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法一场年终发布会再次把新就业群体的保障问题拉回公众视线。
12 月 23 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了主题为 " 保障劳动权益 " 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强调:对于存在用工事实,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的,应当依法认定存在劳动关系。
外卖骑手、滴滴司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人们戏称为当代中年人新的 " 铁人三项 "。外卖骑手普遍没有保障," 困在系统里 ",滴滴司机抽成高," 睡在网约车里 ",这些公众已经见怪不怪。
快递小哥们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同样突出。不过,有一家快递公司的小哥却并不担心保障与养老,就是京东物流。从 2007 年自建物流至今,京东已连续近 20 年给所有一线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
翻开几家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财报,不难发现,京东集团整体营收已超过万亿元,比拼多多、美团甚至阿里都高出不少,但一看不到 5% 的净利润率,京东却显得 " 不太够打 "。
净利润率差异大的原因,除了京东独特的自营商业模式外,也与京东在 40 多万一线员工的福利与保障上长年累月的投入,有着巨大关系。
京东很显然是看到了长期投入带来的丰硕回报——一家近千亿港币市值的物流上市公司、一条 " 一体化供应链 " 能力最深的 " 护城河 " 以及一群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服务质量的快递员。
当然,还有我认为的一个最了不起的回报:2007-2009 年,京东第一批入职的快递员,近两年迎来了退休潮,并过上了美好的退休生活;未来还有更多小哥退休,他们能够 " 老有所养 "" 病有所医 " 以及 " 伤有所赔 "。
那些 "001 号 " 京东快递员,现在怎么样了
今年以来," 第一批快递员退休 " 话题引发公众关切。比如去年 11 月,江苏宿迁刘从江师傅从京东物流退休,车有了房有了,房贷还清了,每个月还能拿到 4392 元养老金;12 月,甘肃兰州的谈占国师傅也迎来了退休仪式,养老金超过 3000 元 ……
刘从江师傅
笔者翻看评论时发现,有刚入行的快递小哥表示难以相信,认为这只是 " 特例 "。但实际上随手一搜就能知道,像刘师傅、谈师傅这样拿到养老金的快递员在京东还有很多,甚至他的养老金金额都不算最高的 ……
和刘师傅一样,来自武汉的京东快递员王斌,也曾作为当地第一个退休的京东快递员登上热搜。他的养老金金额更高,达到了 5646 元,即使放在高薪行业里也不算低了。
实际上,王师傅当初之所以入职京东物流,就是看中了京东给交五险一金。而他这些年的付出,也确实对得起这个数额。十多年的风雨中,王师傅换了六七辆电动车,派送揽收的包裹达到 40 万件。
王师傅还有一项 " 绝活 " ——对收货人的地址过目不忘,只要给谁送过一次货,就能记得他住在几楼几号,可以直接跑去送件,因此配送特别高效,深受客户信赖,收入也跟着增长。
举行退休仪式的那天,站点的同事们为王师傅准备了许多小礼物,每份礼物的包装上都写着 " 感谢 " 二字,让平时一向乐呵呵的他也禁不住红了眼眶。" 京东是一个非常有良心的企业,在这里同事们都是真兄弟,舍不得并肩的兄弟们,也从心里感谢他们。"
王斌师傅
提到退休后的打算,王师傅表示,想先歇一歇,然后骑着摩托车去全国各地旅游,去看看那些从前没有时间欣赏的风景,感受一下 " 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
和王师傅不同,来自北京的京东快递员路学柱没只想着云游四海,倒是时不时回到之前工作的京东快递北京平翔园营业部,给兄弟们帮忙。
原来,路师傅工作的十年里,已经和所负责片区的人们形成了深深的羁绊。十年的相处,已经让路师傅和客户成为亲密的好朋友。客户的收货习惯,路师傅如数家珍:每天中午是李妈妈孩子午睡时间,所以默默将包裹放在门口后发消息通知;小王经常上夜班,最好下午给他送货 ……
最令路师傅无法割舍的,还是他在站点的兄弟们。路师傅向来乐于助人,十年间经常手把手指导后辈,经验诀窍倾囊相授,站点内四分之一的快递员都是路师傅的徒弟。
路学柱师傅
虽然靠着丰厚的退休金,路师傅已不必继续奔波,但他仍旧闲不下来。" 以前我的手机从来不静音,就算是凌晨夜里有客户找不到件,我也会到现场确认,不然一晚上都不踏实的。现在这手机一个电话都没有,还真不习惯。"
不过,作为北京第一位退休的京东快递员,路师傅还是感到十足的自豪和满足。面对老同事们羡慕的目光,路师傅十分诚恳地说:" 不用羡慕我,你们趁年轻干得多挣得多,大家好好干也能顺利地退休。"
京东净利润率不高的背后,
是 40 多万小哥的社保支出
就像路师傅说的那样,他们的故事只是京东物流众多快递员的一个缩影。
根据京东物流公布的数据可以知道,到目前为止,从京东物流退休的一线员工超过了 1200 人,包括快递员、分拣员、仓储员、防损员、司机等多个工种,他们都实现了 " 老有所养 "" 病有所医 "" 伤有所赔 ",也开启了幸福的退休生活。
实际上,从创立之初京东物流就一直在给一线员工缴五险一金,持续时间长达十几年,这非常考虑一家公司对员工保障和福利投入的坚持与恒心。
或许有人会问,给员工交五险一金不是企业招人的 " 基本操作 " 吗,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然而,即使是普通行业的 " 基本操作 ",在快递行业也很难普及。据笔者所知,京东是唯一一家把五险一金交齐了的民营快递公司,当下大部分的快递公司只交工伤、医疗、养老保险其中的一两种。
