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日历 01-25
悉尼“尸花”开放,尸香魔芋到底有多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当地时间 23 日,悉尼皇家植物园的巨魔芋(Amorphophallus titanum)开放。这是该园时隔 15 年再次有 " 尸花 " 盛开,不仅吸引当地人大排长龙,只为一睹芳容一闻臭味;通过 24 小时的网络直播,这株被取名为 Putricia 的魔芋更成为了全球网红。

巨魔芋开放|红星新闻

巨魔芋开花到底是什么味道?人们观赏的其实并非它的花,那又是魔芋的什么呢?

注:本文部分资料整理自紫鹬《巨魔芋,为什么稀奇?》一文。

个子大得不得了

关于巨魔芋种加词的意义,"titanum" 来自于 Titan 泰坦巨神,为 " 巨大的 " 之意。属名则应该是对魔芋属块茎形态的描述,"Amorpho" 来源于古希腊语 "amorphos",意为无固定形状的;"phallus" 在希腊语的词根是 " 肿大,肿胀 " 的意思,在现代语境中它通常是 X 茎的代称……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栽培的一个超大的巨魔芋块茎。巨魔芋的块茎用来是储存营养的地下部分,直径可达 65 厘米,最重可超过 100 千克丨 rbge.org.uk

不止块茎个头惊人,巨魔芋的叶子也是巨大。所有魔芋属的植物,都只有一枚叶子长在块茎上:这是一枚分了很多叉的复叶。对巨魔芋来说,这叶子长得像一棵小树。叶柄通常高 3-4 米,叶片直径超过 5 米,覆盖面积超过 20 平方米。

紫鹬在华盛顿大学曾照看过的一株的巨魔芋:中间这棵两层楼高的 " 树 " 的 " 树干 " 其实是巨魔芋的叶柄,上面的 " 树冠 " 是一片复叶的巨大裂片。这让右边的南洋杉,作为一棵真正的树,情何以堪……丨紫鹬

短暂开放的巨大花序

不过,让巨魔芋闻名于世的原因,是它拥有世界植物中最大的花序。花序开放时,佛焰苞内侧和肉穗呈绛红色,使整个 1 米多高的花序看上去像个有着巨大伤口的动物躯体,里面散发出刺鼻的尸臭,并且还能维持着大约 36 摄氏度的 " 尸体余温 "。对于热爱腐肉但又没有足够的脑细胞辨别腐肉真假的麻蝇(Sarcophagidae)和埋葬甲(Silphidae)来说,这是无法抵御的诱惑。因此它们在自己欲望的驱使下,做了巨魔芋花的传粉者。

为什么说花序而不是花?因为巨魔芋的单朵花极小,这个庞然大物是由几百朵小花组成的花序以及佛焰苞组成的。

庞然大物丨余天一

这是在北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拍摄的,所谓 " 梦幻版 " 巨魔芋(其实就是把温室里所有灯都关了再拿手电筒打光什么的)丨余天一

为了方便下文的解说,先看一张讲解图:

注:这是第三朵开花的巨魔芋,旁边两朵都谢了,工作人员把佛焰苞以及附属器都切掉了为使种子更好地成长,所以我们相当于看到了佛焰苞内部的透视图。

肉穗花序(spadix)是指 " 肉穗 " 加上佛焰苞的整个花序。天南星科的植物普遍具有肉穗花序。佛焰苞(spathe)是指包裹 " 肉穗 " 的那一枚苞片,这个特化的苞片代替花瓣起到为花吸引传粉昆虫的作用。肉穗的上部是一个硕大而醒目的附属器(appendix)。在 " 肉穗 " 的基部,真正的花特化为(上方的)雄花(maleflower)和(下方的)雌花(femaleflower)。雄花的被片(花瓣 + 萼片 = 被片)和雌蕊(心皮)退化,只剩雄蕊;同时雌花的雄蕊和被片退化,只剩雌蕊(carpels)。在天南星科(Araceae  )最原始的类群中,花序上的花都是两性的,且不分上下。而特化的两性花可以更好地避免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ng)。

之后是各部分分解图:

佛焰苞外部

佛焰苞内部不是光滑的

这是北植的工作人员帮我把相机伸进去拍的。图中海葵一样的器官就是雌花的花蕊,闪亮的小圆球就是它的柱头,柱头有荧光质感表明它还是鲜活的,还可以接受花粉。上面那个大的遮挡物就是附属器。附属器是不起到传宗接代任务的。这张照片里雄花被附属器挡住了。

这张附属器也是伸进去拍的,可以清楚地看到附属器上密密麻麻的小乳突。

散发尸臭味的 " 尸花 "

