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林市收到一份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局的感谢信,对榆林 2024 年开展 " 三北 " 攻坚战,集中攻坚流动沙地治理,全年完成国土绿化目标等方面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榆林市榆溪河生态长廊。资料图
去年以来,为扎实推进黄河 " 几字弯 " 攻坚战,榆林编制完成了《榆林市荒漠化综合防治暨黄河 " 几字弯 " 攻坚战实施方案》《陕西黄河 " 几字弯 " 攻坚战榆林市三北工程六期重点项目实施方案》,构建起推进榆林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 " 四梁八柱 "。围绕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 " 几字弯 " 攻坚战,谋划储备了 11 个总投资 40.59 亿元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并纳入 " 三北 " 六期建设项目,进一步强化发展支撑。
▲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镇 10 万亩樟子松基地。陈柏全 摄
过去一年,榆林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争取实施国家 " 三北 " 六期第一批重点项目 7 个,全年治理沙化土地 113.36 万亩,特别是集中攻坚完成了 4.77 万亩流动沙地治理任务,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流动沙地全部治理目标。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陈斌 摄
与此同时,榆林聚焦 " 东南西北中 " 五大治理空间,依托 " 双重 "、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飞播造林、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累计完成营造林及种草 153 万亩,其中完成飞播造林 12.7 万亩,营造林规模创近十年之最,稳居全省第一。通过 " 四旁 " 植树、建设小微公园等举措扩大乡村绿地,建设森林乡村 112 个。通过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坚持市县联动和线上线下相结合,新增网络捐款 10.4 万元,共栽植各类乔木、灌木 1021 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 90% 以上。
▲资料图
此外,榆林还主动融入 " 千万工程 ",立足林草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编制《榆林市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榆林市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推动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通过统筹推进产业低效改造与经济林基地建设,新建红枣、两杏、核桃等特色经济林果基地 1.16 万亩,完成低产经济林改造任务 4.04 万亩、林下中药材种植 1.25 万亩。实施黄河沿岸枣产业链振兴五年计划,出台《榆林市支持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政策(试行)》,每年投入 5000 万元用于红枣林生态管护补助和红枣龙头企业奖补,推动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 榆林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