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1 月 20 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印发《苏州市 " 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 " 实施方案(2025 — 2027 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苏州市首个贯彻落实部省市关于 " 人工智能 +" 行动决策部署的实施方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场景示范为驱动,推动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实施方案》明确到 2027 年,苏州以 "14815" 总体思路为指导,实现算力、数据、场景、模型深度融合,即 "1" 心聚能,整合利用苏州市交通运输算力资源;"4" 维集萃,构建建设、养护、监管、运行 4 大数据集;"8" 景生辉,打造人工智能+公路、水运、指挥、执法、物流、轨交、公交、智驾 8 大示范应用场景;"15" 果盈枝,培育 15 个交通行业大模型及应用项目,全力打造 " 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 " 融合应用高地。
《实施方案》聚焦 " 人工智能 + 公路 "" 人工智能 + 水运 "" 人工智能 + 指挥 "" 人工智能 + 执法 "" 人工智能 + 轨交 "" 人工智能 + 公交 "" 人工智能 + 智驾 " 等 8 大应用场景,探索苏州市交通运输行业无人机执法大模型、道路智慧巡检大模型、港航智慧管理大模型、数字化指挥联动大模型、轨交智慧建造大模型、公交运营调度大模型、车路云一体化大模型等 15 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库,加速创新场景赋能,全力打造交通运输行业多领域多层级大模型开源体系。
《实施方案》依托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等载体,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研制新型无人机、轻量级巡检装置等新装备,引导关键技术迭代。通过提升算力设施供给能力、推动行业大模型开发应用、推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不断加强核心要素供给,壮大产业生态发展,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产业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
(图片来源: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