甚至,完全不交社保的也大有人在。江西财经大学学者蒋思思的研究显示,某新一线城市有 62.3% 的快递员没有任何社会保险,如果放在全国范围来看,这个数字恐怕只会更多。
数据来源:《我国新业态从业者职业伤害权益保障问题研究》(2024.6)
类似的情况,在外卖行业更为普遍。中国社科院学者孙萍在《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一书中表示,受访外卖骑手超过一半都没有社保,有社保的骑手多为兼职,是原单位交的社保,或骑手自行缴纳。
为什么快递员、外卖员们连最基本的保障都得不到呢?仔细想来,核心原因无非 " 成本 " 二字。
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很多快递公司们尽可能地压低运费,把快递做成一种 " 薄利多销 " 的生意。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盈利就不得不降低支出最大的人工成本,减少基层快递员的福利。
那么,同样身处快递行业,为什么京东物流就能给快递小哥们都交上社保呢?要知道京东的员工数量可不少,目前已达 60 万之多,其中一线员工超过 40 万,不管怎么算成本都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实际上,为了保障每一个京东快递小哥的五险一金,京东物流这些年默默背负了很多。直接体现在就在公司的净利润率上。
随手举一个 2023 年财报的例子,京东总营收为 10846.62 亿,阿里巴巴 9411.68 亿,拼多多总营收 2476.39 亿。京东超万亿营收,净利润率却只有 2.23%,落后于阿里的 8.47%,以及拼多多的 24.2%。
数据来源:企业年度财报
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员工薪酬福利开支增长了 23.9%,京东物流把赚到的很大一部分钱都花在了快递小哥的身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比三家头部电商平台提供的就业情况,根据 2023 年数据,京东员工人数已经超过了 59 万。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员工大约有 22 万,不到京东一半。拼多多员工更少,只有约 1.3 万人,甚至比京东物流 2024 年上半年新招聘的 2 万名新员工还要少。
再看一个更直观的数据。去年的半年报显示,2024 年前 6 个月,京东物流一线员工薪酬福利支出达 299 亿,同比增长了 44.6 亿。近三年,京东物流为一线员工薪酬福利支出更是高达 1065 亿元。
可以看到,为了保持员工的待遇和福利,京东物流乃至整个京东集团这些年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即使利润率低也在所不辞,真可谓 " 再苦不能苦员工,再穷不能穷福利 "。
肩负责任,终成大道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如果和其他快递公司一样把快递员外包出去,减少五险一金或是直接砍掉社保支出,这样京东可以保留更多利润,股价也能暴力拉升。为什么京东不这样做呢?
以前我也感到十分不解,直到看到了央视《遇见大咖》节目里刘强东的发言,才终于豁然开朗,刘强东说道:
" 如果一家公司靠克扣员工五险一金,牺牲了兄弟们 60 岁之后保命的钱,那是耻辱的钱,赚了多少都会让我良心不安,没有成就感,那这家公司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京东最新的价值观 " 客户为先、创新、拼搏、担当、感恩、诚信 " 中," 担当 " 和 " 感恩 " 就是对员工关怀的体现。只有企业有担当,员工才会心存感恩,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才能焕然一新。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京东物流给予快递员充分的养老保障,是一种正向的员工激励。正向反馈直接体现在京东小哥的日常揽派业务上,体现在把每一单包裹安稳送达,在面对消费者时的一张笑脸、一句问候,帮客户做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 ……
我们知道,快递业是服务业,是一个要与用户面对面接触的行业,快递员的表情和动作传递出的态度和情绪,都会被用户所接收,形成对快递企业的印象,最终决定了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因此,要获得用户长期稳定的支持,就必然需要高质量的服务,这就需要与之匹配的激励体系。而在所有激励手段中,真金白银的激励往往是最有效的,当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认可时,自然会更加用心地对待每一个包裹,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从更高的视角上看,京东落实五险一金,是这家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此外,京东还为一线员工提供了救助基金、住房保障基金、定期体检、通讯补贴、防寒防暑补贴、司龄补贴、全勤补贴等等。
总而言之,正因为京东肩负了更多的责任,步子走得或许会慢一些;但承担的这份厚重,也会让京东的步子更稳,更容易踏平坎坷,成就康庄大道。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京东小哥顺利退休,拿到养老金,希望物流行业的其他公司能积极效仿京东,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