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5 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 " 代表通道 " 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带来的两个 " 动心 " 故事,满载大众对医疗进步与民生关怀的殷切期盼。
身为医者,张俊杰团队在救治 92 岁刘老先生时,遭遇高龄、复杂病情和国外技术垄断的重重难关,却用钻研和坚毅,历经两次微创介入手术成功开通病变血管,又用国产二尖瓣夹子修复瓣膜,让刘老得以颐养天年。
当天上午,刘老先生和老伴在电视上看到了张俊杰的这段讲述。" 他从死亡线上把我救了回来,真的很感谢张主任。"
以生命至上为圭臬,以妙手仁心驱散患者的阴霾,张俊杰团队用行动为医学征途照亮前路,激励同仁披荆斩棘、突破技术壁垒,为患者带去曙光。
作为人大代表,张俊杰目睹外地患者拎着沉重胶片四处奔波的艰难,急群众之所急,提交《关于加快推进医学影像 " 云胶片 " 应用的建议》。此后,江苏率先建成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为患者节省大量费用;国家层面也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全国通用互认,彻底改写医疗服务格局。张俊杰从基层洞察民生痛点,将群众呼声转化为政策动力,真正做到了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尽显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
为患者动 " 真心 ",为人民履 " 初心 ",双 " 心 " 并蒂。 两则 " 动心 " 故事,是时代浪潮下医疗工作者践行使命、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生动写照。
医疗领域中,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相辅相成,只有两者并驾齐驱,才能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人大代表履职时,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化作可行建议,才能助力社会稳步前行。
现代快报 / 现代+评论员 灵灵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