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12-12
打造一流“人工智能+”专业体系!江苏出台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深度融入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推动课程教材、培养方式、实习实践、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等改革创新,打造一流 " 人工智能 +" 专业体系。

打造一流人工智能 + 专业体系

《方案》指出,打造江苏特色、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专业集群。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课程建设、实验条件、教师队伍等多方面,加强人工智能品牌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打造若干江苏特色、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专业集群。支持相关高校成立人工智能教学联盟,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和经验交流。

支持高校增设人工智能领域特色专业。支持有办学基础和能力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合理增设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视觉工程、机器人工程等相关专业,或申请新设人工智能相关新兴交叉目录外专业。

推动人工智能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发展。支持有关高校开设 " 人工智能 + 其他专业 " 的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和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开展多类型人工智能人才联合培养,丰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形式、创新培养内涵、提升综合育人水平。

加强高水平人工智能课程教材建设

《方案》提出,构建 " 人工智能 +" 课程体系。支持全省本科高校结合实际,为不同专业学生开设有关人工智能课程,包括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人工智能专业核心课程、" 人工智能 +X" 交叉课程等,形成覆盖全面、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 " 人工智能 +" 课程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促进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思维方式和基本方法,掌握人工智能基础性工具。

支持编著人工智能高质量教材。支持高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新形态数字教材,迭代传统教材的编写、呈现和展示形式,加快建设 " 教学评 " 一体化的交互式、多模态、数字化系列教材。

深化 " 人工智能 + 高等教育 " 应用场景

《方案》提出,鼓励高校在教师备课、教学辅导、作业批阅、教研分析等方面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提高备课效率、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将智能思维、数字素养和 AI 工具应用融入教学方案,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实施个性化教学,鼓励智能化、创造性和沉浸式的施教形式。

将 AI 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智能选课、线上教学、课外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更方便灵活的伴随式学习支持,打造师、机、生互教互学、虚实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大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 AI 技术在文献查新分析、实验设计优化、实验数据处理、创业项目模拟等创新创业训练中的辅助作用。鼓励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学院和基地等大力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项目。在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加大对 " 人工智能 +" 类型项目的支持力度。

推进本科教育人工智能产教融合

《方案》提出,实施人工智能产教协同育人。大力支持高校与人工智能行业模型研发和数据产品服务企业深度合作,在行业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完善实习实践制度,增强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在智能环境中的适应力和创造力。

支持高校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建设。聚焦优势制造业、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智慧物流等领域,支持高校与人工智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积极参与行业大模型研发、公共云服务系统运维等工作,共建共享一批算力基础设施。

加强 " 人工智能 +" 人才培养国际合作

《方案》指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工智能人才。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打造一批 " 人工智能 +" 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支持高校引进世界一流大学资源,开展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合作办学、学生联合培养,鼓励邀请人工智能领域全球知名学者来苏讲学、开展科研合作。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于露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江苏 教学 教材 ai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