巨魔芋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可怕味道。之前北京植物园巨魔芋 " 三胞胎 " 盛开,第一朵花开到第二天的时候我跑去看的,虽然味道已经没有第一天那么严重了,我还是被熏得鼻腔过敏,感觉鼻腔内部全肿起来,一晚上都消不下去,就像呛了水或者感冒了一样。

对于它的味道的描述,维基百科说的极其的委婉:‘ which is reminiscent of the smell of a decomposing mammal ’," 使人联想起分解中的哺乳动物 "。无力吐槽啊摔!明明就是死臭鱼 + 厕所味!总之让人无法忘怀。但是没有闻到的也没必要觉得遗憾了,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什么 " 尸香魔芋 " 会散发出浓郁的恶劣的尸体味,要说多臭的话还真没那么臭,要不我也不会一天跑到那里去闻一晚上,过了几天又去闻了一晚上 ......

极长的附属器的作用这时就体现出来了。附属器的上端温度可以比室温高出好几度,造成附属器 " 柱子 " 的上端周围形成了低压,把佛焰苞最基部产生的臭味通过对流强行输送到外面,使臭味传得更远。

第一朵花开的时候,北植的工作人员于佛焰苞上开了个小窗在取气味做研究。这时旁边的老三连佛焰苞都还没露出来。

仔细看内部是这样的。

之后简单说一下花的传粉机制。第一天傍晚开花时,巨魔芋会先打开它的雌花(其实就是张开柱头),而这时雄花是不开放的(也就是花药不开裂,工作人员称之为 " 破壁 ")。第二天雌花活性减退,雄花开始准备破壁。当第二次开花(也是在傍晚)之后几个小时内,雄花才完全成熟而 " 破壁 ",提供新鲜的花粉。昆虫将把花粉带给另一朵花。

第一朵花。打开一整天的雌花和正要准备打开的雄花花药。

第三朵花开时,工作人员在取新鲜的花粉。一个花药就有绿豆那么大。取完就要在 15 度低温中保存起来,再做处理。

· 巨魔芋底下的部分是一个球茎,所以可以进行无性繁殖。

· 巨魔芋最早是由意大利植物学家 Odoardo Beccari(这小哥好帅……)在 1878 年于苏门答腊发现的。

· 栽培的巨魔芋第一次开花是在 Royal Botanic Gardens at Kew,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

· 目前最高的巨魔芋花序记录是由德国的 University of Bonn 于 2003 年创造的。

这货其实很难养,据说武汉引进的巨魔芋就以不明原因仙去了 ...... 北京植物园的三胞胎是十年以上的球茎开出的花,悉尼皇家植物园上一次有巨魔芋开花则是 2010 年,时隔十五年因而在当地更加轰动。

魔芋属大家族

关于魔芋属,还有一些想说的。天南星科的魔芋属(中国植物志及 FOC 写作 " 磨芋属 ")全世界共有 200 种,以东南亚为现代分化中心,广布东半球,非洲及澳洲北部都有分布。我国一共 16 种,其中 7 种是特有种。大部分磨芋属的种类都是花叶不相见的,长了叶子不开花,开花时不长叶。

魔芋属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们极为壮硕的附属器,这点在疣柄魔芋Amorphophallus paeoniifolius 上尤为突出。

这个属最常见栽培的物种是花魔芋(花磨芋)Amorphophallus konjac,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魔芋冻和蒟蒻(音:举弱)果冻的原材料。我们吃的并不是它最引人注目的花序,而是深埋底下的球状块茎。它的球状块茎富含多糖,纤维素多热量少,所以近年来十分火爆。

野生的花魔芋只分布于云南,其它地区的花魔芋都是栽培中逃逸的。

花魔芋的叶。注意这是一整片叶子。

和巨魔芋一样,花魔芋的花序同样诡异而妖艳,这样一个花序毫无征兆地平地而起,由于没有叶子的陪衬,这个花序显得更为诡谲,所以花魔芋在古代也被称为 " 妖芋 "。

细看其内部,构造和巨魔芋几乎是相同的。附属器是曙红色的,下方有排列紧密的雄花。

细看雄花已经 " 破壁 ",花粉从雄花的花药中散开。

还有,这张照片是我忍着极为强烈的恶臭憋气拍的。花魔芋的臭气如果凑近了闻完全不亚于巨魔芋的气味,闻多了会让人感觉什么都是魔芋味儿。

推荐去看其它几种魔芋的照片:疣柄魔芋Amorphophallus paeoniifolius、南蛇棒Amorphophallus dunnii、台湾魔芋Amorphophallus henryi  (简直就是巨魔芋的缩小版)、东京魔芋Amorphophallus tonkinensis(魔芋属少有的大萌物)、南非的 Amorphophallus richardsiae(也是重口味奇葩一枚)。

作者:余天一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转载请联系 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叶子 悉尼 爱丁堡 华盛顿大学 网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