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1-18
美国人为什么要上小红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这几天,小红书上突然涌入了大量老外,个个一口字正腔圆的洋文,IP 显示也都是一水儿的 " 美国 ",看起来不像是串子或者 1450。

(图:网络)

你没看错,这就是近期轰轰烈烈的 "TikTok 难民入侵小红书事件 "。由于抖音的国际版本 TikTok 因美国政府所谓 " 中国可能利用 TikTok 收集美国用户数据并进行监视 " 的借口,可能将于 2025 年 1 月 19 日被迫全面关闭其在美国的应用,无数玩得正嗨的美国 "TikTokRefugee" 们开始为自己寻找新的据点,小红书因此成为这一波用户迁移的最大受益者。根据外网数据平台 Sensor Tower 的统计,小红书的用户在两天之内暴涨了 70 万,下载量同比增长超过 200%,一举登顶多个国家的 APP 免费榜榜首。

你说中国间谍通过 TikTok 窃取美国的数据?那好,我们就把自己的数据主动送给中国——满身反骨的美国年轻人们,在小红书上掀起了一场网络平台的跨国赛博狂欢。

01

一个可能会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的事实是:"TikTok 难民 " 入侵小红书后,想象中的 " 腥风血雨 "" 刀光剑影 " 之类 " 互掐 " 场面并没有出现。虽然中美两国政府这些年来一直不怎么对付,但是基层群众却在小红书上找到了共同语言,并且迅速开始了 " 抱团取暖 "。

" 难民 " 们来到小红书上首先上交的 " 投名状 ",是各种各样的猫图。

小红书上的 " 猫税 "(图:网络)

小红书也有所谓 " 原教旨主义者 ",他们表示:必须先让我们看看你们的猫,然后才能考虑让你们留下。他们说这话时是出于真心还是调侃不得而知,但那些老外们明显认真对待了,于是纷纷拉着自己的 " 主子 " 出镜,并迅速催生了 " 猫税 " 这个新梗。

在通过喵星人进行了愉快的初步交流之后,中美网民开始在小红书上互通有无。中国人把自己的英语作业发给老外,而外国人也把他们的中文和数学作业反向送了过来。时隔半个世纪,中美继 " 乒乓球外交 " 之后又开始了 " 作业外交 "。果然是学习无国界,从此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背单词只会一开口就是 abandon 了。

可以看出来,美国人这次组团进军小红书,大多数都是抱着真心了解中国的求知态度来的,有人请中国网友帮起 " 接地气的中文名 ",有人求推荐中国特色的美食,还有先行者已经晒出了自己《王者荣耀》的战绩截图在线招人一起开黑 ...... 评论区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随着这一波 " 赛博入侵 " 的画风越来越出圈,也越来越离谱,大家才发现:原来远隔重洋的两个国家,他们的国民爱好和审美的距离,并不像现实中那么遥远。尤其是中美普通人的生活,远没有很多人刻板印象中差别那么大:美国人一样上有老下有小、一样要打好几份工、一样会发愁看不起病、一样会吐槽公司的员工餐太难吃 ...... 一样的不容易。

美国网友发在小红书上的数学作业(图:网络)

中美之间的 " 信息茧房 ",就这么在一瞬间被打破了。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从这次美国人大量登陆小红书来看,他们对 TikTok 是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的。而如此多的人,不分国籍、性别、年龄、职业,都在这次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找到了乐趣,没有谈判桌上的剑拔弩张和外交辞令,大家都只是在坦诚友好地玩梗、聊天和分享,互相展示自己最真实、最有趣的一面,这不才是互联网发明的初衷吗?

这种其乐融融、曾经只能在《桃花源记》才能看到的大同场景,现在居然在小红书上成为了现实。虽然没人知道这种和谐的状况能维持多久,但无论如何,小红书让大家见证了互联网最纯粹的一面——就冲这一点,它简直可以配享网络太庙了。

02

2024 年 12 月 31 日,大家都在热热闹闹地跨年,19 岁的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女生姜宏宇,却独自一人坐着网约车离开了学校,随后便失去了信息。

姜宏宇家人发布的寻人启事(图:网络)

