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01-20
胡歌、刘诗诗同框!网友:龙葵和景天重逢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1 月 18 日晚,

胡歌、刘诗诗罕见同框现 " 回忆杀 "!

网友纷纷感慨 " 龙葵和景天 " 重逢了

在大型环保公益纪实节目

《一路前行》第二季第三期中

胡歌和刘诗诗化身志愿者,

一起来到舟山金塘岛

探索金塘岛水獭繁盛的秘密。

同日,

刘诗诗和胡歌一齐发文,

呼吁大家认识和了解水獭。

水獭 " 铲屎官 " 上线

原乡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是由一群热爱自然的年轻人建立的生态保护组织,他们研究、保护长三角地区的动植物,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期望让这个中国最发达的区域早日实现和谐的生态文明。

在金塘岛发现水獭的踪迹后,原乡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便长期驻扎在岛上,开展水獭监测、调研和社区保护工作,至今已经一年有余。

胡歌等人在本期节目中化身志愿者,跟随原乡工作站成员一同探索金塘岛水獭繁盛的秘密。他们接到的首要任务就是成为水獭 " 铲屎官 " ——收集水獭的粪便。

原乡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陈奕宁表示,在所有的兽类研究中,采集粪便都十分重要,收集分析水獭的粪便能够了解许多信息甚至解码水獭的 DNA,就像是对水獭进行了一次 " 深度采访 "。

在此次 " 采访 " 水獭的过程中,环保小分队解锁了哪些新奇的体验?

" 铲屎 " 完成后,下一步便是 " 拆屎 ",通过拆解分析水獭粪便,研究人员可以获得水獭的食谱,推测水獭在金塘岛活跃的原因。

此次,胡歌、刘诗诗,陈龙、小亮分成两人一组,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拆解被酒精浸泡后的水獭粪便。鱼刺、鳃盖、头骨 …… 再小的鳞片都要被拆分出来,仔细辨认。眼力超群的小亮边拆边 " 鉴定 ",一眼看出自己拆了四条不同鱼的鱼刺和鱼鳍,让一旁的陈龙直呼厉害;胡歌拆出了许多鳃盖,属于鱼头部位,而刘诗诗拆出了许多小刺,大多位于鱼的中段,由此胡歌大胆猜测—— " 你(刘诗诗)那边可能是小水獭,不喜欢啃硬骨头 "。

节目方供图

当地人揭秘水獭传说

在金塘岛,有许多关于水獭的传说,胡歌、刘诗诗等人在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也发现,人们对水獭存在不少误解。比如 " 獭祭鱼 " 现象,是水獭典型的生活习性,指的是春天水獭会抓大量的鱼摆在岸上,在古代人们把这当成春天来临的标志。但由于对水獭不够了解,当地人在目睹这些现象后,把水獭当成昼伏夜出的 " 水鬼 ",流传出许多真假难辨的传说。

当地村民王继光表示,自己是在成为原乡工作站的志愿者后,才知道原来水獭是如此可爱的生物,这也是众多环保组织和环保工作者致力于科普宣传的原因,多一份了解,便多一份保护。

为了更好观测水獭的行为,环保小分队在水獭的必经之路上放了些特殊的 " 玩具 " 进行实验:胡歌和刘诗诗在河道旁安装镜子、架上红外摄像机,以便观查水獭的学习能力,看它们能否察觉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原乡的工作人员表示水獭非常喜欢打滚,它们经常会在沙地上打滚一个小时甚至更久,只为弄干自己的毛发。

金塘岛上的故事,就像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小小缩影,为未来的野生动物保护、人与自然该如何和谐共生提供了重要参考。

网友评论:一波童年回忆杀

来源:杭州日报、潮新闻、当事人微博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胡歌 刘诗诗 陈龙 志愿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