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去年初一度持续领跑新势力交付榜。
但随着后来理想发力以后,理想再也没有把领先位置拱手相让出去。
全年下来,理想以超 50 万辆收官,而紧跟其后的鸿蒙智行也交出了 44.5 万辆,成为 2024 年增长最快的代表之一。
当然,集合了四个品牌的鸿蒙智行,多少给人些胜之不武的印象。
在此其中,扛起了绝大多数销量的问界,始终才是市场焦点所在。
换句话说,追赶理想的重任,也都落在了问界身上。
问界 M8,这回能让理想感到危机吗?
在新 M7 上市之前,问界还只是个仍在挣扎的新势力品牌。
然而在新 M7 上市以后,问界接连突破销量门槛,直闯月销 3 万辆的大关。
如果说,新 M7 的爆火跟余承东的营销术脱不了关系。
那么到了 50 万级别的问界 M9 之后,这无疑极大考验了华为及问界的真实功底。
好的是,问界 M9 自上市以来就没有让大家失望。
2024 年,被余承东称为"1000 万以内最好 SUV"的问界 M9 突破 15 万辆年销量,连续 9 个月蝉联中国市场 50 万以上月度销冠。
对于这样一款现象级产品,难怪华为高层敢这样评价——
「这不仅在中国的豪华高端车领域,在世界领域也是一个奇迹。」
M9 的王者光芒,不仅将问界一下捧到了豪华品牌的序列,还抛离了同在全尺寸 SUV 领域发光的理想。
据悉,去年问界 M9 的销量比起理想 L9 多了超 7 万辆。
有意思的是,在一些华为人士看来,这两者并非同一等级的对手。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问界 M9 平均售价超过 50 万元,比起理想 L9 超出 10 万元之多。
因此,问界需要增加一款真正对位理想 L9 的车型——问界 M8。
虽然问界 M8 的定位更低,但并不代表其尺寸和产品定义要跟问界 M9 拉开距离。
根据申报信息显示,问界 M8 有着 5190x1999x1795mm 的长宽高和 3105mm 轴距。
问界 M8 和 M9 的身材区别,基本只集中在前者短了 40mm 的车长上。
至于理想 L9,其数据对应为 5218x1998x1800mm 和 3105mm 轴距,三款车型之间没有明显区别。
照此看来,问界 M 系列是打算直接搬用理想 L 系列的打法了。
李想曾大方承认,理想 L9、L8 和 L7本质上是同一款车,三者间共用大部分零部件。
对此,他曾用 iPhone 的产品逻辑来类比理想的布局策略——针对不同的价位,用一套有效的技术平台,推出 iPhone 12 Pro Max、iPhone 12 Pro、iPhone 12、iPhone 12 Mini。
通过将平台化打法发挥到极致,再搭配标配多数配置的打法以后,理想得以借助规模化优势来把成本降到最低,同时还将竞争力放到最大。
基于这套打法,理想也就能在豪华车阵营里发挥出更强的竞争力。
有了理想 L 系列的范例之后,如今问界 M 系列打出类似招式也就不奇怪了。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效仿理想这套打法的还有 " 小理想 " 的零跑。
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坦承,零跑 C10、C16 本质上是同一款车,其车灯、车门等 80% 零部件都是一样的。
他直言,「2022 年在开发 C10 时,我看到理想 L9 卖得非常好,我就想能不能就在 C10 的基础上再做一款 6 座车?」
「如果没有看到理想的车,我可能想不到,但看到了,我们决策很快。」
「团队在原来的车上改," 一鱼两吃 ",很快就把产品定义出来了,只用了 1.2 倍、1.3 倍的开发成本做出来 2 款车。」
如此看来,打法 " 理想化 " 已成为了行业的一大趋势。
除去效仿理想的 " 一鱼通吃 " 以外,问界 M8 的设计也在向前者靠近。
留意新车侧面的车窗面积跟车身大小的比例观感,问界 M8 几乎没有 M9 身上的痕迹,反而让人想到了理想 L 系列。
再者,问界 M8 还对前脸作出了优化,跟理想一样用上环形灯条之余,其灯条的设计高度也跟着往上提升。
这些相似的设计元素,显然无法将理想完全排除在外。
只能说,问界也学精了。
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看到其它厂商陆陆续续推出了 " 类理想 " 的 SUV,其中零跑的速度尤其迅速。
