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图:长盛轴承股价走势图,来源:Wind
这正在酝酿一场超级资本泡沫,亦或是市场价值超前发现?
01
基本面 " 中规中矩 "
长盛轴承成立于 1995 年,主营业务为自润滑轴承,涉及产品规格上万种,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工程机械、风电、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据 2024 年半年报显示,公司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金属基自润滑轴承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35%、17%、15%。分区域看,海外营收占比超过 40%,主要出口欧美、日本等国家。
2024 年前三季度,长盛轴承营收为 8.35 亿元,同比增长 1.95%,归母净利润为 1.69 亿元,同比下滑 5.29%。这主要系汽车领域的自润滑轴承需求保持不错增长,而工程机械等行业需求则有所下滑。
图:长盛轴承核心财务数据表现,来源:Wind
拉长时间看,2019Q3-2024Q3,长盛轴承营收、扣非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13.3%、16.5%。可见,公司整体增长较好,主要受益于下游两大行业变革带来的需求增长。
一方面,中国风电装机量快速增长,对降本诉求颇高。滑动轴承购置成本较滚动轴承更低,且无需频繁润滑维护,加速了行业 " 滑替动 " 的趋势。
另一方面,自润滑轴承凭借轻量化、低噪音、无给油的优势特点,加速在汽车行业渗透。目前,每台汽车上自润滑轴承的使用数量已经超过 100 件,而且正在不断地替代滚针、粉末类轴承而产生新的运用。
再看盈利能力。截止 2024 年前三季度末,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34.82%,同比下降 1.42%。这与上游金属、聚合物等原材料成本以及下游需求分化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拉长时间看,公司最新毛利率整体维持历年相对高位水平,较 2021 年历史低点上升了 7.16%。
此外,公司最新销售净利率为 20.8%,在制造业中算是盈利能力较强的了。可见,公司成本控制较好,总销售费用率从 2019 年的 15.5% 下滑至 2024 年三季度末的 10.9%。
总体来看,长盛轴承的基本面表现 " 中规中矩 ",过去市场给予的估值水平大致也就 20-30 倍,也合情合理。不过,在人形机器人开始进入量产之际,市场对于新业务的增长潜力抱有极大期待。
02
两大机器人增量业务
长盛轴承介入人形机器人领域,有两大业务——一是应用于关节处的自润滑轴承,二是部分执行器中的丝杠产品。
目前,公司已经确认与宇树科技合作,并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取得了订 单,主要用于机器人关节处的自润滑轴承。这是令市场极为亢奋的核心因素之一,因为宇树背后的核心概念股不算多,且明确公告已经拿到订单的企业就更少了。
我们在《A 股有了一条叫 " 宇树 " 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明确提到过,宇树在四足、人形机器人领域陆续有量产产品出来,且进行了小批量商业化,在全球范围来看属于第一梯队。加之技术实力强以及成本优势大,未来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概率较高。
因此,长盛轴承榜上宇树这家未来极具潜力的整机厂龙头,轴承业务自然有较高的增长放量预期。
一般而言,人形机器人直线关节执行器预计会使用 14 个深沟球轴承和 14 个四点接触轴承。轴承还用于旋转关节执行器,部位包括关节连接、谐波减速器(或 RV 减速器),分别需要 12 个角接触轴承 +12 个交叉滚子轴承、10 个柔性轴承 +12 个滚针轴承(RV 减速器应对 12 个圆锥轴承 +4 个角接触轴承)。
此外,轴承还是灵巧手核心部件,空心杯电机、行星减速器的内部结构之一,预计会使用 24 个滑动轴承、24 个球轴承和 36 个滚针轴承。
按照国海证券拆解特斯拉 Optimus,28 个轴承(14 个旋转执行器 14 个轴承、线性执行器 14 个轴承),每个价值 65 元来计算,总价为 1820 元,占人形机器人价值单体的 0.98%。按照 1000 万台来测算,市场增量空间为 182 亿元。
