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报道 03-03
每克贵近700元!实探“一口价”黄金市场销售套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今年以来,金价屡次刷新历史新高。2 月 24 日,现货黄金盘中价格突破 2956 美元 / 盎司,年内第十一次刷新历史新高。金价的上涨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 " 抢购 " 黄金。

其中," 一口价 " 黄金因其新颖的设计,近年来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这种 " 一口价 " 黄金饰品卖点是创意和工艺,在定价时,不同于传统的以克论价,而是按照设计和工艺精细程度,一口定价(即以件论价)。

在大众消费品市场," 一口价 " 往往与 " 打折促销 " 相挂钩,但黄金饰品市场却不亦然。

《消费者报道》记者实测发现,若折算成克价," 一口价 " 黄金价格往往高于黄金市场价,这对于有保值增值需求的消费者来说,显然并不 " 划算 "。与此同时," 一口价 " 黄金在销售过程中易被销售人员隐瞒克重,屡遭消费者投诉。

隐瞒克重,实际价格高达 1500 元 / 克

" 我的旧金有 15.34 克,却只换回了 7.01 克足金手镯,我还需要另外补 130 元的差价。" 今年 2 月,赵女士在厦门某购物广场内的中国黄金门店用自己的 3 件旧金饰置换了 1 件新金饰,店内销售人员给她推荐置换 " 一口价 " 黄金饰品。

赵女士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她 " 以旧换新 " 置换回来的足金手镯价格为 10501 元,折算下来,每克价格接近 1500 元,远高于当前黄金市场价。

▲该足金手镯按件计价,克重标签被钉在最下方,较难发现

赵女士认为该中国黄金门店的销售人员存在 " 诱骗消费者,有意隐瞒克重 " 的问题。

" 置换的时候,我多次告知销售,我想知道手镯克重,但销售含糊其辞,全程也未明确告知标签后面其实就有克重标注。" 直到她回到家后上网上查询才知道,产品的克重标注页折叠在标签最下面,而且被订书机钉住,需要翻开才能看清。回顾整个销售过程,赵女士认为销售存在刻意隐瞒的行为。

于是,她马上联系门店人员,希望退货退款,但对方表示:质保单上写明 " 非质量问题,恕不退换 "。

▲该 " 一口价 " 足金手镯的质保单写明 " 非质量问题,恕不退换 "

记者发现,类似的 " 一口价 " 黄金投诉在投诉平台上并不鲜见,是黄金产品投诉的重灾区。

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 " 一口价黄金 ",出现的投诉案例超过 6000 条。投诉内容主要是 " 一口价 " 黄金价格虚高,商家存在 " 隐瞒克重 "" 诱导消费 "" 不明码标价 "" 难回购 "" 拒绝退换 " 等问题,涉及品牌包括:中国黄金、老凤祥、周大福、六福珠宝、老庙、周六福、金大福等。

▲ " 一口价 " 黄金屡遭投诉

无独有偶,消费者李小姐也向《消费者报道》记者投诉,她们于 2024 年底在杭州的一家老凤祥门店买到 " 一口价 " 黄金,店员同样存在故意隐瞒克重信息、诱导消费的行为。

" 一是隐瞒克重,在购买时我们询问过店员克重,对方以‘一口价’为理由全程未告知克重,实际上克重标签折起来被订书机钉在后面,购买时很难发现;二是诱导消费,没有告知金饰‘一口价’的定价与黄金克重、加工费等其他费用的关系,用统一话术‘以后不喜欢直接过来换’来引导消费者购买,但实际上更换有很多限制。" 李小姐表示。

▲李女士购买的 3 款黄金饰品,以件计价

李小姐表示:" 我打开标签之后算过,发现该‘一口价’黄金高达 1500 元每克,另外 1 款 18K 金饰品也达到 1500 元每克,远高于市场价。"

" 这些都是固定套路,店员在推销‘一口价’黄金的时候,都是闭口不谈称重的事情,然后在消费者意识到被坑了之后,店员会以签了质保单或出货单为由,拒绝退换。" 李小姐表示。

李小姐在投诉平台发布投诉之后,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这样回复她:顾客去门店挑选饰品时,店员均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告知该饰品的材质、计费方式及佩戴须知。因此消费者在确定是否要购买该饰品前,请核对好以上信息再去结账付款。

但记者发现,这是老凤祥回复消费者投诉的话术模板,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很多涉及 " 老凤祥一口价黄金 " 的投诉的最终回复都一模一样。

▲老凤祥在投诉平台的回复较为雷同

折算成克价," 一口价 " 黄金饰品价格偏高

目前国内黄金珠宝饰品有两种计价方式,一种是以克重计价,销售价格为产品克重乘以当日金价再加上工费的总和,这类产品被称为克重类计价产品;一种是以件计价,也就是 " 一口价 ",即商家为黄金饰品标定一个固定商品价格,该价格包含了黄金原材料、工艺设计以及品牌价值等多方面成本,这类产品被称为标价类产品。

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 " 一口价 " 黄金饰品在柜台展示时,并未标注克重。当记者询问具体克重时,多家门店内的工作人员只给出 " 十几克 "" 大概十克左右 " 的含糊回答。

若统一折算成每克价格,以件计价的 " 一口价 " 黄金饰品价格往往高于以克计价的产品,原因是什么?商家为何倾向推销 " 一口价 " 黄金?

