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黔南州 " 富矿精开 " 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黔南州在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 " 富矿精开 " 的战略部署上,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凝聚合力纵深推进," 富矿精开 " 工作取得相当成效。
据了解," 富矿精开 " 不仅是贵州省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重要抓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最大化地利用矿产资源,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黔南州是贵州省的重要矿产资源富集区,已发现矿藏 41 种,已探明资源储量 21 种。其中,磷、锑、钙、硅等矿产资源储量排全省前列,在纵深有序推进 " 富矿精开 " 进程中,紧紧抓住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和精深用矿四个关键环节,最大化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将 "2+2+N" 明确的磷、硅、钙、锑等作为主攻矿种,有的放矢开展找矿工作,着力提升优势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今年以来,争取省级资金 7430 万元实施 8 个找矿项目(7 个磷矿和 1 个锑矿)推进有力,预计新增磷矿资源储量 7.45 亿吨;州级安排实施 16 个找矿项目(11 个饰面用灰岩矿、2 个方解石矿、2 个硅矿、1 个高岭土矿)有序推进。其中,4 个勘查找矿项目已完成全部勘查工作,进入评审备案阶段;8 个项目已完成野外勘查工作,正在编制相关地质勘查成果资料;2 个项目正在开展野外勘查;2 个项目因成矿地质条件不满足矿业权设置要求拟申请终止。
——坚持市场导向,精准配置矿产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优质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集中。坚持合理设置矿业权,在矿业权设置前期,向发改、工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水务、林业、文旅、应急、农业农村等部门征求意见,联合审查矿业权设置,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水平。
目前,已完成《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 年)》规划区块调整工作,按照县(市)自然资源局提交规划区块的调整需求,预计新增规划区块 68 个,减少规划区块 28 个,净增 40 个规划区块,进一步优化区块设置,着力保障新招引的重点项目、链主企业用矿需求;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科学确定矿业权投放的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今年以来,州级挂牌出让采矿权 3 宗,成交价款为 9000 万元,正在挂牌出让采矿权 3 宗。县级挂牌出让 14 宗砂石矿采矿权,成交价款为 1628 万元。会同工信等部门起草的《黔南州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配置改革试点方案》已经省委深改会议审议通过,着力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协同性、规范性,促进资源型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推动 " 富矿精开 "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精细开矿,提升开采水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保标准和要求,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管和指导,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积极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今年以来,通过对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相关情况的综合调查、评估,完成 86 个生产矿山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收集,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奠定基础。同时抽查实测 33 个生产矿山,加强超层越界违法开采行为监管,推动矿山企业优化重组。对影响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支持与大矿整合重组。对开采工艺技术落后、资源不足、长期停产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型矿山限期整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责令其关闭。今年以来关闭砂石矿山 7 个,整合重组 20 个,进一步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按照 " 三化一绿 " 标准对新建、改扩建矿山的规划建设和运营进行监管,有序推进生产矿山通过升级改造建成绿色矿山。经组织县(市)自然资源局复核,目前全州拟保留省级绿色矿山 30 个。
——在精深用矿方面,聚焦磷系产业链条招商和研发投入,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推动骐信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盛屯锂电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今年 1-10 月,全州磷系两大主导产业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化工共计完成投资 89.5 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 45.3%。在瓮福、川恒、裕能等龙头企业支撑下,磷系两大主导产业合计完成产值 406.2 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 48.5%。磷系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对全州富矿精开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据了解,在黔南州制定的《黔南州推动 " 富矿精开 " 战略重点任务措施》方案中,提出了以磷、锑、钙、硅、煤等优势资源为重点,打造 "2+2+N" 材料精深加工格局(即在 "4" 方面重点打造磷系材料、锑系材料 2 个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在 "6" 方面重点打造硅系材料、钙系材料 2 个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结合州内矿产资源富集情况,因地制宜打造以煤为重点的多种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形成 "1242" 精深加工材料产业集群(即 1 个磷及磷化工资源精深加工 2000 亿级产业集群,4 个硅、钙、锑系新材料及煤炭精深加工 200 亿级产业集群)。
记者 张仁东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