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2-05
【镐京笔记】陕国投“夺魁”:这次是“自家孩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陕国投 A(000563.SZ),或许是当下最值得关注的陕西省属企业之一。

论金融发达程度,北上广实力超群,聚集的各类金融企业之优秀,当真是 " 别人家的孩子 "。地处内陆的陕西,如果在金融领域冒出来一个业内交口称赞的 " 别人家的孩子 ",其成长逻辑是不是该给予更多关注?

陕国投就是这样一个 " 孩子 "。

先看几组数据:

一是公司 2024 年预计净利润增速超 20%,行业领跑;二是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管理的实收信托规模 5782.52 亿元,相比 2022 年末近乎翻番;三是 2024 年支持实体经济的新增资金规模超过 1000 亿元,同比增长超 10%。

三组数据可以用一个词来总结," 速度 "。

当然,这还是信托行业当前整体承压,甚至营收、利润双降的背景下。两相比较,陕国投的逆势而上,格外令人好奇——陕国投做对了什么?

利润增速行业领跑

先说业绩层面。

2024 年,是信托 " 三分类 " 新规实施后的首个完整年度,行业分化态势日渐明显。

据界面 - 新闻统计的信托公司银行间市场未经审计的 2024 年财报,净利润前十的机构中,陕国投是唯一一家净利润增速超过 20% 的信托公司。

具体来看,公司 2024 年预计营收 29.23 亿元,同比增长 3.92%;预计归母净利润 13.24 亿元,同比增长 22.35%,双增数据同时创公司历史新高,综合实力位稳居行业前列,盈利增速和风险管理能力位居行业前三。

陕国投将其归结于," 主动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托业务发展质效提升,自有资金多元化运作稳健。"

这里交代一个背景。

所谓 " 三分类 ",是指将信托业务划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新规有助于行业规范化、产品标准化发展,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以资产管理信托为例,即面向投资者发售信托产品募集资金后,对企业和项目进行贷款、投资(含产业基金)等,从中赚取手续费及佣金。目前,这类业务依旧是各家信托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

从这个层面来讲,信托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扩大营收。

这就不得不提到陕国投另一个快速增长特征:

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陕国投的业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标品信托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公司标品与非标品业务的比例从 2022 年的 2:8 变为 2024 年的 6:4

就此而言,陕国投可谓 " 三分类 " 新规的坚定践行者,当然也是显著受益者。

诸此业务方面的表现,亦投射到资本市场,给予投资者更充足的信心。上述业绩快报显示,2024 年陕国投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0.259 万元,同比增长 22.34%。对广大投资者来说,也极大地提升了投资回报率。

" 四梁八柱 " 重塑陕国投

行业调整期,业绩逆势增长背后,必然有澎湃的内生动能释放。

镐京笔记(ID:Haojing_2024)注意到,陕国投践行 " 三分类 " 新规打开展业空间的同时,一系列聚焦于内部的结构性改革,也在过去一年里陆续实施。

最显著的动作,莫过于围绕业务创新转型推进部门组织架构改革,探索事业部、事业群模式。

譬如,公司相继设立了资产管理事业群、证券信托事业部、财富管理事业群、资产组合配置部等机构,成立专门的研究院一步步搭建大风控体系、大运营体系、大监督体系、大科技体系 " 四梁 ",持续做强治理、组织、风控、运营、科技、财务、监督、保障 " 八柱 ",构建支撑公司稳健发展的 " 四梁八柱 " 经营主体框架。

尤其是陕国投丝路金融信托研究院的设立,强化了公司的调查研究、战略发展、政策分析等能力,支持公司各条线业务创新。

以家族信托业务为例,据陕国投内部人士透露,依托研究院,公司围绕高净值客户需求开发了模块化、定制化的家族信托产品模式,通过重塑流程、科技支撑、渠道拓展等方式,实现家族信托业务规模翻倍式增长。

截至 2024 年底,陕国投标品业务规模超 2700 亿元,占比提升至近六成,抗风险能力逐渐增强,主业发展更加稳健,与上述大刀阔斧的改革密不可分。

在区域金融版图中深耕和扩张,则是陕国投的另一醒目动作。

公开信息显示,除了信托业务,陕国投在金融类股权投资方面不断探索,目前是长安银行、陕金资、永安保险、民生加银基金(公募)、亚泰财险的股东。信托公司与银行、保险、AMC 等机构深度融合,业务协同能力持续加强。

其实不止于陕西,对陕国投而言,全国展业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2023 年,陕国投与海南联合创设出 " 陕国投 · 海南自贸港预付资金管理服务信托 ",虽然切口小,但作为服务金融的又一探索,可挖掘的潜力巨大。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增强

金融企业加快自身转型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评价维度,即能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特别是省属重点金融机构,比如陕国投,充分发挥信托风险隔离、跨市场资源配置等优势,助力区域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就此而言,陕国投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动作值得关注

一是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支持陕西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据媒体报道,陕国投联合海通并购资本等,共同发起设立规模 20 亿元的陕西秦创原产业并购基金,预计可带动当地不低于 80 亿元产值。

二是通过股权投资、投贷联动等,支持 " 专精特新 "" 独角兽 " 及重点项目发展。如公司参与奕斯伟、羚控科技、硬科技产业基金、西工大空天院项目等股权投资近 10 亿元。

三是针对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高企等现象,陕国投为西安、延安、宝鸡等地提供整体化债及融资平台整合提升 " 一揽子 " 方案,实现 " 资本—资金—资源 " 的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近三年,陕国投累计为西安、咸阳、宝鸡、延安等区域提供投融资超过 1000 亿元,累计为陕西省能源化工等产业提供投融资服务 200 多亿元,为十四运场馆建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港务区中欧班列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近 400 亿元。

这种支持区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力度还在持续加大。

其中,不乏一些创新探索。

譬如,2024 年 6 月,陕国投发起的西北地区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 平安 - 西投保西安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 在深交所发行设立,该计划是将省内 11 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 " 价值变现 ",首期发行 1 亿元,利率为 2.5% 创全市场最低, 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又一个选择

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陕国投正在摒弃私募投行思维模式,以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业务转型提质、培育核心竞争力、践行金融 " 五篇大文章 ",做陕西经济发展的赋能者——欣慰的是,这次是 " 自家孩子 "!

来源 / 镐京笔记

相关标签

信托 陕西 慈善 界面 行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