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随手拍了一张墙面破损的照片发到小程序上,才一天时间就有师傅上门修补粉刷,又快又好。"2024 年 12 月底,家住东津世纪城的李某对首次使用的 " 共襄共治 " 小程序赞不绝口。
" 孩子学校的食堂接入全市明厨亮灶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家长不仅可以看到做饭全过程,还可以查询米、面、油等食品进货厂家。" 一直担心女儿在学校吃不好饭的 " 宝妈 " 张某终于放下心来。
这是襄阳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简称市城运中心)以 " 数公基 "(即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底座,开发系列场景,提供延伸服务的缩影。
" 大到交通路网、水系河流,小到一栋楼、大街小巷的窨井盖 …… 所有对象都能反映在城市运行体系大屏场景中。"1 月 3 日,襄阳市城运中心主任张华介绍," 襄阳市城运中心的大屏能实时显示城市运行状态,提前预警城市风险,为老百姓提供服务,让老百姓享受城市数字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智慧城市建设探路先行
襄阳一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探路者和践行者。2021 年年底,襄阳市在全省率先筹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2022 年 1 月,襄阳市城运中心大厅正式启用,标志着襄阳市高标准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迈出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三年多来,襄阳以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增强城市发展韧性。目前,已建成使用的市城运中心 " 一网统管 " 综合平台归集政务数据 36 亿条,接入全市 7.3 万余路视频资源,形成 53 个主题应用场景。市、县、乡三级城运中心聚焦城市安全风险、社会治理和城市运行监测,处置事件 49 万余件。
襄阳正向着 " 一网感知态势、一网纵观全局、一网决策指挥、一网协同共治 " 的城市现代化治理目标稳步迈进,率先走出一条城市智慧治理新路。
" 智慧城市管理的前提是要将整个城市数字化。然而,在智慧城市发展中,我们逐渐发现底层数字化支撑能力不足这一问题。" 襄阳市城运中心副主任宋剑介绍," 我们缺乏一个整体的底座,来托举整个城市数字化。"
数字化的内涵是要更加地精细、更加地精准。在 " 一网统管 " 推进过程中,襄阳城市运行管理面临城市管理对象数据集成不够、系统整合不够、获取数据不精准、数字化建设欠账较多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襄阳智慧城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鉴于此,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应势而来。
数字化 " 襄阳模式 " 推动国家标准制定
2022 年 9 月,襄阳被列为全国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首批试点城市。没有先行城市经验可以借鉴,在反复琢磨、领悟的基础上,襄阳开始构建 " 数公基 " 总体框架。
" 数公基 " 是指以城市数字模型为底座,对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编码赋码,集成 " 一标三实 "(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打造数字孪生城市。通俗地理解,就是把整个城市以数字化方式搬上云端。
城市登云、万物互联,统一身份是前提。
襄阳市城运中心技术保障科负责人朱嘉介绍,各部门在履行职能职责时,产生了种类繁多、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的公共数据,这对于 " 数公基 " 建设来说是一个挑战," ‘数公基’就是统一对象身份,放到一个平台里展示。"
襄阳首先通过 " 一标三实 " 系统对所有建筑地址统一命名标准,并采集建筑内实有人口、实有单位、实有房屋数据,实现人口、房屋、地址三要素关联,然后结合部门管理职能和实际业务,把城市实体对象分成 13 个大类、87 个中类、478 个小类,从高楼大厦到路灯井盖,让每一个实体对象都有唯一的 " 身份证 "。
" 编码赋码实现众多对象有序管理。" 朱嘉介绍,所有的对象通过编码赋码有了专属 " 身份证 "。这样,所有的对象都能拿着自己的 " 身份证 " 在一个体系里运行,所有的对象都能跨层级、跨行业、跨地域流动。
海量数据汇集后,市 " 数公基 " 专班又强化部门系统整合,让海量城市运行数据 " 一体化汇聚 ",按 " 一标三实 " 找准位置,完成全市域数据上图治理,形成 " 数公基 " 平台。
构建完成后,打开 " 数公基 " 平台,襄阳境内的山川河流、道路桥梁、楼宇商圈跃然屏上。随意点击一处设施,该设施的编码、地址以及相关居民身份信息等内容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襄阳推进应用体系化标准化建设,建立数据实时采集、动态更新、赋能应用相关制度,形成 " 平台统建、数据共治、整体集成 " 的城市 " 数公基 " 建设 " 襄阳模式 "。
" 襄阳模式 " 推动 30 多个部门的业务系统贯通,实现全市城市运行数据在平台一体汇聚、共享共用。
目前,襄阳 " 数公基 " 建设模式和经验已在全省推广使用。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襄阳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获得 "2024 数字中国百景新锐奖 "。
襄阳和武汉、宜昌等地的经验推动形成全国首个明确城市所有实体对象编码规则和分类框架的国家行业标准。
" 数公基 " 助力城市治理提 " 智 " 增效
基于 " 数公基 " 底座的支撑,襄阳正逐步构建起一个高效、智能、便捷的数字化城市。
在便民服务地图方面,市城管委以 " 一标三实 " 数据为基础,结合部门自主采集和市民上报的信息,开发了便民服务地图小程序,汇总早餐店、自行车修理店等 13 项 5146 个便民服务信息,同时针对小程序没有收入的网点,市民可自主填报,提高服务知晓率。
在精准化政务服务免申享方面,以 " 一标三实 " 数据源打底,医保部门开展生育津贴免申享改革,已有 9233 人无感获取生育津贴、生育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精准支付 1.58 亿元。
在场景建设中," 数公基 " 对 " 一网统管 " 的赋能效应逐步显现。已经建设的城市排水防涝场景在襄阳汛期暴雨实战应急处置中得到有效应用,为市民在雨天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除了城市防汛,襄阳市城运中心瞄准与城市安全密切相关的车辆超速、疲劳驾驶及违规经营等问题,依托 " 数公基 " 建设 " 两客一危一公交 " 场景,驾驶员驾驶行为涉及的 9 类风险事件可通过车载感知设备进行监测,全市日均处置相关事件 300 余件,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截至目前,襄阳 " 数公基 " 已开发智慧交通、城市规划编制、治安管理、市场主体登记等应用场景,为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提 " 智 " 增效。
来源:汉水襄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