事发整整 12 天后,噩耗传来:1 月 12 日上午,姜宏宇的遗体被从沱江打捞上来。次日,当地警方发布通报,证实姜宏宇系自杀身亡,排除刑事案件。

通报内容基本还原了事件的全过程:姜宏宇在事发当天的期末考试中作弊被抓住,随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批评教育。回到宿舍后,姜宏宇的情绪非常低落,担心受处分影响她以后专升本,并在与室友聊天时透露出 " 不想活了 " 的悲观态度,室友虽然尽力开导宽慰,最后还是没能阻止姜宏宇在跨年夜悄然离开,纵身跳入了冰冷的江水之中。

而类似的悲剧,近些年已经发生了太多次:

2020 年,山西中北大学一大二学生,因考试作弊被发现,被带出考场后就跳楼自杀;

2022 年 10 月,江西高一男生胡鑫宇失踪,2023 年 1 月底才被发现其已在学校附近的树林中上吊自杀。轻生的原因是因学习成绩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际关系、青春期冲动带来的压力,最终造成精神崩溃。

2024 年 6 月,广西大四男生小田,因 8 门学科挂科无法毕业,在清空手机所有信息后投江自杀。

......

这让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个个年纪轻轻的,说死就死掉了?考试挂科、被老师批评、跟同学闹矛盾这些是多大的事吗?为什么就要自杀呢?既然连死都不怕,怎么就害怕考试失败呢?天底下 " 学渣 " 这么多,难道就都不配活着吗?

救援人员在沱江水域搜救(图:网络)

树之所以会折断,无非是两个原因:破坏力过大,自身太脆弱。套到现在的很多孩子身上,他们越来越脆弱的根源就是:外界压力太大,自己的承受力又太差。

而再往上追溯,根本原因在于当今这个内卷越发凶残的社会。

如果不是看到如今连孩子上幼儿园都要提交 " 简历 " 的魔幻场面,你很难意识到现在的竞争已经激烈到了何等畸形的地步。一方面,00 后和 10 后们在 " 国泰民安 " 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很少面临困难,也几乎没有真正去面临困难的机会——因为父母会在困难刚出现时就挡在他们面前;另一方面,来自家长和老师们的殷切期待,从小就一直压在他们的肩膀上,并不断累积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一代人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抗压力和耐挫力却几乎为零。

压力越来越大,孩子自己却越来越脆弱,就像是一棵树在长期在暴风骤雨中挣扎,根基已经松动不堪,家长的一次训斥或者同学的一次戏弄,就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把它连根拔起。

很显然,这更多是家长们的责任。

做父母的,总觉得自己非常了解孩子,总是拿成人的那一套处世准则往孩子身上套,殊不知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其实是跟大人完全不同的。

关注你的孩子,主动走入他们的内心,既要在孩子遇到挫折时鼓励他们去勇敢面对,也要在孩子陷入困境时适当拉他们一把。这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我上学的时候," 挨批评还笑嘻嘻的 " 往往是家长会时被老师拉出来批判的 " 罪名 " 之一。而现在看来,这反而在某种角度上成了一个孩子内心强大的体现。

03

1 月 9 日,深圳南山区小学门外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此时,四年级的数学考试应该早已经结束了,但却没有一个学生出来。

被吐槽 " 难出天际 " 的数学试卷(图:央视新闻)

原因是:题目实在是太难了,难到了规定时间内居然没人答完试卷,因此考试时间被延长了 20 分钟。

随后,这份被吐槽 " 难出天际 " 的数学试卷开始在网络上刷屏,无数人看了之后额手称庆:幸亏出生早,不然怕是连小学都毕业不了。

南山区小学的这次数学考题,一共 36 题,原定考试时间 90 分钟,相当于平均两分半就要答一道题。但每道题目的题干都是密密麻麻一大堆文字表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完全不影响答题,堪称废话文学的典范。对大部分四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两分半钟别说答题,读懂题目怕是都不够。

更重要的是:很多题目出得或前后矛盾,或脱离实际,乃至不知所云,你可以说它是词语辨析、是阅读理解、是生活常识、是音乐欣赏、是脑筋急转弯 ...... 惟独没资格称之为数学题。

开卷第一题,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长城谣》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国歌曲,其歌词中 " 四万万同胞心一样 " 表达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信念。下面,关于 " 四万万 " 理解错误的是( )。

出道数学题,还要先给你唱两句《长城谣》,这些内容跟答题完全没关系,压根是没有必要的蛇足。简而言之:把题干中 " 下面 " 之前部分全砍掉,丝毫不影响答题。

再来看一下第 4 题: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中,( )发生的可能性最小。A. 海底捞针;B. 瓜熟蒂落;C. 旭日东升;D. 水滴石穿。

BC 可以很快排除,但 A 和 D 怎么选呢?如果从成语的本义出发," 海底捞针 " 的意思是 " 形容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 ",换一种说法就是实现的概率极低,所以正确答案就是 D。但问题是:这是数学试卷上应该出现的题目吗?

