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海黄海 " 轮自厦门远海码头鸣笛出发。记者 王温萍 摄
晨报讯(记者 王温萍 白斌斌 通讯员 厦港宣 陈旭灿 陈旭 王清洵 林昕昀)昨日,装载着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海辰储能 ")生产的 11 台 40 吨储能集装箱产品," 中海黄海 " 轮自厦门远海码头出发,开往宁波舟山港。之后,这批集装箱将被运抵美国长滩港。
储能集装箱以集装箱作为整体运输组件,内含大量锂电池,被广泛用于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储存和放电,是一款重要的能源转化装置,被业界比喻为 " 大型充电宝 "。
据了解,这是海辰储能 40 吨储能集装箱在厦门港的首单出口业务,也是厦门港首次出运超重型储能集装箱。这一批集装箱单体重量高达 40 吨,电池容量超过 5MWh(兆瓦时),打破了厦门港海运出口同类型产品单体重量和电池容量两项纪录,标志着厦门港成功打通超重型储能集装箱出海新通道。
随着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带动海辰储能海外业务快速增长。在 2024 年度中国储能电池全球市场出货量排名中,海辰储能位居第三。海辰储能全球交付中心副总监董博表示,该企业生产的储能集装箱较为紧俏,今年以来出口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到三倍。此前,该企业产品主要通过上海和深圳等地出口。作为总部和生产基地都在厦门的企业,海辰储能此次选择在厦门港出口,可以减少物流周转风险,效率提升约 30%,成本大概节约 50%。
获悉海辰储能此次出口需求后,厦门港口局会同厦门海事局等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对接港航资源,协调解决海运出口难点堵点,推动海辰储能业务顺利落地。
近年来,厦门港通过多样化举措,加速助力 " 新三样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培育发展新动能。为满足锂电池冷藏箱港口堆存需要,厦门港口局组织推动四家码头规划建设四个冷藏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总占地面积 29211 平方米,总投资 8680.74 万元,服务能力超过 13.2 万标箱 / 年,规划和建设规模在国内港口中处于领先地位。
>>> 相关新闻
海运航线开通 到东帝汶仅 7 天
晨报讯(记者 白若雪 通讯员 黄忠族 范英帅)昨日,经厦门海关所属泉州海关监管,装载着 1357 吨螺纹钢、卡车和工程车辆的 " 永远祝福(ALWAYSBLESSING)" 轮缓缓驶离泉州港华锦码头,驶往东帝汶帝力港,标志着福建省首条直达东帝汶海运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全程仅需 7 天,较中转模式全程压缩 15 天运输时间,是目前我国到东帝汶最快的海运航线,对促进两国经贸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障航线顺利开通,厦门海关成立工作专班,提前指导企业开展船舶备案,第一时间登临检查并签发数字版船舶卫生证书。针对货物体积大、装卸难等情况,海关量身定制出口监管方案,通过指导企业开展 " 提前申报 "" 抵港直装 " 等便利化模式,确保货物 " 零延时 " 高效通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