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03-05
“科里科气”的吉林,真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车长客发布时速 400 公里 CR450BF 动车组样车,这是全球跑得最快的高铁列车!

" 吉林一号 " 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已达 117 颗,这是我国最大的遥感卫星星座!

中国一汽全年累计攻克近 400 项关键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超过 6118 件!

长白山、三江、吉光 3 个省实验室挂牌运行;

李玉院士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

2024 年的吉林:

从群星闪耀的苍穹,到高铁飞驰的大地,科技创新处处迸发光芒。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

难怪很多网友提起吉林,现在都喜欢一个词—— " 科里科气 "!

" 科里科气 ",一个积蓄力量、助燃发展的标识。

2024 年的吉林,在网友们眼中,实在是 " 科 " 气满满。

先看一组数据:

截至 2024 年 12 月上旬,吉林省实现省内科技成果转化 3009 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 207.7 亿元;

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4100 户,同比增长 14.2%……

一组向上攀升的数据,为吉林的 " 科 " 气做出了最生动的注脚。

吉林的 " 科里科气 ",从来不是凭空而来。

这里曾诞生了:

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

第一辆汽车

第一列铁路客车

第一台电磁式电子显微镜

第一架单反相机

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第一块合成橡胶

第一袋化肥

……

这里科技教育资源丰富:

坐拥吉林大学等众多高校;

106 个科研机构和众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大校、大院、大所、大企云集 ……

科技创新不仅是吉林的优势,更是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重要 " 突破口 "。

2024 年,吉林省加快构建 " 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 " 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开展科技创新 " 十大跃升行动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展示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姿态。

你看,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涌现:

吉林大学 " 地壳一号 " 挺进地球万米深处;

中车长客时速 160 公里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等新一代列车持续为世界轨道交通提供 " 中国方案 ";

吉林化纤碳纤维等四大纤维走向世界;

长春百克生物首批国产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上市打破国外垄断;

通化安睿特自主研发出全球唯一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 ……

" 科里科气 " 的吉林,真好!

" 科里科气 " 的吉林,也一直在想着,如何更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如何将 " 先天 " 优势快速转化?

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是关键。

吉林启动了科技人才助力企业创新跃升三年行动,每年选派科技人才到企业兼任 " 科创专员 "。

这不:

2024 年,在 " 科创专员 " 的带领下,通化市发展蓝莓种植面积超过 1 万亩,鲜果产量突破 7000 吨,拥有校企合作获国家自主知识产权蓝莓新品种 2 个,标准化种植及加工省级标准 3 项;

长春工业大学盖方圆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帮助吉林石化完成了乙丙橡胶活化剂研发,填补了中国石油技术空白;

吉林农业大学王玉华教授,帮助吉林省红五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系列即食黑参产品,申请企业标准 7 个,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 件 ……

目前,我省共有 759 名 " 科创专员 " 进企业,涵盖新材料、光机电、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

像这样企业与人才 " 两促进、双受益 " 的例子,在吉林还有很多。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更是人才发光发热的重要舞台。

如何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吉林给出的答案之一,是实施 " 破茧成蝶 " 专项行动,建立 " 雏鹰、瞪羚、独角兽 " 企业培育体系,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

数据显示:

2024 年,吉林省通过 " 破茧成蝶 " 专项支持两批 104 户初创企业加速成长。

给予 574 户企业 3986 万元研发投入补助,我省企业 R&D 投入总量已增至 110.5 亿元。

截至 2024 年 12 月上旬,吉林省累计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 10269 户,同比增长 41.1%。

长春市麦迪克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靳立强(右三)与同事检查智能底盘样车。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 " 新引擎 "。

而改革正是点燃 " 引擎 " 必不可少的 " 打火器 "。

" 科里科气 " 的吉林,在改革上从来都是大刀阔斧。

《吉林省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改革实施方案》印发。

提出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转化模式改革、管理改革、市场化转化机制改革 4 个方面 12 条具体措施,其中有 10 条是我省首次实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发展障碍。

藏在 " 深闺 " 中的科研成果 " 胸有成竹 " 地走出实验室,走进企业和生产一线。

目前,我省已经完成 2 批 18 家省属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赋权职务科技成果 1928 个,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累计超 1.6 亿元。

省实验室是全省在某个领域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企业孵化的重大创新平台。

吉林省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但省实验室一直是空白。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2024 年吉林省出台了《吉林省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长白山、三江、吉光 3 个省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

……

" 过去一年,吉林省聚焦科技创新,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政府积极搭建科技创新要素平台,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创新资源更高效地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吉林省不断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 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专家、博士生导师花秋玲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吉林长春的珩辉光电测量技术(吉林)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装配光学测量仪器。

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科技,科技引领产业。

作为人文科教大省," 科里科气 " 的吉林已经清醒意识到:

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发展必须是、只能是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一定是教育先导、创新驱动、人才支撑、产业做优做强的发展。

如今,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改革号角已经吹响。

今年 2 月 8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长春市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中国吉林网也注意到,在今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超常规推动制造业发展壮大。

乘风而上,向新而行

今天的吉林

" 科里科气 " 的气质更加凸显

以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

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

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 科里科气 " 的吉林,真好!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