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03-07
Manus没有壁垒:国内多团队极速复刻,开源狂揽7000星,免费可用,思维链公开透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陈骏达

编辑 | 心缘

一夜之间,多款 Manus 平替出现!

智东西 3 月 7 日报道,今天,MetaGPT 团队用3 小时复刻的开源 AI Agent 产品 Open Manus 在国内爆火,而来自开源平台 CAMEL-AI 的团队也实现 "0 天复刻",还贴心地将系统中涉及的每一个部件单独开源,供开发者选用。

Manus 以 " 全球首个通用 AI 智能体 " 的称号横空出世,在 KOL 的助力之下刷屏全网,又凭借一码难求,被炒到 5 万块的内测邀请码引爆营销狂欢。不过,在部分用户在研究、体验这款产品后,提出了 " 套壳 "、运行速度过慢、token 使用量惊人、性能并不出色等质疑。

多个开源复刻项目的出现,验证了一个被热烈讨论的话题:Manus 或许并不具备壁垒。

MetaGPT 团队的开源项目名为 Open Manus,仅由 4 人打造,分别为梁新兵、张佳钇、向劲宇、于兆洋,发布不到 1 天,该项目已在 GitHub 上收获了7000 多颗星星。Open Manus 能自主浏览网页,查询、总结信息,与 Manus 的基础功能类似。开源后,其开发者社区微信群全部爆满,目前已经编号到第十个群了。

项目链接:https://github.com/mannaandpoem/OpenManus?tab=readme-ov-file

开源社区 CAMEL-AI 打造的 OWL 则直接霸榜,成为了智能体测试基准 GAIA 开源榜单的性能之首,得分达 57.7%,超越了之前开源社区 Hugging Face 打造的 Open Deep ResearchOpenAI Deep Research" 被开源 ":24 小时成功复现,揭秘背后技术细节)。OWL 背后的团队还对 Manus 的技术路线进行了逆向工程,将其拆解为 6 大核心步骤。

项目链接:https://github.com/camel-ai/owl

Open Manus 背后的团队来自国内 AI Agent 创企 DeepWisdom(深度赋智),其明星产品 MetaGPT 能让多个智能体协同合作,完成复杂任务。而 OWL 背后的 CAMEL-AI 则是国内知名的 AI 开源社区,之前也曾发布过跨平台操作系统的通用智能体 CRAB。

一、4 个人成功复刻 Manus 大部分功能,单次运行竟用掉 24 万 tokens

作为一款本地部署的 Manus 平替,Open Manus 基本实现了前者的主要功能。用户在下载相关代码、部署环境并为其配备大模型 API 接口后便可以正常使用。

根据项目放出的实测视频,Open Manus 能浏览多个网页,查询、整理信息,并生成特定格式的文件。案例中,Open Manus 根据用户提示词,自动打开了 AI 大牛 Andrej Karpathy 的个人主页,针对这一网页提出了搜索引擎优化的详细建议。

Open Manus 团队介绍,Anthropic 的 Computer use 项目和开源项目 broswer-use 给 Open Manus 提供了基本的支持。

目前,已有许多网友成功在本地部署了 Open Manus,并分享了一手的实测体验

这位网友测试了 Open Manus 的信息查询、整合能力。他让 Open Manus 回答这一问题:" 杭州哪些医院支持异地医保直接结算?"Manus 成功找到了杭州医保的界面,下载了其中的医院列表,并保存为 txt 文件。

不过,这一过程十分昂贵,消耗了大量 token。这位网友使用的是 Claude 3.7 模型的 API,花费了 3.6 美元(约合人民币 26 元)。根据 Claude 3.7 API 价格(每百万 tokens/15 美元)进行反向推算,这则问答耗费了整整24 万 tokens,约等于 36 万到 48 万中文字符。

智东西将类似的问题交给开启联网搜索功能的 DeepSeek-V3,可以做到秒出答案,且答案的内容、质量都与 Open Manus 类似。

▲ DeepSeek 部分回答截图

还有网友让 Open Manus 去整理 Manus 相关的信息,生成一份深度研究报告。可以看到,Open Manus 快速地浏览了多个网页,大部分是媒体的报道。

