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3-05
【秦医卫·疾病透视】6个月宝宝突然变成“软娃娃”,小宇妈妈该怎么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 我的孩子只是发育慢一点,长大就好了 ......"

这曾是许多家长最初的误判。直到孩子渐渐出现肌肉无力、运动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他们才第一次听说这种病 ......

01 ⬇

宝宝突然 " 变软 ",可能活不过 1 岁?

小宇(化名)6 个月大的时候,原本活泼爱笑,最近却突然" 变软 "——不会翻身,抬头像泄了气的皮球,哭声也弱得像小猫。

家人在多家医院历经周折辗转检查后。医生的一句话却让全家人近乎崩溃。这是 SMA I 型,如果不治疗,可能活不过 1 岁......

2 岁时,小宇渐渐走不稳路,即使平地走路也常常跌倒。到 3 岁时,只能坐在轮椅上靠家人推着移动,妈妈含泪说:

" 以前真的以为他只是缺钙,没想到 ……"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罕见病,尤其致命于婴幼儿群体,被称为婴幼儿遗传病的头号杀手,是导致婴幼儿残疾和死亡的主要遗传病之一。

小宇所患的 SMA I 型,是由 SMN1 基因缺陷引起的,病情严重时需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命

02 ⬇

SMA 的 " 罪魁祸首 ":‌ 身体里的 "Wi-Fi 瘫痪了 "

简单来说,人体内有两种运动神经相关基因:SMN1 和 SMN2,其中SMN1 的缺陷是导致 SMA 的主要原因

如果把运动神经元比作 "Wi-Fi 信号 ",SMN1 基因就像 "Wi-Fi 路由器 "。当 SMN1 出现问题"Wi-Fi 信号 " 变弱,肌肉无法接收指令,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最终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小宇的情况,让人惋惜。

一切病症都有蛛丝马迹,

需要细心观察。

03 ⬇

这些信号,可能是宝宝的求救声!

婴儿期(从出生到 1 岁)要警惕的" 软宝宝 "

比如抬头难、四肢无力,抱起来时手脚像 " 面条 " 下垂,喝奶呛咳、哭声微弱。

幼儿期(1 岁到 3 岁)要注意 " 运动退步 ":

原本会爬会站,突然能力倒退,走路摇晃易摔跤,上下楼梯困难。

" 孩子确诊后,我才发现离罕见病其实很近。"

SMA 作为一种携带率高、疾病属性严重的罕见病,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

由于智力发育和神经发育均正常,患病的宝宝常常表现得十分痛苦。SMA 患者日常呼吸有多痛苦:

你可以试着用手捏住鼻子 10 秒进行感受。

罕见病真的罕见吗?

我国平均每 50 人中就有 1 人携带 SMA 基因突变,一旦夫妻双方同为携带者,每一胎均有 25% 的概率生育 SMA 患儿。

04 ⬇

预防 SMA 的 " 破解方法 "

" 要是我们孕前做个 SMA 的基因筛查,就能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 ......"。

SMA 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父母双方为 SMA 基因携带者,自身不会有异常,也更容易掉以轻心。SMA病因明确且可防可控,只要完善早期基因筛查,即可有效避免 SMA 的发生

早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给神经元 " 疯狂充电 ",或让细胞能够表达正常基因。新生儿足跟血筛查能 " 早发现 ",2 岁前治疗可能让宝宝学会走路

目前 SMA 的治疗费用十分昂贵。

防大于治

孕前或早孕期抽血查 SMN 基因,

能提前预警。

来源 /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相关标签

瘫痪 基因 肌肉 求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