可见,整个轴承产品在人形机器人中的价值量不算低。更为关键的是,自润滑滑动轴承市场竞争格局相对较好,长盛轴承作为国内最大龙头,受益程度不小。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和 QY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自润滑轴承市场的巨头包括日本的 Daido Metal、美国 GGB、日本 OILES、长城轴承、双飞股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17.3%、10%、5.8%、3%、2.7%。
长盛轴承已经拿到宇树科技自润滑轴承订单,但一台机器人用了多少个轴承,每个轴承单价多少,都无法知晓。
除轴承业务外,长盛轴承早在 2022 年发布定增计划,斥资 2.65 亿元用以扩大自润滑轴承和滚珠丝杠的产能,其中包括扩展丝杠新赛道的 3 万套滚珠丝杠。此外,公司持股 45% 的滁州华纳,具备 60 万套的新能源汽车真空电子驻车及商用车换挡滚珠丝杠生产能力。
长盛轴承拥有汽车领域的滚柱丝杠的技术与制造能力。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所需的滚珠丝杠在技术、工艺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精度要求、承载能力、结构设计与加工工艺等方面,后者技术要求明显要高一些。
2024 年 6 月,长盛轴承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关于 " 是否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滚珠丝杠 " 提问时表示,公司前正与多个机器人主机厂及相关供应商展开合作研发,公司产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处于探索研究及样品试制阶段,并没有明确是否向宇树科技供货。
此外,长盛轴承还表示,公司自润滑丝杠的螺母使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因此无需外部润滑就可实现长期运转,相比滚珠丝杠,具有自润滑、免维护、低噪音的特点。
从公司官方披露的信息看,长盛轴承在人形机器人的丝杠领域有技术突破、有送样,且自身产品有自润滑优势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丝杠是人形机器人中很重要的核心零部件,技术壁最高(毛利率高达 60%,高于电机、减速器、力传感器等其他零部件),国产化率低,单机占比较大。
图: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空间,来源:机构
总而言之,长盛轴承拥有丝杠、轴承两大零部件,且与宇树科技合作紧密,未来将会是大为受益的供应商之一。因此,公司被资本市场疯狂追逐也有一定逻辑性。
03
一场抱团资本盛宴
在业绩没有兑现之前,长盛轴承的大涨逻辑无法有效被证伪。当然,股价能在短期之内快速飙涨,几乎必然是机构、游资、散户、量化资金合力抱团的结果。
从 2025 年 1 月份开始,长盛轴承北调研的频次非常高,已经累计高达 6 次,涉及 180 家机构(含券商、基金、资管、险资等等),位于 A 股公司同期被调研次数和机构总数前列。
图:近期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来源:长盛轴承公告
长盛轴承频频被调研,其实也间接证明了机构已经真金白银下场参与了,且很有可能是主导角色。因为从 2024 年开始,主流机构均认为 2025 年将会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这场资本盛宴,机构是不会缺席的。
其次,针对目前还处于题材阶段的人形机器人,游资自然也不会放过。据东方财富统计,最近 1 个月,长盛轴承上榜龙虎榜 5 次,最近 3 个月,上榜更是高达 13 次。
当然,散户、量化资金应该也不会缺席,毕竟短期内超额回报率明显,对其吸引力还是很足的。
爆炒之后,130 倍 PE 的长盛轴承,出现严重泡沫了吗?
在《如何看待这波 " 人形机器人 " 行情?》一文中,我们提到,一个产业生命周期按照渗透率与渗透率加速度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 0% 到 5% 的导入期,渗透率低于 5%,提升缓慢,企业基本无法实现盈利;第二阶段是从 5% 到 25% 的加速成长期,龙头企业盈利增速往往至 100% 以上,ROE 可达 25%-35%,动态 PE 升至 60-120X。
目前,人形机器人还处于导入期,明后年或有望进入第二阶段,真正的受益龙头估值给要到 150 倍,乃至 200 倍,更多会由市场情绪、资金疯狂炒作驱动,动荡风险就非常大了。
收益永远与风险成正比,不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挖掘关注下一个长盛轴承,风险回报比或许会更好一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