对此,清晖智库创始人宋清辉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 商家推销‘一口价’黄金的动机主要还是受利润最大化驱使。因为与按克计价相比而言,‘一口价’黄金首饰的定价相对更加灵活,商家可以通过设定较高的售价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

对于 " 一口价 " 黄金定价的问题,周大福珠宝集团发言人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表示:" 与许多同行品牌一样,周大福定价类黄金饰品,主要根据饰品原料成本、相关税费、设计和 IP 授权、生产成本及损耗、经营成本等因素,结合品牌服务及价值进行综合定价所有黄金类产品(包括定价黄金产品)均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在出售产品的货品标识牌上注明了重量、成色等信息。

诚然,不论是以件计价还是以克重计价," 明码标价 " 都是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销售中," 一口价 " 黄金确实更容易被销售人员浑水摸鱼,隐瞒克重。

在中消协发布的《2023 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曾点名 " 黄金珠宝首饰 " 及 " 一口价 " 黄金投诉。中消协表示,关于 " 一口价 " 黄金的投诉主要在:" 一口价 " 黄金计价模式不透明,经营者在销售时故意隐瞒黄金首饰克重或置换限制条件等,存在诱导消费、价格欺诈等问题。

对此,广西现代法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光杰律师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表示,黄金门店的销售人员在销售 " 一口价 " 黄金饰品时,故意隐瞒克重的行为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的规定。

该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 商家未主动告知克重,严格来说并不违反规定。但在消费者询问时,商家应当充分告知,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利。" 李光杰表示。

不建议买 " 一口价 " 黄金保值

2 月 19 日,《消费者报道》记者走访了广州天河地区的多家品牌金店及银行营业厅,发现不同的黄金产品价格存在差异,其中投资金条的价格为 690 元 / 克 ~790 元 / 克,以克计价的黄金饰品折算后的价格为 850 元 / 克 ~900 元 / 克,而 " 一口价 " 黄金饰品折算后的价格在 1000 元 / 克 ~1600 元 / 克。

工商银行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银行的投资金条价格一般比品牌金店的更低,销售比较火热,广州天河地区的投资金条已经没货了,客户可以在线上商城选购。

▲ " 一口价 " 黄金款式饰品较为时尚,但价格比以克计价的黄金饰品要贵

值得注意的是,购买以克计价的黄金饰品时,各家品牌门店的当日金价并不完全一致,且随时间而变动。例如 2 月 28 日,中国黄金的当日金价为 857 元 / 克,而周大福、六福珠宝的当日金价为 880 元 / 克。部分品牌门店的销售人员还告诉记者,算上折扣和工价,以克计价的黄金饰品可低至 850 元 / 克。整体算下来,以克计价的黄金饰品克价显然比 " 一口价 " 黄金饰品实惠不少。

据了解,这些线下金铺大部分都是加盟店。目前加盟模式已成为国内黄金珠宝首饰品牌的常见经营模式,不少黄金企业均涉及该经营模式,例如中国黄金、周大福和老凤祥等。

中国黄金(600916.SH)2023 年年度报告显示,其销售模式主要包括直销模式和经销模式,经销模式主要为加盟店渠道。截至 2023 年末,中国黄金已开业门店合计 4257 家,其中加盟店共计 4154 家,占比高达 97.58%,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

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周大福(01929.HK)在中国内地共有 7403 个珠宝零售点,遍布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据周大福珠宝集团发言人提供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9 月,按周大福珠宝门店数目计算,直营店占 23.3%,加盟店占 76.7%。

老凤祥(600612.SH)财报显示,截至 2023 年末,老凤祥共计拥有营销网点 5994 家(含境外银楼 15 家),全年净增 385 家。其中自营银楼网点为 187 家;连锁加盟店 5807 家,净增加 392 家。

宋清辉表示,加盟店模式各有优劣,一方面这种模式能够使得品牌快速扩展市场,增加销售渠道的多样性。另外一方面,加盟店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可能不如直营店严格,可能会存在销售人员故意隐瞒克重、违规销售 " 一口价 " 黄金等情况,这会影响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 ‌。一般而言,还是建议消费者在直营店选购。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一些金店推出黄金置换的活动,承诺可以免费更换黄金首饰。但是商家不会做亏本生意,这种黄金以旧换新置换通常是克金换件,导致重量缩水、含量降低,价值下降。

有多年黄金交易经验的资深买手 KOL 牙总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买手群体不会购买 " 一口价 " 黄金," 他们主要是以投资增值为目的,只买接近上海黄金交易所每日大盘价(2 月 28 日,上海金早盘价为 674.39 元 /g)的克价黄金,而‘一口价’黄金价格算下来接近大盘价的 2 倍,很不划算。" 牙总透露,自己喜欢买金条,认为存储更方便。目前,他运营着 500 人的买金群,每天交流黄金等贵金属交易心得。

宋清辉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也表示,不推荐消费者购买 " 一口价 " 黄金,因为 " 一口价 " 黄金饰品往往在买卖过程中伴随着信息不透明、置换条件受限等原因,很容易引发消费纠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黄金 中国黄金 质量问题 黑猫投诉平台 现货黄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