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施卫娟 邱世缘 记者 于露)近日,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礼堂里,一年一度的大学生道德小品大赛决赛正在举行,粮食安全、反诈宣传、校园贷、人际关系处理等社会热点问题被搬上舞台。同学们通过诙谐有趣的对白、认真投入的表演,将角色塑造得生动鲜活,展现出对人生、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法治等问题的深刻思考,跌宕起伏的剧情发展和发人深省的结局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以新生班级为单位举办学院初赛,平均每年创排百余个剧本,参与演出学生逾四千人,由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联合开展的大学生道德小品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 16 年。活动参与度高、受众面广、吸引力大,是学校推动思政课系统化教学改革的创新形式。
在第一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 " 思法 ")课上,同学们就接到一个特殊任务:自编自导自演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小品。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课程实践时间,研读教材内容、关注时事热点、海选适当题材、确定作品主题、创作小品剧本、选角编排演练 ……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晋级决赛。
在 2024 级大学生道德小品大赛中,由外国语学院英语 2401 班全体同学创作和表演的小品《一场乌龙》获得一等奖。作品讲述了夏粮收购期间,中储粮志愿服务队伍走进田间地头,优化服务,让农民 " 好粮卖好价 ",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的故事。同时还巧妙融合专业特色,借助外语这一载体,将中国粮食人的故事推向国际舞台,与粮食外贸出口紧密交织。
小品负责人、英语 2401 班赵宇婷告诉记者,通过作品演绎,同学们深刻领悟到 "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的丰富内涵,要不断增强节粮意识,积极参与节粮活动,传播爱粮节粮理念,切实扛起粮食安全的青年责任与担当。
" 在小品创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熟悉了教材、了解了社会、明辨了是非,也懂得了做人、学会了协作、锻炼了能力。" 南京财经大学 " 思法 " 课程教师解兆丹介绍,每年的道德小品大赛会持续近一个学期,参加活动的同学相应获得课程实践考核成绩。
道德小品大赛只是学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一个载体。经过多年探索,南京财经大学建立了思政教育与 " 粮食 " 学科特色、劳动教育和美育内涵有机融合的 " 新模式 ",创建了由理论课堂、校内实践课堂、校外实践课堂、红色文化课堂等组成的 " 大课堂 ",打造了基于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课程的 " 马原杯 " 辩论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课程的大学生道德小品大赛、" 中国近代史纲要 " 课程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竞赛等具有南财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