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光的列车从大江北岸缓缓驶离 2024 号轨道,百万双眼睛正热切注视列车上闪过的一幅幅生动画面。
国务院批复《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 2035 年)》,江北新主城首次被纳入中心城区;省委常委会审议《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明确江北新区是全省改革开放的金字招牌。
百亿级项目落子压舱、" 产业为先、项目为王 " 引领高质量发展风向;北站开工建设,拓宽江北乃至南京的想象空间;浦口老站焕新归来," 家门口 " 的诗与远方,贯穿了百年的相望。
步稳蹄疾,是状态;纷至沓来,是常态。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 四大行动 " 的号角吹响新区奋楫踏浪的担当。向下扎根、向上攀升,一个坚韧有力的江北新区,正全力在全省 " 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 中 " 走在前、做示范 "。
十年之约,就在前方。产业科技新高地、青春活力新主城,创新涌动的江北以昂扬之势写好时代之答。
2024 年,一路向新,步履不停。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将推出持续两周的专题报道 " 向新 · 2024",与你一起回顾这一年里的精彩瞬间。
第一站,走进产业技术研创园,感受这座新城的生动画卷。
" 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年末将至,气温渐降,研创城里,项目建设却依然火热。
近日,中国移动长三角(南京)科创中心一期工程 A、B 片区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进入室内精装修阶段。作为中国移动在长三角区域着力打造的自主创新先导区和现代产业集聚区,待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总部办公大楼,为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带来新可能。
不远处,芯片之城科创基地项目一期也在室外收尾阶段。2024 年,研创园共有 25 个项目列入市、区重大项目,今年计划投资 45.5 亿元。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不仅是一个个项目在拔节生长,新项目的建成,还将为产业腾飞筑牢根基。
目前,园区聚焦集成电路、软件信息主阵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强企引领、创企集聚、平台服务的发展生态。新项目的建设,将带来平台、企业的多方联动,为技术创新提供沃土,也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能。项目建设火热,产业生态未来可期。
" 一天之内,拿下施工许可证 "
" 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没想到一天之内,就取得了施工许可证。" 对粤浦智造中心一期项目相关负责人来说,没什么比 " 拿地即开工 " 更鼓舞人心。
而在此背后,是研创园联合行政审批局、规资局、建交局等部门成立专班,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根据企业需求倒排审批计划," 定制 " 审批服务清单 …… 诸多举措,让这一新区重大项目开工提前 4 个月以上。
企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不只是助推项目落地提速,从保障生产到人才招引,从 " 点对点 " 申报辅导到企业服务窗口 " 月月上新 ",研创园与企业 " 共情 ",把企业的事当作 " 自家的事 "。
正因这样的靠前服务,截至 11 月末,粤浦智造中心一期项目土方开挖完成 100%,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约 60%,预计明年完工。每一次目标达成,每一项亮眼数据,都是营商环境的最好诠释。
" 从研到产,一条关键产线 "
配备 3.5 亿元规模设备、5000 平方米超净间,月产能一千片晶圆 ……4 月 11 日,南智光电铌酸锂光子芯片产线启动,这家成立 6 年的研究院也迎来发展的重大节点。
" 这是团队从研到产,很关键的一条产线。"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智光电创始人祝世宁感慨,这条产线具备光刻、刻蚀、镀膜、研抛等系列核心技术工艺,意味着国内薄膜铌酸锂光子芯片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
从科创平台全面迈进产业化平台,这是 " 研产贯通 " 的一次生动实践。今年以来,研创园深入 600 余家企业摸研推产,协同 1300 亩工业用地落图调规,推进超 10 亿元基金汇源引流,已梳理出 155 项成果并有 47 项投产。新基讯发布两款 5G 轻量级商用芯片平台,已有订单量超 600 万片;迈睿捷交付首台涂胶显影设备,拿到多家客户各类产品订单 ……
越来越多 " 颠覆技术 " 加速转化为 " 量产产品 " 的背后,是好生态持续撑腰——园区建成全国最完整芯片测试公共实验室集群、建起全国首个集成电路大学、组织了数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大赛 …… 当 " 研的优势 " 转化为 " 产的胜势 ",这个体量规模达千亿元的 " 研创经济 ",也拉开了更多可能。
" 从签约到落地,只要两周 "
一个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再到投产能有多快?7 月 11 日,新区与省产研院签约首批 " 拨投结合 " 项目,奥意科技就是其中之一。短短两周后,公司就落地揭牌,并收到国内各大激光器厂商发来的 50 余个订单。
作为一家专注研发和生产大功率激光核心部件的高科技公司,奥意科技将助力激光产业核心器部件国产化。创始人王海军感慨,研创园 " 拨投结合 " 的创投模式,将拨款与投资相结合,以 " 耐心 " 浇灌初创企业,是团队带着 " 硬科技 " 奔跑向前的底气。
这样 " 当月签约、当月落地 " 的故事,这样 " 想企业所想 " 的创投模式,正是研创园招商引资工作的缩影。今年,园区建优队伍,招商项目落地步伐不断加快,累计签约项目 108 个,投资总额约 200 亿元。
不仅是新引进一批优质项目,还推进芯原微、集萃智能制造等存量企业进一步投资布局,华为(江苏)人工智能联合创新示范平台等科创平台落地,并通过专班服务,协助项目尽快开工运营或投产。一个个成果落地,也为区域经济引进更多 " 源头活水 "。
" 滨江校区,我们来了!"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2024 年,研创园也涌入一股青春的力量。
" 滨江校区,我们来了!"9 月,12000 余名南农师生正式搬迁至滨江校区,在此开启崭新学期。新校区占地 2524 亩,不仅农学院、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 9 个学院落户于此,智慧农业学院也在此揭牌。
与南农滨江校区仅一街之隔,10 月 16 日,南航扬子江校区开工奠基仪式举行。两所高校接连落地,带来 " 新鲜血液 " 的涌入,研创园也正以此为契机,推进周边研发创业、青春活力街区建设,并助力企业与高校对接,深化校地合作、引育人才。
商业空间串联,多元业态集聚;年轻人有广阔的就业、创业空间,也有释放活力的天地。一个青春友好、产城融合的活力之城,与青春同频共振,更多 " 新新 " 相遇的故事,在此书写。
热火朝天忙建设,靠前贴心送服务,研与产 " 碰撞 ",青春与发展 " 共舞 "……
这一年,汇聚了 1 万多家企业、10 万产业人口的研创园,活力依旧," 科创森林 " 日益繁茂。一个个 " 大事件 ",亦是一幅人城共进、产城相融的生动画卷。研创新城,跃然眼前。
素材来源 | 研创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