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西安,一名 78 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接受了 " 颈深淋巴管 - 静脉吻合术 " 后一周,已经能认出家人,并且恢复了正常的作息习惯。
这一消息引发了诸多关注:作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我国国家统计局 2023 年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此类患者有 983 万,8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 30%。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药物研发市场一直十分火热。如果手术治疗能顺利开展并推广,对患者及家庭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其实在一年前,湖南就有医院进行了相关尝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主任唐举玉教授团队联合谢庆平教授团队,共同为一位 86 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展了颈深淋巴 - 静脉吻合手术。术后,患者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另外在常德和衡阳,也有医院开展了这类手术。
患者术后一周 " 能认出家人 ",湖南多地医院已经开展这类手术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禄韶英在社交媒体发文介绍,医院 " 成功为一名 78 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了颈深淋巴管 - 静脉吻合术 "。术后一周,患者已经能认出家人。
据介绍,这名患者术前经多学科评估,已处于中重度认知功能减退阶段,表现为严重的烦躁不安、言语混乱、睡眠颠倒等症状,夜间小便次数达数十次,需要子女们轮流看护。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下地行走;一周后拆线,已经能认出家人。
此外,禄韶英主任还在社交媒体介绍,该手术总费用不到两万元。" 没有特殊耗材和自费项目,报销完就没有多少了。"
在湖南,这类手术已经在多地落地。
潇湘晨报记者了解到,2024 年 3 月,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核心 PI、骨科主任唐举玉教授团队联合谢庆平教授团队共同为一位 86 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展颈深淋巴 - 静脉吻合手术,术后有效缓解了患者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术后第三天,唐举玉教授团队查看患者恢复情况
颈深淋巴 - 静脉吻合术是在颅内淋巴出颅汇入颈深部淋巴管、淋巴结的部位,使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淋巴系统进行分流手术,降低脑内淋巴回流压力,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蛋白转运出颅,减轻局部组织纤维化及颈部神经压迫情况,从而可能逆转大脑的退行性改变,减缓病情进展。
2024 年 6 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成功实施了颈部淋巴管 / 结 - 静脉吻合术,为两位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了显著的治疗效果。2025 年开年,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也开展了颈深淋巴 - 静脉吻合术。
新药研发市场火热,早诊早筛重要性不减
作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该病治疗手段的更新一直被高度关注,相关新药的研发市场也十分火热。
潇湘晨报此前报道,2024 年 7 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三医院、湘雅二医院等相继开出仑卡奈单抗 " 乐意保 " 处方。仑卡奈单抗注射液是 " 乐意保 " 的医用名,适用于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
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负责人张海南教授当时介绍,仑卡奈单抗适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由于疾病的异质性大,关键是要有明确的病理诊断。药物使用之前,患者需要经过严格的神经心理学评估、头颅 MRI 检查、A β -PET 或脑脊液 -A β 检测,并排除禁忌症,充分权衡评估收益风险比。
到了 2024 年底,礼来多奈单抗注射液 " 记能达 " 获批。多奈单抗注射液可以帮助身体清除过度积聚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并减缓可能导致人们记不住信息、做饭、管理财务、以及独立自理能力衰退的情况。
尽管新的药物和治疗技术给了人们更多战胜阿尔茨海默病的信心,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柳红依然呼吁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筛、早诊," 让诊断前移 ",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 " 晨视频 " 客户端,搜索 " 报料 " 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 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 19176699651。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