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4-12-28
守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兰州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展现上游作为,牢牢把握 "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 的战略要求,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生态保护成效明显,不断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空气质量向优向好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强化人防 + 技防手段,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整治 " 百日攻坚 "、臭氧污染防治、餐饮油烟污染防治联合治理等行动。推动产业治理、燃煤治理、工地扬尘治理等多项工作,实施榆钢炼钢区域等 11 个项目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治理,推动实施第五批 561.2 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建立环境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体系,发挥微观站和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站作用,对全市 6 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建立无人机全域巡航取证体系,在主要入口和主要路段安装 10 套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在重点乡镇建成 30 个视频监控点位,精准抓拍各类烟尘、尾气、粉尘、火点等污染行为。

黄河兰州段鸟瞰 胡淼山 摄

截至 11 月底,我市优良天数 277 天,同比增加 16 天,优良天数比率为 82.7%,同比增加 5.9 个百分点,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 4.4%,未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空气质量呈明显改善态势。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将不断推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中向好、好中优进。支持引导企业更新高效治污设施,大力应用节能、节水、环保等先进技术装备,实施污染物处理设施升级改造,不断提高企业治污质效、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切实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兰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悉心呵护母亲河健康

兰州,作为黄河上游城市,保护好黄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发展大局,是对国家、对人民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担当。

作为全国黄河流域 12 个入河排污口排查试点城市之一,我市主动作为,先行先试,按照查、测、溯、治要求,率先全面推进辖区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各类入河排污口整治 3006 个,占总数的 99.5%,1779 个各类排口已安装标识牌,各方治污主体责任不断压实。成功申报并有序推进建设国家第二批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借助生态环境部 " 一市一策 " 驻点科技帮扶平台力量,成立专业技术团队,开展黄河干流水污染物通量研究,为下一步在平水、枯水条件下科学精准治污夯实基础。

今年,建成投运榆中县污水处理厂和金崖污水处理厂,完成 37 条道路雨污管网分流工作、3 条农村黑臭水体深度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实施庄浪河流域永登段水污染防治、皋兰县蔡家河流域(三川口 - 蔡家河入黄口)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保护修复、智慧黄河(兰州段)精细化管理监测建设等工程。加强部门协同跨界合作,与青海海东及甘肃白银、临夏等市州建立并全面落实跨界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了流域联动共治的工作合力。

根据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每月监测数据:" 十四五 " 以来,我市各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 100%,出境断面青城桥稳定保持在二类水质,与 " 十三五 " 相比水质有所改善,其中出境断面青城桥在 2023 年 1 至 12 月份和今年 1 至 9 月份水质综合评价为一类,较 " 十三五 " 年均二类有所改善,实现一河净水送下游。

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在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和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中,我市逐年扩大非居民计划用水覆盖范围,纳入计划管理的非居民用水户从 2021 年的 3402 户增加至 2024 年的 4024 户。2021 年以来城市节约用水量达到 1.32 亿立方米。

美丽兰州绿意浓

每年 4 月,全市数千干部群众拿起铁锹,走向荒坡:运树苗、挥铁锹、松土、浇水 …… 今年,我市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131 场,参与人数 9.6 万人次,获得捐资 56.32 万元,折算植数 49.7 万株。组织开展省、市、县党政军机关义务植树 11 场,6810 人参与,栽植苗木 30 个品种 3.05 万株。

目前,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9.68%,较上年增长 1.16%。全面推进 " 双重 "" 三北 " 工程六期等林草重点项目。完成营造林 35.87 万亩任务,完成草原生态修复治理 4 万亩,完成投资 2.311 亿元。争取到位 " 三北 " 工程六期项目 3 个,总规模 60.13 万亩,总投资 29835 万元。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筑牢国家西部、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不仅创造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植树造林的绿色奇迹,还为西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贡献了兰州智慧。

特色街区、魅力街道,不断丰富着城市的绿色内涵,使城市显得魅力十足。

今年,我市新增改造城市绿地 118.2 公顷,新增立体绿化示范区域 3.68 公顷。全市园林绿地共栽植苗木 159.74 万株、种植草坪花卉 14 公顷,新建改建各类公园 15 座。查漏补缺栽植行道树 5671 株,绿地绿带内栽植乔灌木 1.1 万株,地被植物 7 万平方米。重点路段、桥梁、公园摆放鲜花 78 万盆、摆放绿雕 15 组,城市景致进一步提升。

开窗见绿、起步闻香、抬头蓝天白云;湿地相连、芦苇成片、水鸟低鸣 …… 这是美丽兰州的模样,更是兰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成果体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吕胜军 文 / 图

相关标签

黄河 高质量发展 空气质量 兰州 污染防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