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5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利好
消费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 3000 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
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就业
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
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
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科教
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
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专门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 " 双一流 " 建设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待遇保障
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
托育
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
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医疗
改善病房条件,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加强护理、儿科、病理、老年医学专业队伍建设
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
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 30 元和 5 元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分级诊疗
养老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 20 元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
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
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
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
住房
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
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
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 " 好房子 "
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 三农 "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扶持畜牧业、渔业稳定发展
支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
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
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扩大以工代赈规模
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
在今年两会的首场 " 部长记者会 " 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回应了很多社会关心的问题。
" 部长记者会 " 上的民生红包
第 1 个 " 红包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说了一个数字,3000 亿。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资金,翻倍!从 1500 亿增加到 3000 亿,钱多了,品类也多了,大大小小超过 150 种,一些北方省份还加进来加湿器,南方省份则加进来除湿机,西藏还把家用制氧机包括进来。
第 2 个 " 红包 ",也不小。根据预测,未来几年要上高中和大学的人还要迎来一个高峰。那这次明确,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打造上万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建设上千所优质普通高中," 双一流 " 高校本科要再扩招 2 万人。清华已经率先宣布,今年的本科要增加大概 150 个名额。
第 3 个和第 4 个 " 红包 " 都是专属 " 红包 ",分别发给 " 一老一小 " 群体和 " 新市民 " 群体。
托育贵、养老难,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怎么解决?今年,政府投资会再加把劲儿,多提供一些托位和养老床位,通过政府建设、专业机构运营的方式,减轻大家的负担,还要把家政、助餐这些便民服务嵌入到社区,送到 " 家门口 "。
不少在外打工的人,说看病、孩子上学没那么方便。怎么办?国家会调动各种资金,其中包括从 " 超长期特别国债 " 这笔钱里拨一些出来,盖学校、建医院,普通市民们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让新市民们也能享受到。
最后 1 个 " 红包 "。今年,国家要铺开全新的 "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具体怎么 " 强 " 呢?一个重点就是要给像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配更好的设备,关键是配更好的大夫。你要是有一些小病小痛,那就用不着出远门了,在 " 家门口 " 就能看上了。
今年两会上陆续发出的这些 " 民生红包 "
就是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
服务于民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