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1-13
【金融棒棒糖】陕西“最复杂”投行思维亮相:“Y”型增值“8英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投行思维改变陕西的第 5 年,悄然实现了进化。

9 日,金融棒棒糖从西安高新金控获悉,在陕西电子信息集团主办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填补陕西空白的 "8 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 " 实现签约。面对这个重磅信息,我们进一步交流得知,用户单位 " 上海瀚薪 " 能在当日签约环节现身,西安高新金控扮演了核心推手,因为在 " 各有所图 " 的现状中,精准操作出一个 " 令各方都有改变 " 的方案。

进化的标志是:地方国有创投不再谋求 " 一投了之 "。

01

最复杂交易:" 各有所图 "

招商大战的背景下,能够 " 花小钱,办大事 " 成为关键竞争力之一。

本文所涉核心产业主角之一是——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旗下的陕西电子芯业时代,其于 2022 年成立的目标就是 8 英寸项目,因为投资巨大,其注册资本达 20 亿元,其中电子信息集团持股比例为 46.5%,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长安汇通亦以 5% 位列重要股东。

基于 " 初级版投行思维 " 的诱因,西安高新金控通过旗下西安高新硬科技集团直接投资 5 亿元,出现在创始股东序列,持股为 25%,为第二大股东。看到此处,很多人会说:" 嗯,这是想打造第二个奕斯伟吧 "。

精妙的是变化来了。

2024 年,西安高新金控发现了本文所涉的第二主角——上海瀚薪。

这是一家半导体碳化硅技术与产品研发商,乘着近年来第三代半导体的东风,公司在产业链中迅速成长,拥有功率器件半导体设计能力第一梯队的实力,很像一个 " 技术与销售在内生产在外 " 的企业。

进化过程中的西安高新金控,没有将两者视为 " 可以一投了之的独立标的 ",而是寄望于在芯业时代与上海瀚薪之间催生化学反应,实现产业融合。

想法很美好,挑战却很大。

其一:芯业时代的定位是硅基产线,虽然与主营碳化硅的瀚薪实现深度关联可以为其带来 " 确定性订单 ",以减少运营风险,但需要在工艺流程上 " 开辟出一个 Y 型工艺 " 进行分流,数亿元耗资谁来出?

其二:上海瀚薪虽然发展非常快,与芯业时代结合能为其带来 " 稳定供应链 ",但其真实处境是:动辄几十亿投资挑战巨大,且技术革新非常快,既不能错失风口,也不想增大风险。

这样一来,推动双方融合以壮大陕西半导体产业集群的想法,就变得有些困难。历时半年谈判,我们看到了精妙方案。

第一步:西安高新金控作为领投方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将以数亿元投资上海瀚薪。

第二步:上海瀚薪将在西安高新区设立第二总部,注册资本 3 亿元,其中 1.5 亿元通过新设的 SPV 公司(西安高新金控旗下产投平台硬科技集团担任 GP)投资于芯业时代,这意味着西安高新金控对芯业时代的直接与间接投资总额将达到 6.5 亿元,这将成为近两年西安高新金控单一项目投资的金额之最,双方深度绑定。

第三步:芯业时代拿到该笔出资,将用于产线 Y 型赋能。

站在本土观察者的立场,我们认为这一方案最大的核心是 " 服务陕西产业集群 ",把省属国资重大项目的优势产能与上海民营企业的领先技术 " 拉到了一起 ",同时 " 双向降低了运营风险 ",甚至是提前锁定了部分业绩,在建设期即为后续布局第三代半导体 8 英寸碳化硅赛道做好谋划与铺垫,进一步提升了各合作方的发展空间与市场价值。

当然,作为总牵头人,西安高新金控拟对瀚薪出资数亿元也不是一力承担,国内唯一专注于集成电路的融资租赁——上海芯鑫租赁也会出资 9000 万元。通过工商信息可知,芯鑫租赁也是西安高新金控重要的朋友圈。

最新消息是:" 经过多轮磋商和磨合,芯业时代与上海瀚薪后续将在设备选型、工艺技术及生产供应等方面深度合作 "。

02

第一梯队:突破国外大厂垄断

这个项目的 "Y 型 " 变化很重要。

公开信息预期: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能源转型、人工智能等,碳化硅领域已进入爆发前夜,且由 6 英寸转向 8 英寸已成大势。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支撑了这一观点:新能源车相关的碳化硅市场在 2022-2027 年间将以 39% 的复合增速快速增长。

受此刺激,大牌都在下场。如下图所示,仅在 2024 年就有 7 个重大项目披露,其中美国 Wolfspeed 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单一投资就达 50 亿美元,最小的日本三菱,在熊本县的单一投资也达到 46 亿元。

