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的晨雾总在晨曦初露时悄然漫起,如丝如缕地缠绕着苍翠的山峦。这座被誉为 " 天下修道第一山 " 的灵境,自古便是隐士高人的栖居之地,亦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原乡。在这片云烟缭绕的深谷中,终南山易经研究院宛若一颗明珠,镶嵌于秦岭七十二峪之一的库峪深处。此地不染尘嚣,唯有松风竹影相伴,正是参悟天地玄机、传承千年易理的绝佳道场。而执掌这座文化殿堂的,正是当代道家文化传承者中的翘楚——玄青子贠永明。
玄青子道长,俗名贠永明,生于陕西延安,自幼浸润于家学渊源的堪舆之术。其祖上四代皆以堪舆为业,罗盘与青囊书如同血脉中的密码,早已镌刻在他的命理之中。十三岁那年,他便以少年之躯踏入道门,从此与终南山的烟霞结下不解之缘。龙虎山的雷法、民间秘传的祝由术、闾山宗坛的非遗绝学 …… 他如饥似渴地辗转于江西龙虎山与各地隐修之地,将道医、数术、《黄帝内经》的奥义融会贯通。二十余载寒暑交替,他踏遍山川寻访高人,在朝乾夕惕的修行中淬炼出独特的易学体系,终成贯通阴阳、调和天人的一代宗师。
这座隐于库峪的易经研究院,不仅是玄青子毕生心血的凝结,更是传统道学与现代文明对话的桥梁。青砖黛瓦的院落里,悬挂着 "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 的楹联,字迹遒劲如龙蛇游走,恰似主人胸中的乾坤气象。作为终南山易经研究院院长、中国伏羲易学研究学会陕西省分会会长,玄青子以 " 救贫先生 " 之名行走世间,将《葬经》的堪舆精要与《紫微斗数》的命理玄机化作济世良方。他不尚空谈,更重实践,六百余例风水命理案例的批阅,数百家单位的建筑规划指导,皆印证着 " 知行合一 " 的修道真谛。在他手中,奇门遁甲的九宫飞星不再是玄虚符号,而是调节人居环境的气场密钥;青囊经的阴阳五行亦非故纸堆中的理论,而是构建和谐人生的智慧密码。
研究院的讲坛上,常能听到玄青子以浑厚嗓音阐释《易经》的变易之道。他将《象吉》《过路阴阳》的古老智慧,化作春风化雨般的现代解读。从马前课的速断吉凶,到全真秘旨揖要的修真法门,从数字神断的推演创新,到雷法祝由的秘传心诀,这位身着青色道袍的院长,总能在太极图的阴阳流转间,为迷茫者拨开云雾,为求道者指明心灯。曾有企业家在此顿悟 " 天人合一 " 的经营之道,亦有学者在此窥见中华文明的基因图谱,更不乏寻常百姓在此寻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宿。
库峪的溪流日夜不息,如同道法传承的脉络绵延千年。玄青子常立于山门前远眺群峰,手中拂尘轻扫,似要拂去时空的尘埃。他知道,真正的易学不在罗盘转动的角度里,而在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中;真正的风水不在雕梁画栋的布局间,而在人心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处。因此,研究院的青瓦飞檐下,既有香火缭绕的静修丹房,也有堆满现代测绘仪器的研究室;既有诵读《道德经》的琅琅之声,也有探讨生态建筑学的热烈辩论。这种古今交融的气象,恰似终南山巅的流云,既扎根于华夏厚土,又通向浩瀚星宇。
暮色降临时,研究院檐角的铜铃在晚风中轻吟,仿佛应和着山间松涛的韵律。玄青子燃起一盏青铜灯,灯光映照着墙上的《秦岭堪舆图》,那些蜿蜒的山脉在他眼中化作流动的气脉。这位龙虎山正一派道长、闾山宗坛非遗传承人,始终保持着 " 为往圣继绝学 " 的初心。他带领弟子们整理古籍秘本,将象数理占的精华去芜存菁;他奔走于市井乡野,用道医之术疗愈身心;更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以中华无极数字神断开辟易学新境。每一场风水堪舆,于他皆是天人对话的仪式;每一次命理推演,俱是参悟大道的机缘。
终南山的月光流淌在青石阶上,易经研究院的灯火与星辰遥相辉映。在这里,千年易理不再是高悬庙堂的玄奥之学,而是可感可知的生命智慧;道家文化也不再是深山古观的神秘符号,而是融入现代生活的精神指南。玄青子贠永明,这位当代的 " 救贫先生 ",正以秦岭为砚、易理为墨,在天地之间书写着新的道统篇章。当库峪的晨钟再度响起,易经研究院的朱门缓缓开启,仿佛中华文明的一扇玄牝之门,永远向追寻真理的人们敞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