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4-12-19
网红“卖惨”背后都有产业链,先骗流量后骗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最后一单结束了,我俩今天一共跑了 43 单,赚了 300 多元,今天还是很顺利的,但是不小心给孩子的脸磕到了。刷到视频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给我们点点赞。" 视频中,抱着孩子的外卖骑手父亲 " 小松 " 正讲述着刚刚发生的故事,靠着发布自己和女儿一起送外卖的视频," 小松 " 已经在各类网络平台积累了 40 多万粉丝。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母亲并没有离开孩子。后经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调查,于某对自己假冒外卖骑手身份,虚构悲惨故事,骗取流量牟得利益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于某已因扰乱公共秩序被依法行政处罚。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 卖惨 " 营销背后隐藏着一条完整产业链。主播通常由 MCN 机构充当 " 流量操盘手 ",他们的营销套路就是通过虚构困境,制作感人内容,利用粉丝同情达到带货的目的。

调查:苦情剧本定制

价格 100 元 / 分钟

" 我们能创作苦情戏剧本,你的拍摄地点在农村还是城市?大概有几个人出镜?"一名商家在某电商平台推销剧本时说,他们不仅给 MCN 机构提供剧本,还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定制剧本,一般客户都会根据粉丝画像提要求,然后让编辑进行创作。

该商家称,一般苦情剧的剧本时长 3 分钟至 5 分钟,初级老师收费是 100 元(全程包售后,服务好);中级老师收费是 180 元(拥有服务经验 5 年以上,回购最多选择);高级老师收费是 260 元(拥有剧本经验 10 年以上,多为商用赛级选择质量保障高);金牌老师收费是 400 元(创作经验丰富,专业度强指引性强,追求顶尖作品量首选)。

上述商家介绍,初级老师是专业写手、全职编辑,会按照作品需求创作,并且文案为原创写作。中级老师性价比非常高,态度负责,创作经验较为丰富,也是顾客选择最多的老师。高级老师和金牌老师为公司 TOP 级别老师,一般重点服务大型企业和公司的优质老顾客,商务性选择最多。

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商家在电商平台只售卖通用的直播间话术资料,这些相对便宜,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如果需要个性化需求进行引流带货,就需要专门定制,但这种专门定制的剧本价格较高。

一家售卖情感主播话术资料的店铺老板表示,客户拍下后,他可以发到网盘,9.9 元能购买到五六万字的话术资料,包括婚姻关系修复话术、家庭情感故事和励志语录等内容。

情感主播部分话术剧本

另一家定制苦情戏剧本的商家称,不同级别的编剧收费不同。例如,普通编剧创作的剧本需要 100 元 / 分钟,资深编剧进行创作,需要 200 元 / 分钟。其中,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和家庭生活等一些 " 苦情戏 " 剧本,在中老年受众中比较受欢迎。

短视频剧本报价单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带货主播说,一般情况下,主播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剧本进行演绎的案例较少,因为起到不到持续性效果,通常还是由 MCN 机构充当 " 流量操盘手 "。他们的营销套路就是通过虚构困境,制作感人的内容,利用粉丝同情达到带货的目的。

警方人士:

" 卖惨 " 营销背后的产业链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 卖惨 " 营销、收割流量被查处的网红不在少数。比如,拥有约 400 万粉丝的带货主播 " 凉山孟阳 ",因涉嫌编造剧本、摆拍以卖惨,被四川凉山警方依法查处。再比如,百万粉丝网红 " 小小努力生活 "虚构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养母,自己自幼被亲生父母抛弃,以此为噱头进行直播卖惨,最终被沈阳警方依法拘留 ……这些视频往往以 " 苦情 + 励志 " 作为故事情节,引起大家同情,最终达到打赏、带货的目的。

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区分局民警刘晨表示," 卖惨 " 营销背后隐藏着一条完整产业链。在前端,一些 MCN 机构或个人通过打造悲惨人设来吸引粉丝,比如,让出镜演员扮演身世可怜、身患绝症者等人。然后,团队编剧编写虚假剧本,再进行摆拍、录制,通过电商运营、推广等手段,将这些虚假内容传播出去,吸引更多流量。最后,利用流量进行带货,销售商品或服务以获取利润,还可能通过打赏、卖课、加盟等方式进一步变现。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王跃凝律师表示,近年来,因 " 卖惨 " 营销而受到处罚甚至获刑的例子不在少数,而背后的 MCN 机构、剧本合作团队等也往往难辞其咎。比如,去年四川省凉山州公安通报了多名百万粉丝网红虚假宣传、销售假货案件。其背后的 MCN 机构通过设计剧本、话术,在短视频平台发布 " 偶遇 "" 蹭饭 "" 助农 " 等情节的视频,博取眼球,在直播带货过程中虚假宣传,涉案数额巨大,涉嫌犯罪。如果网红和 MCN 机构双方共同协商以合作分红的形式进行虚假营销,MCN 机构与网红就构成共同犯罪,各自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剧本商家明知或应知其售卖的剧本将被用于 " 卖惨 " 营销等虚假宣传目的,而仍然向 MCN 机构或网红提供,可能构成帮助侵权或协助犯罪,需要与实施 " 卖惨 " 营销的主体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刘晨称," 卖惨 " 营销方式层出不穷,根本原因还是受利益驱动,主播通过卖惨吸引流量进而带货或获得打赏,能快速获取经济利益,致使一些主播和团队愿意冒险。由于违法成本较低,即使一些主播被封号,他们仍可以 " 另起炉灶 ",难以对其形成足够威慑。另外,现在卖惨形式不断翻新,而且隐蔽性强,平台难以做到全面、及时监管,这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如何切断 " 卖惨营销 " 非法利益链?

今年 8 月,中央网信办启动 " 清朗 · 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 " 专项行动,将 " 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 " 列在重点整治问题的第一条,指出这类问题的主要表现包括 " 编造虚假‘扶贫’‘助农’‘患病’等场景,通过‘扮穷’‘卖惨’诱导网民购买低质伪劣商品 " 等。

在刘晨看来," 卖惨 " 营销透支了社会信任,滥用了公众同情心,让人们的善良和信任被消耗,可能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难以获得关注和援助,影响社会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再者,一些 " 滞销 " 剧情的 " 卖惨 " 营销,干扰了正常的市场供求信息,可能拉低农产品等商品的价格,损害农户和正规商家的利益。

刘晨认为,切断 " 卖惨 " 营销的非法利益链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细化 " 卖惨 " 营销中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行为的认定和处罚办法,加大惩处力度,在法律层面上,形成有力震慑。另外,要压实平台责任,平台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内容的审核把关,运用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理 " 卖惨 " 营销内容。此外,应科学制定流量算法规则,避免为 " 卖惨 " 营销内容提供流量支持。

" 主播和 MCN 机构应加强自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规范自身经营行为。" 刘晨说,行业协会等组织应制定相关自律准则,引导从业者合法合规运营。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让消费者理性看待网络信息,不轻易被卖惨内容所打动,避免盲目跟风消费。

在刘晨看来,多部门应建立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对 " 卖惨 " 营销行为进行全方位打击。同时,鼓励公众、媒体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监督,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来源:站长头条

相关标签

产业链 mcn机构 违法行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