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我省以 " 用 " 为导向,构建了 " 天网地网深度融合、市场政府协同发力 " 的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已吸引 167 家高校院所、1535 家科技服务机构和链接全球发明专利 5200 万条,在加速科创供需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效明显,但仍然存在平台整体服务效率不足、信息孤岛逐步显露、专业服务能力亟待提升、配套服务有待完善等问题。为此,建议如下:
一、打造一批具备全方位和全过程服务能力的专业科创供应链服务公司。形成科创平台与专业服务公司 " 高效联动、互利共生、协同发展 " 的开放式创新网络,推动平台各主体深度融合,提升平台集成式服务能力,为不同细分产业提供更精准高效的专业科创供应链服务。
一方面,由省、市、区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牵头,国有企业牵头出资作为控股股东,吸引民营科技产投资金、民营科技企业等带资入股提供技术支持成立专业科创供应链服务公司,组建专业化团队负责市场运营、企业引流入驻、三网一包互通串联、各主体数据互动等工作。
另一方面,由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或参股,联合上下游核心企业和科研机构,成立专业科创供应链服务公司。由市场化专业运营团队负责产业科创供需获取对接、产业链科创大数据汇总互通、技术研发及市场推广、科创项目管理及投融资等业务。
二、发展一批细分产业领域的专业科创供应链服务公司。平台通过 " 科创供应链业务授权、构建协同盈利模式 " 的形式,在不同产业领域发展一批专业科创供应链服务公司,重点发展算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科学与类脑智能、未来生物制造、下一代网络(6G)等前瞻性产业领域的专业科创供应链服务公司。充分发挥细分产业赛道的专业化公共服务能力,例如提供 AI 大模型测试训练、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推广等科创供应链服务,拓展平台科创供应链服务深度,推动平台与市场化机构形成可持续合作格局,强化平台一站式科创配套服务能力。
三、引入一批外地专业科创供应链服务公司。加强与国内(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及国外(伦敦科技城、新加坡、硅谷、波士顿地区等)科创高地的合作,引入一批外地专业科创供应链服务公司。通过与外地科创供应链服务公司共同设立在鄂分公司、联合创新中心、实验室等等形式,实现跨区域引入优质科创供应链服务。
四、强化一批相关实施建议的保障。一是强化区域协同联动。进一步拓展本省科创供应链服务公司合作通道。在大湾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地区逐步设立湖北省科创供应链合作离岸中心。链接国内外创新资源,开放湖北科创应用场景,吸引外部创新项目在湖北产业化落地。二是打通三网一包互通渠道。进一步强化天网平台优势宣传推广,引导企业入驻天网平台,大力提高企业上线入驻率。采取进园区、进企业、进项目,一对一走访形式,实地深挖企业科技成果、专家人才、金融产品、场景供给等四类技术需求,加快完善地网服务体系。全方位获取企业融资需求,举办多元化产投融资互动对接活动,提升金网服务品质。深入企业宣传普及科创供应链产业政策,强化政策落地执行效果,畅通 " 三网一包 " 全要素、全过程服务链条。三是完善族群线条协同机制。构建基于产业细分和服务细分的两个供应链服务族群,强化平台协同发展机制,提升平台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培育基于服务领域细分的专业科创供应链服务公司,如知识专利法律事务所、技术转移机构、科创人才服务机构、科创经纪人公司、科创融资担保服务公司等。为企业提供知识专利保护及转移、科创成果价值评估、企业运营大数据分析、科创人才招聘引进等全流程服务。构建 " 产业细分 " 和 " 服务细分 " 两个族群横纵协同体系,增强平台 " 两个族群 + 三网一包 " 立体式供应链协同服务能力。
(刘萌,湖北省政协委员,长江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江产业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湖北省长江国际商会会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