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电影 03-07
成本960万美元的《粗野派》斩获奥斯卡,AI值多少钱?(新视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文 | 酸梅汤

AI 能拿技术奖,但是拿不走电影里的真实情感

AI 正在被全球主流电影殿堂认可。

在刚刚落幕的第 97 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粗野派》是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影片收获了十项提名,最终拿到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和最佳配乐三项大奖

演员阿德里安 · 布罗迪凭借对匈牙利裔犹太人建筑师拉斯洛 · 托斯的精湛演绎,成为了历史上第十一位两度封得奥斯卡影帝的男演员

△ 阿德里安 · 布罗迪获得奥斯卡影帝

他用细腻入微的表演,将角色从雄心勃勃到坠入疯魔的大半生完美呈现,打动了无数观众与评委。

其中,拉斯洛 · 托斯一口流利的匈牙利语,更是引人热议,因为其由 AI 生成,引发了业内外对于电影技术创新、艺术本质和人类创造力的思考。

另外,部分插图亦为 AI 生成,这同样是话题的一部分。

△ 电影中由 AI 生成的插图

显然,电影艺术与 AI 技术的融合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行业制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意空间

01 AI 应用:一键生成匈牙利口音和建筑图片

《粗野派》讲述了拉斯洛・托斯和妻子从欧洲奔赴美国,试图在新大陆重启事业的故事。基于相关背景,演员需要讲一口带着匈牙利特殊口音的英语,这无疑难度很高。

为了在有限时间和 960 万美元的低预算中,力求影片品质精益求精,剧组决定采用乌克兰软件公司 Respeecher 开发的AI 工具进行 " 修音 "

△ Respeecher 开发的 AI 修音工具可以改变人的音色

这种 " 重述技术 " 仅用于片中匈牙利语对白编辑,优化特定字母发音,以提升 " 匈牙利口音 " 的准确性,甚至连匈牙利本土人都难辨差异。

影片剪辑师大卫・扬索,即匈牙利国宝级导演米克洛什・扬索的小儿子,他解释了使用 AI 的初衷。

匈牙利语作为世界上最难发音的语言之一,有着独特的发音规则。尽管布罗迪和另一位主演菲丽希缇・琼斯曾努力模仿和练习,但是效果仍未达到期望的极致。

由此,在尝试后期重新录音、找匈牙利人配音均不理想后,AI 成为破局之选

具体操作是将布罗迪和琼斯的发音,连同大卫・扬索本人的匈牙利语发音一同输入软件,生成语音,然后让 AI 处理部分高难度词汇和短句。

另外,AI 还会通过先进的语音识别算法,对演员们的语音进行实时分析,准确地识别出他们发音中的匈牙利口音特征,并与标准的匈牙利语发音进行对比。

例如,对于一些容易被非母语演员误读的匈牙利语单词,如 "csodálatos"(意为 " 极好的 "),AI 能够捕捉到演员在发音时口腔形状、声带振动频率等方面的细微差异,并据此为演员提供个性化的语音训练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语音模仿练习、语调矫正游戏等,通过趣味且高效的方式帮助演员们逐渐改善口音,使他们的表演更加贴近角色的真实语言状态。

通过混合演员原始录音与 AI 生成的声音,既保留了表演的情感张力,又提升了语言的真实性,保留了演员的声音质感。

同时,在语音合成方面,AI 也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

当影片中需要一些特殊的语音效果,比如角色在梦中喃喃自语、机械装置的电子语音等,AI 可以根据已有的语音数据进行合成,生成既符合角色设定又具有独特情感色彩的语音片段

混合演员原始录音与 AI 生成的声音片段与演员的真实表演无缝衔接,令观众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故事氛围,仿佛与主角同悲同喜。

除了处理音频,生成式 AI(如 Midjourney 等工具)则被用于创建影片中的建筑草图和场景设计

这种技术显著缩短了传统手工绘制的时间成本,同时赋予影片独特的视觉风格——现代感与历史厚重感的融合。

△ 电影中由 AI 生成的插图

在影片的视觉呈现上,生成式 AI 在插图制作方面的应用堪称一绝。生成式 AI 根据影片的剧本内容和艺术指导的创意要求,能够快速生成大量风格各异的插图初稿

这些初稿涵盖了从抽象的线条勾勒到具象的场景描绘,从冷色调的神秘氛围营造到暖色调的情感炽热表达等不同风格和主题的插图。

创作者则在这些 AI 生成的初稿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进行解读与重新绘制。他们会根据影片的具体情节、角色性格以及整体的艺术风格对插图进行精细调整。

