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 年 陕西麟游
集市源于几千年前石器时代的物资交易,因为各地气候环境缘故,每个区域特产均不一样,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便形成了民间物资交易这种古老方式,交换各自所需物品,一直延续至今。
▲ 1992 年 陕西咸阳
我国几乎大点的乡镇都有集市,具体有多少,没人说得清?集市通常设在乡镇政治文化商业中心,因为这里人气最旺:乡政府、学校、卫生院、供销社、农技站等主要部门机构均设在这里。
▲ 1992 年 陕西三原
而在一些偏远山区,百姓距离乡镇远,为了便于交易,大点的村落也有集市,只是规模小一点。
▲ 1993 年 甘肃华亭
乡村逢集是参照农历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排序,就像种庄稼是参照农历 24 气节,并且时间固定,从不改变。
▲ 1994 年 陕西陇县
乡村集市有点像城里的大型超市,一般生活用品都能买到,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乡村集市各有特色,人口居多的地域,规模就大,生活优越的地方,物价相对要高一些,同时,还有受地域环境影响,农产品生长周期等因素。
▲ 1992 年 陕西安塞
农民没有周末概念,但逢集日记得特别清,连村里的娃娃都知道哪天逢集。
并非是逢集必赶,而是关心集市里农副产品交易行情,因为它直接关乎到地里的庄稼,集市也是农民生活中的晴雨表,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 1990 年 陕西户县
集市规模比不上庙会,庙会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腊八、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
▲ 1992 年 陕西咸阳
上规模的庙会至少三五天,多则十几二十天,庙会持续时间越长,规模越大,许多外地商贩带着本地农副特产前来交易,比方新疆烤羊肉串,内蒙古草原毛皮制品等,就像每年的上海进博会,国与国之间进行高科技交易,而庙会是民间与民间进行农产品交易。
▲ 1994 年 陕西陇县
庙会和集市日期都是固定的,陕西武功的河滩古会和庙会很相似,有 4000 多年历史,古会长达 20 天,方圆百里的父老乡亲都会赶来逛会,每天都在数万人。
▲ 1992 年 陕西三原
庙会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民间艺人玩杂耍,吹拉弹唱,布匹、农具、小五金、寿材板、牲口、家禽以及各种小吃琳琅满目。
▲ 1992 年 陕西咸阳
乡村集市对农民非常重要,因为购买化肥,娃娃念书、盖房、娶亲等都是通过集市交易兑换现金。
▲ 1994 年 新疆吐鲁番
早期集市不是以现金交易,而是交换农产品,如果采用现金交易,打折力度就大,因为人民币是硬通货,在哪都能使用,就像城里人手里拿的是硬通货,而农民手里拿的是农产品,这就是城乡差别。
▲ 1993 年 陕西长武
集市是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对于距离远的农家,天不亮就要翻山越岭赶往集市。
▲ 1997 年 陕西子州
集市一般从早上十点就开始热闹了,直到下午三四点才散集,时间段是根据农家饭点而定,因为农家每天只吃两顿。
▲ 1992 年 陕西咸阳
乡村男女老少都喜欢赶集,年轻人扯上几尺布给老人做新衣,中午品尝一下地道的羊肉泡馍。
关中老人非常看重这点,认为娃有孝心,回去就炫耀开了,娃请他吃了一碗羊肉泡。
▲ 1994 年 陕西长武
集市里各种小吃都能品尝到,有人就是来解馋,娃娃爱吃冰糖葫芦,吃完后将签子舔得干干净净,伸出小舌头在嘴边舔个来回,看上去特别可爱。
▲ 1990 年 陕西户县
女人爱逛布匹市场,看哪块料子漂亮,裹在身上对着镜子反复对照。
布匹交易规模较大,因为是临时设摊,五颜六色的花布全摊在地上,供人选择,销量非常之大,因为谁家都离不开床单被罩做新衣,遇到哪家过事,布匹还可用来送礼。
▲ 1992 年 陕西安塞
如今市场很多老字号都是从乡村集市里走出来的,经过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风味,特别是民间小吃。
早期上年纪老汉赶集,身上揣几块钱,先来到卤肉摊割上二两猪头肉,咥上一碗羊肉泡,烫上一壶小酒,那时就有 AA 制,各吃各的,困难时期没哪个 " 大方 "。
▲ 1994 年 陕西长武
老汉品着小酒吃着肉,得意样子把烦恼忘得一干二净。酒足饭饱后会留有一毛钱,带着醉意去喝茶。
▲ 1992 年 陕西长武
关中气候不适宜种植茶叶,但会加工出一种 " 砖茶 ",需要文火慢煮,很有地方特色。
煮茶火炉冒着浓烟,旁边有个风箱,呼唧呼唧拉个不停,炭火上有个黑乎乎的茶罐,里面放有砖茶,担心烫手,茶罐两边挂着铁丝绳,品茶老汉围着火炉就闲聊开了。
▲ 1996 年 陕西长武
关中老汉虽然没啥文化,却喜欢谈论国家大事,尤其是古时期哪个帝王厉害,霸占了多少地盘?西门庆这驴日的不是个人,把人家武大郎媳妇给拾掇了,后来让她小舅子把头给砍了。
▲ 1994 年 陕西陇县
甚至有人预测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打啦 …… 老汉们谝起来手舞足蹈,杀气腾腾,抱在怀里的娃都吓得嗷嗷叫。
▲ 1995 年 陕西长武
年轻的庄稼汉没工夫坐在那品茶,更不会去欣赏花布,全集中在牲口交易市场,这才是爷们最关心的地方,因为种庄稼离不开牲口,它关乎到家人口粮大问题。
▲ 1994 年 陕西长武
牲口交易占地面积较大,其主要是猪崽和耕牛交易,这可是大买卖,必须精打细算,因为牲口是农家最值钱的 " 家当 ",猪崽养大了给家人补充营养,耕牛用来犁地,农家必不可少。
▲ 1997 年 陕西佳县
牲口交易可不是一拍脑袋的事,需要长期积累,当钱积攒的差不多了,就会请村里老把式来集市里精心挑选。
▲ 1992 年 陕西咸阳
黄土地集市交易很有特色,很少见人讨价还价,从不啰嗦,甚至不过秤,抓多少是多少,对方绝不吃亏。
如果买家斤斤计较,卖家就会说," 不买拉倒,赶紧走。" 西北人性格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 1992 年 陕西咸阳
乡村集市不仅是交易场所,还是个信息传播中心,许多小道消息都是从这里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开了。
▲ 1992 年 陕西兴平
关中人有个特点,喜欢在集市里 " 拉话 ",那些年话题大都是家长里短,婆娘超生罚了多少?老母猪和哪家配种?娃上几年级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有。
年轻人相亲通常都在集市里,双方媒人带着青年男女找个避静的地方见面,一旦相中,接下来就该谈彩礼了。
▲ 1990 年 陕西清涧
乡村集市也分季节,农忙时期赶集的人就少,都忙着抢种粮食。
过年期间最热闹,腊月里要办年货,过了正月十五就要购置农具、化肥、种子,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 1992 年 陕西咸阳
进入本世纪初,乡村集市发生了悄然变化,很多人开着农用车到处跑,将城里批发来的低端商品在集市里进行销售。
▲ 1996 年 陕西麟游
如今乡村集市仍然存在,但商业化太浓,这和信息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城镇化进程有关。
▲ 1999 年 西安郊外
不管咋说,乡村集市给百姓解决了日常生活和物资交易,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
▲ 1999 年 陕西长武
来源 / 草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