最终,Open Manus 以网页形式输出了一份深度研究报告。

目前,Open Manus 项目处于初步阶段,未来,团队将会让这款开源工具具备更好的规划能力、接入经过强化学习微调的模型,并参与更为全面的基准测试。

Open Manus 的热度飙升也让不少人关注到其背后的团队,据其 GitHub 界面显示,这一项目由 4 人完成,均是本科毕业不久的年轻 AI 研究员。

梁新兵

梁新兵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之前曾参与爆火的 AI Agent 数据科学家 Data Interpreter 的开发工作。

张佳钇

张佳钇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目前在港科大(广州)修读博士学位。他参与研究的智能体框架 AFlow 在近期被 ICLR 2025 接收,这是深度学习领域最重要的会议之一。

向劲宇

向劲宇本科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目前在深度赋智担任 AI 算法研究员,之前,他曾在 2024 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 AI 赛道中获得全球第二名。

于兆洋

于兆洋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与校友张佳钇之前曾凭借 MathAI 方案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 AI 赛道中获得全球第三名。

二、CAMEL-AI 拆解 Manus 核心工作流,开源 OWL未来将能操作所有应用

来自 CAMEL-AI 的 OWL 提供的体验则更为接近 Manus。在下方案例中,OWL 能自动生成任务清单,按步骤执行任务,能滚动网页,输入查询,和人类操作电脑没有太大差别,最终,它给用户生成了一份当日电影的总结报告。

另一个案例中,OWL Agent 对一个 GitHub 仓库进行了调研总结,输出的结果条理性很强,可谓是程序员福音了。

CAMEL-AI 团队分享了他们复刻 Manus 的过程。在他们看来,Manus 的核心工作流可以拆解为六步,Agent 先是 " 复习 " 之前学过的知识,在连接数据源,挂载数据,最后生成任务清单,然后按照清单执行并输出结果。

OWL 不仅提供了 Manus 中 Agent 用到的操作,还更为灵活。OWL 支持在 Ubuntu 容器中运行,这意味着它可以像 Manus 那样远程工作,不必本地部署。

每次执行任务时,Manus 会学习并记住新知识,而 OWL 也具备同样的功能,可以实现新知识实时存储,持续进化,并在任务中随时召回过往经验,灵活调度。

CAMEL-AI 计划将 OWL 与他们之前开发的跨平台操作系统的通用智能体 CRAB 结合,CRAB 不止能操控 Ubuntu 容器,还能直接控制手机和电脑里的任何应用,而不仅仅是浏览器。

目前,上述每个模块都已经被 CAMEL-AI 单独开源,可以按需下载并使用。未来,CAMEL-AI 计划撰写一篇技术博客文章,详细介绍它们在实际任务中对多 Agent 协作的探索和见解,并开发更复杂的 Agent 交互模式和通信协议。

工作流复刻:https://github.com/camel-ai/camel/issues/1723

Ubuntu 复刻:https://github.com/camel-ai/camel/issues/1724

记忆工具包复刻:https://github.com/camel-ai/camel/blob/master/camel/memories/agent_memories.py

结语:被 0 天复刻后,Manus 的 " 炸裂 " 叙事如何长存?

Manus 在爆火之后,有观点认为,其核心技术并未突破现有框架,更多是对现有大模型和工具链的整合,缺乏技术壁垒;同时,Manus 完成任务的质量也存疑,token 消耗量巨大,但似乎并未带来相应的性能提升,这无法满足实际生产场景中对性能、成本的要求。

根据两个开源 Manus 的架构,这类产品实际上是多个模块的组合,如任务规划、联网查询等。从技术角度来看,实现并不复杂,可复制性较强。

已经用上 Manus 及其开源版本的网友反映,此类产品在运行速度、复杂任务执行上仍不太理想。未来,这款所谓的 " 全球首个通用 AI 智能体 ",或许要需要进一步打磨其用户体验,才能将瞬时的爆火转化为产品的成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微信 开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