比如为某一场景的插图增加特定的光影效果,以突出角色当时的情绪状态,或者调整插图的色彩搭配以更好地与影片的视觉主题相契合。

这些插图不仅是故事叙述的重要辅助元素,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影片的整体美学风格。

不言而喻,《粗野派》的 AI 应用,是电影创作在技术革新道路上的一次勇敢尝试,而随着 AI 技术在电影制作中愈发深入,电影艺术在新时代的定义与边界也在重新建立。奥斯卡的认可正是相关意义的盖章确认。

02 AI 效能:降本增效在于还原艺术的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AI 在《粗野派》中的应用并非孤例。

同样在今年颁奖季备受关注的电影《艾米莉亚・佩雷斯》,主创利用 Respeecher 软件增强主演卡拉・索菲娅・加斯科恩的歌声,将其与法国歌手卡米尔的歌声融合。

△ 《艾米莉亚・佩雷斯》剧照

自从影视行业进入降本增效时代后,AI 便由于契合创作者需求一次次引发电影创作变革浪潮中,电影人保罗・施拉德直言 AI 并非洪水猛兽。

回溯经典电影史,利用技术提升演员表现力的情况早有先例。

2010 年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黑天鹅》,大量使用职业芭蕾舞演员莎拉・莱恩的跳舞镜头,再通过数字技术将波特曼的脸 " 贴 " 在莱恩脸上;

△ 《黑天鹅》

2013 年迈克尔・道格拉斯在《烛台背后》中的钢琴演奏片段,后期特效团队用类似方法,把他的脸置于专业钢琴家身体上。

△ 《烛台背后》

如今,随着 AI 技术发展,相关后期特效工作更加精细、难以察觉。例如 Respeecher 工具还能模拟同一人年轻时声音,在《星球大战》衍生剧集中帮助演员声音 " 返老还童 ";好莱坞人工智能公司 " 天衣无缝 " 开发的软件,可在修改台词时同步调整演员唇部动作和面部表情。

由此可见,AI 正在展现出强大的效率和精准度,为电影工业带来了技术性的革新。

然而,在这场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AI 虽能摘得技术奖项的桂冠,却永远无法攫取电影中那些最触动人心的真实情感

因为 AI 技术再升级,本质上也是为电影的艺术性服务,即通过降本增效," 复刻 " 真实的视听效果。就像《粗野派》的匈牙利口音和生成式画面。

当然,AI 早就能服务于影视制作的全流程。

在创作过程中,实现 AI 与人类创造力的平衡至关重要

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 AI 提高创作效率,例如在剧本创作阶段,AI 可以根据海量的数据分析,为编剧提供情节走向的建议和灵感启发,像"Scriptbook"就能通过 AI 预测剧本的票房潜力,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Scriptbook" 通过 AI 预测剧本的票房潜力

另一方面,人类创作者要在情感注入和艺术升华方面下功夫,对 AI 生成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润色,赋予其灵魂和温度

就像在《阿凡达》系列中,虽然技术在特效制作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导演詹姆斯 · 卡梅隆通过独特的叙事和情感表达,让观众与角色建立了深刻的情感连接。

展望未来,AI 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剧本评估方面,AI 可以更精准地分析市场趋势和观众喜好,为剧本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概念艺术生成上,AI 能够根据剧本快速生成多种风格的概念图,为艺术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文本编辑领域,AI 可以高效地对剧本进行语法检查和语言润色,提升文本质量。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警惕过度依赖 AI 导致电影失去人文关怀和原创个性。电影人要积极拥抱 AI 技术,将其作为创作的工具和伙伴,而不是替代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技术的浪潮中,保持电影艺术的纯粹与真实,推动电影行业的创新发展。

毕竟,AI 能拿技术奖,但是拿不走电影里的真实情感。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匈牙利 艺术 琼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