现在提倡所谓 " 情境化、跨学科、增加阅读量 ",这卷子大概就是响应这一 " 号召 " 的产物。但看完整张试卷,仅有的感觉就是这出题人是个只会掉书袋的 " 孔乙己 "。题目难度暂且不论,就这一大堆 " 炫学 " 一般的题干,就简直是神经病。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点,而是挑战学生的耐心和阅读能力,千方百计给一道本来平平无奇的题目披上华丽的包装,逼着学生在各种文字游戏和冗余内容中磨炼注意力。

学的是一粒沙,考的是撒哈拉。

(图:网络)

还有人美其名曰这是 " 新课标要求 ",神特么的新课标,让学生无所适从的就叫新课标是吧?这种试卷,简直可以用 " 教学事故 " 来定性。往小了说,是在把学生都逼成惊弓之鸟,做数学题之前还要先仔细琢磨一下题干里是不是有什么文字陷阱,往大了说这是在毁灭孩子对数学的兴趣,甚至还可能同时毁灭对语文的兴趣。

数学讲究的是逻辑严密、结果精确,你让孩子把时间全花在读题目和理解题目上,他能对数学感兴趣吗?数学成绩能好吗?

无数的天才,就是被这种在 " 啊我懂得真多我真牛 B" 中自我陶醉的出题人一点一点地磋磨掉的。

04

1 月 17 日,2025 年 " 首虎 " 出现。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通告: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天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张天峰被官宣落马(图:中纪委国家监委官网)

公开简历显示:张天峰,男,汉族,1963 年 4 月生,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曾任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长期在烟草系统任职,自 1998 年 12 月起,先后担任渭南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委委员、副经理,榆林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渭南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委书记、局长、经理,宁夏回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陕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陕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国家烟草专卖局人事司司长、党组成员、副局长等职务,直到 2023 年 6 月到龄退休。

如今回顾张天峰的 " 烟民 " 履历,从中似乎可以找到一些他落马的预兆。

张天峰起家于陕西,分别在 35 岁、38 岁、43 岁和 46 岁这几个年龄节点上出任地级市局副局长、地级市局一把手、副厅级官员和省局一把手。晋升速度不算慢,但也谈不上有多突出。

转折点出现在 2017 年 3 月,当时已在陕西烟草系统深耕近 20 年的张天峰突然在 54 岁这个年龄调任国家烟草专卖局人事司司长,很大概率,他是冲着总局副局长的职位去的,并且他也确实如愿以偿了—— 2020 年 2 月,57 岁的张天峰升任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跻身 " 中管干部 " 的行列,任职期间分管专卖监督管理司、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人事司、规范管理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中国烟草投资管理公司和南通、昆明、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董事会等部门。

烟草由于其特殊性,一直属于我国专营专卖的产品之一,想卖需要专门的许可证。办理烟草专卖许可证在中国是有门槛的,但其特点是:只要能办下来,后面基本就能躺着赚钱,所以想要的人自然不会少。比较巧合的是,张天峰管辖的司局中,恰好就有专卖监督管理司,也就是说这其中的操作空间对于他来说是完全 " 开源 " 的,围绕烟草种植、香烟生产、包装和销售、以及近年流行的电子烟监管等等,这其中都存在着不小的上下其手的可能。

张天峰(图:网络)

自然,当反腐的铁拳开始加大力度,烟草叶就成了重灾区。

2023 年 1 月,已退休近 10 年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泽华官宣被查;2023 年 10 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凌成兴官宣被查;2024 年 11 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徐㼆在任上落马。烟草行业作为一个相对 " 冷门 " 的领域,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竟然连打三虎,其中何泽华的 " 吨位 " 更是达到 10 亿级别,这一行的水有多深可想而知,张天峰的落马,看来也不算意外。

2025 年的反腐大戏,已经拉开帷幕。

来源 / 今西安

相关标签

小红书 王者荣耀 美国 tiktok 美国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