因此可以得出的第一结论是:西安高新金控推动芯业时代开辟出 "Y 型工艺 " 并不止于分散了风险,而是抢到了 " 最热门的领域 "。

与此同时,很多读者会关注:上海瀚薪是不是一个好选择?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瀚薪在碳化硅领域的产品已经覆盖了从 650V、1200V、1700V 到 3300V 的电压平台,技术处于领先水平,突破了国外大厂在碳化硅技术上的垄断。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刚拿下 "2024 胡润全球瞪羚企业称号 "。

西安高新金控基于调研得出的评价是:" 上海瀚薪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核心团队整建制来自台湾地区,在台湾工研院早期研发成果之上进行了持续创新 "。数据显示,上海瀚薪总员工中有 70% 处于研发岗,核心技术团队人员超过 20 人。

与此相印证的是,2019 年成立的上海瀚薪已是一级市场热门人选。因为在成立 2 年之后,他们即实现了两轮高质量融资。

2021 年 1 月,上海半导体装备基金进场(持股 6.06%),主导人是国家 " 大基金 "、上海国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广州越秀、珠海格力金投、深圳创新投等。

2021 年 7 月,福建闽东新能源基金进场(持股 3.10%),主导人是上汽集团、宁德时代。

2022 年 7 月宁德时代还以直投方式介入了 4.03%,汇川技术以直投方式也入股了上海瀚薪,宁德时代与汇川技术成为最显著的产业资本。

至此,我们也得出了第二个结论:西安高新金控推动上海瀚薪入陕,并非谋求一个简单的返投比例,而是 " 把全国最先进的技术带回来 "。

而作为融合的根基,我们更要看看 8 寸线的积极意义。

这个超级项目位于西安市高新综合保税区,总投 45 亿元(一期 32 亿元),占地 216 亩,总建面 17.39 万平方米,由生产厂房、生产调试厂房、综合动力站等 17 栋单体建筑组成。

面对《陕西日报》,芯业时代介绍称:设计月产能为 5 万片芯片,未来还将加快筹划建设一条 12 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

大家应该看明白了,西安高新金控的讨巧之处在于,抓住省市重点项目,以最大力度服务了高新区,这也是其天然的定位与使命。

03

再探索:进化 " 投行思维 " 模式

西安高新金控确实是一个 " 求新 " 的机构。从全国首单技术产权 ABS 到全国首单创投企业双品种公司债,这家开发区金控确实了有革新者的模样。

但在本宗 " 最复杂 " 之前,西安高新金控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分别是 " 造大象 " 与 " 建蚁群 "。(详见《让蚂蚁抱住大象:开发区到底需要何种金控?》)

以 " 造大象 " 为例:其典型案例是奕斯伟。面对 2018 年起 8 轮增资以及 35 亿元总投,任何一个机构都会心惊肉跳。但正是 " 大胆资本 " 的介入,才催生出中国第一、全球第六的龙头落地西安。在收获 10 亿元现金回报之后,2024 年 11 月,奕斯伟成为 " 科八条 " 之后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业,2024 年内沪深交易所受理的最大 IPO。

提示一下,西安高新金控目前仍持有 9% 的股权。

以 " 建蚁群 " 为例:这是典型的 IPO 思维。在 "5 中 3" 的过往上,西安高新金控旗下创投平台西高投仍然是省内国资创投的代表性机构,目前已投项目 200+,退出 100+。就在 12 月,还开创了西部地区第一个 " 入选中国创投 50 强 " 之先河。

我们掌握的数据是:2024 年,西高投重注了微合科技、紫光展锐等项目,均是深耕西安的 " 国运产业 "。

但是,2025 年初,芯业时代一役,变了。

第一大变化是 2024 年《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之后,各地对基金招商的倾注加大,导致 " 优质项目 " 再次成为卖方市场,传统的 " 出资魅力 " 开始减弱。

第二大变化是各地产业集体的雷同化趋势,加剧了 " 链式招商 " 本身的决策难度,简单的 " 集群效应 " 开始减弱。

此种背景下,国有资本的引导动能就被显著压缩了。

西安高新金控董事长解严在现场发言中表示:投行思维在 2021 年正式提出之后,迅速改变了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的旧范式,并对全省主攻 " 科技金融 " 搭建了广阔的发展舞台。但从全国各省市基金招商来看,过往以单一标的为主的 " 一投了之 " 急需优化,因此敢于集中优势资金支撑重点产业、敢于刷新投行工具优化要素配置,已成大势所趋。

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我们认为西安高新金控此役带来最重要的信号是——定要告别 " 舒适区 ",不能简单沿袭旧工具,只有采用更为专业的技术路线,才能确保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在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大主题下," 发现价值与防范风险 " 始终是金融业的天然作用,面对此役积极进化,我们希望能给业内带来更多的借鉴与思考。

来源 / 金融棒棒糖

相关标签

陕西 半导体 上海 集成电路 产业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