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线一个月后,微信的 " 送礼物 " 功能迎来一次重大升级。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微信团队在聊天页面的工具栏中,新增了 " 礼物 " 标签,与 " 红包 " 相邻,而原先在第一屏的 " 收藏 " 被挤到了第二页。
▲升级前(上)与升级后(下)
点击 " 礼物 " 后,用户将进入送礼物页面,送礼对象为聊天中的朋友,页面下方则有一个 " 选礼物 " 选项。
▲送礼物页面
在选礼物页面,可以查看自己之前送出和收到的礼物,同时也可以通过搜索框搜索礼物。最关键的是,用户还可以查看 " 大家都在送 " 的礼物。
为了隐私保护,用户只能看到某个小店被多少朋友送过,以及某个礼品被朋友送给多少次。
微信的这次升级,让 " 送礼物 " 功能拥有了一个超级入口,也进一步强化了其社交属性。
" 送礼物 " 功能去年 12 月上线
去年 12 月上线的 " 送礼物 " 功能,是在微信小店中商品详情页增加了 " 送给朋友 " 的标签。在随后的更新中,这个功能又被放到 " 购买 " 按钮旁边,替代了原来的 " 加入购物车 " 位置。
但这都是以商品为出发点,即用户首先要先找到商品,然后再送出,可以理解为是 " 电商——社交 " 的路径。
而此次更新后,送礼就真的像发红包一样,先有明确的社交需求,然后去挑选礼物,这是 " 社交——电商 " 的路径。这一路径的完善,意味着微信不仅是为商品嵌入了社交互动能力,更是可以通过社交关系来推动商品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 大家都在送 " 这个栏目,类似微信公众号的 " 在看 ",可以帮助用户进行信息的筛选。同时,这种基于社交关系的展示,不仅可以增加品牌曝光度,还能够借助朋友圈的推荐机制,提高商品的可信度和购买率。
微信 " 送礼物 " 功能,是微信将电商与社交能力进行的一次有机结合。这背后,则是微信团队对电商生态的全新思考。
张小龙最新透露微信对做电商的思考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近期的一次内部交流中,阐述了微信对做电商的思考。
张小龙说,微信做电商的底层逻辑,是把商品当成内容来做。" 很多人说腾讯没有电商基因,我们很敬畏,但如果微信能做好内容,而商品也是一种内容的话,那微信就可以做好商品 "。
在他看来,商品和内容没有本质的区别,关键在于如何让商品承载内容属性,与消费者形成互动。因此微信做电商会与做公众号类似,目的是让商品像文章一样与消费者进行连接。
张小龙强调,这是一个很长期的事情,行业没有人做过,所以微信电商也不存在友商。" 微信要做的是难而正确的事,如果容易且短期,我们就不做了 "。
过去一年,基于 " 商品即内容 " 的思路,微信也进行了许多重大调整。
比如 2024 年二季度,腾讯重新定位了直播电商,使其更像是微信电商。同年 8 月,腾讯宣布将把视频号小店升级成微信小店。
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视频号小店支持商家依托于视频号的场景开店经营,而微信小店可支持店铺及商品信息在公众号(订阅号、服务号)、视频号(直播、短视频)、小程序、搜一搜等多个微信场景内流转。
在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一位微信公开课讲师表示,在微信生态中,微信小店被定位为交易的统一场景,而商品详情页是最小的原子组件," 送礼物 " 功能的出发点就是让商品信息在社交关系中流转。
他进一步指出," 送礼物 " 功能并不像外界说的神乎其神,但也确实给团队带来了一些惊喜。比如他们发现," 送礼物 " 功能上线后,商家的创意被激发,而且退货率很低,整个商品的传播链路都发生了改变。
1 月中旬,腾讯召开 2024 年度员工大会。腾讯董事会主席兼 CEO 马化腾也谈到微信的交易生态。
" 小龙觉得商品就是信息,不应该只是局限在视频号,而是应该纳入整个微信生态,从原子层角度去思考电商。这样走出来的路跟别人不一样,会走得更远。我们坚决支持 WXG(微信事业群)做这样的创新发展,发挥我们的社交能力做电商的生态连接器。未来也期待更多的 ' 蓝包 ' 和新的创意。" 马化腾说。
来源 /21 世纪经济报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