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4 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表》显示,2024 年全国有 11 个地区社融增量超过万亿。陕西社会融资增量 6781 亿元,处在全国中游水平。
全国 11 个地区社融增量超万亿
央行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32.26 万亿元。在这 30 多万亿的 " 大盘 " 里,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排第一是江苏的 28852 亿元,其次为浙江、广东、山东,均在 2 万亿元以上。此外,社融增量超过万亿的地区还包括北京、河北、上海、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这 11 个增量超万亿地区是国内社会融资规模第一梯队。
社融规模增量在 5000 亿元以上、万亿元以下省市可以看作第二梯队,共有 10 位成员,包括山西、福建、江西、湖南、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新疆。社融规模增量在 1000 亿元以上、5000 亿元以下的地区共有 6 个:天津、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海南、甘肃。
第四梯队则是社融规模增量在 1000 亿元以下的地区,一共有 4 位成员:西藏、青海均不足千亿;青海不足百亿。辽宁 2024 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1399 亿元,是各地区唯一负值。
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体现出社会经济的活跃程度,也反映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 各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差异一定程度反映出经济发展程度。" 西北大学金融系主任王满仓表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融资增量规模相对较高,部分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融增量相对偏低。
陕西外币贷款增量转正
从结构看,社融规模增量有八大指标,涉及金融机构通过表内、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及地方实体经济利用金融工具获得的直接融资等。从分量看,近两年支撑起各地社融增量的,主要是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等指标。
2024 年陕西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6781 亿元,增量规模在各地区排在中游水平。其中,超过六成来自人民币贷款,为 4255 亿元。企业债券 349 亿元,政府债券 1723 亿元。
与 2023 年相比,部分指标发生变化。这背后反映出经济环境某些变化,例如,政府债券规模扩大。2024 年,陕西政府债券 1723 亿元,相比 2023 年的 985 亿元增长明显。对此,一位银行人士认为,政府债券在低利率时代更有优势。不仅能够发挥好财政投资逆周期调节作用,还有助于将财政投融资的成本控制在相对较低的合理水平。
另一个变化是增量转正的外币贷款。2024 年陕西外币贷款 17 亿元,2023 年为 -71 亿元。整体来看,陕西、天津、云南等也是全国为数不多外币贷款增量为正的地区。业内人士认为,贷款成本变高是不少地区外币贷款增量为负的诱因。陕西该数据转正则反映出外贸规模及外币贷款需求增加。
来源 / 华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