到了年底,来自长安系的启源 Q07 和深蓝 S09 也揭开了面纱,至于领克 900、腾势 N9 则已蓄势待发。
毫无疑问,2025 年将迎来大型 SUV 之间的混战。
问界 M8 还能否像 M9 一样成为市场爆款,还得看华为在它身上灌注多少遥遥领先的实力。
日前,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指出,赛力斯全年销量同比增长 1.8 倍,超额完成计划,且问界成功打入了豪华车阵营。
赛力斯还发布公告,预计 2024 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5 亿元到 60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继理想和零跑之后,赛力斯成为了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值得一提的是,余承东早在去年初亦已放话,「由于问界的大卖,2024 年 Q1 智选车 BU、车 BU 都已实现了扭亏为盈。」
他还预计,2024 年全年华为车 BU 将能实现扭亏为盈。
如今在赛力斯提前放出好消息之下,华为车 BU 大概率也会有不错的结果。
之所以问界能在销量和盈利上取得快速突破,这当中离不开其早早押注了增程赛道的先机。
事实上,目前实现盈利的理想、零跑和问界,无一不是主打增程标签。
据乘联会统计,去年国内增程车销量达到 116.7 万辆,其中 78.7% 的同比增速超过了纯电和插混车型。
有见及此,难怪去年各大品牌均宣布将进军增程赛道,就连过去始终坚持纯电的小鹏、埃安和极氪亦不例外。
到了 2025 年底以后,大概率只剩蔚来一家依旧不带发动机和油箱。
随着各家都积极备战增程赛场,这也进一步推升了全行业对增程技术的投入。
为此,去年宁德时代发布 " 骁遥超级增混电池 ",该电池是全球首款纯电续航达 400km+、具备 4C 超充功能的增程混动电池。
彼时官方放话,理想、阿维塔、深蓝、启源、吉利、奇瑞等多个品牌都将搭载这款全新电池。
参照该电池参数,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大概率将率先应用在品牌旗舰身上。
换言之,不排除新款理想 L9 将成为喝头啖汤的代表。
如此一来,这也难免对要发起挑战的问界 M8 造成压力。
从申报信息来看,问界 M8 采用跟 M9 同款的 1.5T 增程器,低配搭载 36 度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 161km。
至于高配则应用 52 度三元锂电池,提供 235/240km 续航。
需要注意的是,比起 M9 全系采用三元锂电池,这回问界 M8 在低配上选用了磷酸铁锂电池。
不难想到,此举将为之后的价格冲击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新车四驱版总功率达到 392kW,超过了问界 M9 增程版的 365kW,也进一步抛离了理想 L9 的 330kW。
看来,问界要坚决打透自身的长板优势了。
问界的最大长板,离不开华为 ADS 智驾方案。
此前余承东说了,华为 ADS 4.0 系统将在 2025 年推出,开展高速 L3 级自动驾驶的商用试点。
他还指出,尊界 S800 的整车架构,就是专为 L3 级别自动驾驶而设计。
换言之,尊界 S800 要为华为的 L3 智驾打头阵了。
至于理想方面也不甘示弱,李想直言 2025 年有望做到 L3 智驾水平。
显然,在这场新势力前二的交锋当中,双方都铆足了劲想夺得智驾高地。
届时要直面理想 L9 的问界 M8,注定将不容有失。
问界 M7 和 M9,如今都做到了月销过万,且加起来贡献了问界乃至整个鸿蒙智行销量的绝大多数。
问界的 SUV 战略,已然打得有声有色。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 M7 定位 30 万级市场,而 M9 则落子于 50 万级,这中间的 40 万级空白地带无疑将交给 M8。
如此一来,问界 M8 和理想 L9 之间的对决将不可避免。
需要注意的是,理想 L9 先是被问界 M9 盖过风头,接着被自家其它 L 系列车型分薄了份额。
这时再杀出来个问界 M8 以后,可以预见理想 L9 将面临着不小麻烦。
问界能否乘势在豪华车市场上跟对手拉开距离,就看这一把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