挑战是水印上色。“我经过多年研究,复原了 ‘ 水印木刻 ’ 技艺。”将水印两字放在前面,简而言之就是“水”更为重要,也是创作过程最难的一个环节。在印刷前,李毅要将纸打湿,将纸的湿度标准控制在 60% 左右,而纸在变干的过程中就会收缩容易造成串版,此时对纸进行适时的补水就非常重要。“在这个湿度下,印制各个版之间的颜色融合,出现的效果是最为理想的。”使用“水印木刻”技艺印刷的年画,颜色晕染自然,有一种水墨画的效果。

开眉画脸是扬州版画所独有的步骤,李毅会在年画主要人物的五官和身上,做一些手工的点缀和描绘,更加提升画面的精致感细腻度。

悟空降龙伏虎,扬州年画也新潮

在现场,李毅向记者展示了他为即将到来的蛇年创作的年画。卡通造型的图案配上拙朴的线条,让传统和新潮在这张年画里完美融合。同时,李毅还拿出了一幅巨大的“降龙伏虎”画稿,“这幅年画以悟空为原型,悟空坐在老虎身上,上面是龙,正好今年也是龙年,整个内容都是我们文化里边很典型的吉祥元素。”李毅告诉记者,今年国产 3A 游戏大作《黑悟空:神话》风靡全球,于是他便想用悟空这个元素,将国潮元素与传统非遗扬州木版年画相结合,让大家更加了解传统文化。

“现在大家可能会有一个误区,年画只是过年的时候贴的一张画,吉祥寓意的。”李毅告诉记者,扬州年画的素材和使用范围其实非常广泛,除了比较常见的门神、财神等形象,历史名人、英雄人物、戏剧故事等内容纷纷出现,年画的文化内涵也随之不断扩大,视觉上也愈发喜庆热烈。

为了将年画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李毅也进行了创新,开发出一系列的年画文创产品。“现在张贴年画的场景已经不多见,必须要创作出更适合现代人喜爱的作品。”李毅不仅用年画元素做出卷轴、摆件,还用扬州木版年画的手法对《山海经》的故事进行原创,创作出了《守护》等作品。李毅说,如今技术更新不断,不少传统手工艺都走向了机械化流水线生产,但他依然坚守着木刻人的初心,将扬州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顾潇

相关标签

扬州 李毅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 联合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