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汽车 03-11
零跑汽车:技术普惠与全球野心的双重突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3 月 10 日,零跑汽车在杭州奥体中心举办 " 智能看零跑,选车新参考 " 发布会,正式推出其十年全域自研的最新成果—— LEAP3.5 技术架构,并开启全新 B 系列首款全球化车型 B10 的预售。这款定位 " 全球智趣长续航 SUV" 的新车,以 10.98 万元的起售价,将激光雷达、高通双旗舰芯片、600km 续航等配置下探至 15 万级市场,展现了零跑 " 技术普惠 " 的野心。而此次发布不仅标志着零跑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进一步突破,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新的样本。

LEAP3.5:技术普惠背后的 " 全球野心"

零跑 LEAP3.5 技术架构的发布,是其全域自研战略的集大成之作。从 LEAP3.0 到 LEAP3.5,零跑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从单一功能到系统协同的全面升级。其核心亮点在于 " 超级集成 " 与 " 超级智能 " 两大方向。

在中央域控架构方面,LEAP3.5 采用 " 四叶草 " 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借助高通 8295 芯片实现舱驾一体化控制。这一创新架构将传统分散的域控制器整合为单一总控模块,带来了诸多优势。整车线束长度大幅缩短至 996 米,仅为 Model 3 的 50%,控制器数量也从传统燃油车的 50 个以上减少至 22 个,有效降低了车辆的复杂性和重量。系统响应速度提升 3 倍,能耗降低 25%,在提升车辆性能的同时,也为零跑的 " 成本定价 " 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智能座舱领域,基于高通 8295 芯片的系统搭载了 DeepSeek 和通义千问双 AI 大模型。这使得智能座舱具备了强大的功能,支持多模态交互、方言识别、多轮对话等复杂操作。零跑更是首次在 15 万级车型中实现 " 可见即可说 " 的全场景语音控制,通过 AI 算法学习用户驾驶习惯,动态优化车辆性能,将原本只有 50 万级豪车才有的技术下放到大众市场,打破了智能座舱与价格之间的传统壁垒。

在智能驾驶方面,B10 搭载的高通 8650 智驾芯片与激光雷达,硬件储备对标 50 万级豪华车型,支持高速 / 城区智能领航辅助、停车场记忆泊车等高阶功能。零跑通过全链自研的端到端大模型算法,将智驾系统的软件迭代成本归零,用户可终身免费升级。这一模式大大降低了消费者购买高阶智驾功能的门槛,有力推动了高阶智驾技术的快速普及。

B10 预售:价格屠夫还是技术普惠者?

作为 LEAP3.5 技术的首搭车型,零跑 B10 以 10.98-13.98 万元的预售价格,直接切入中国竞争最激烈的 15 万级 SUV 市场。其核心卖点在于 " 硬件拉满、软件免费 " 的极致性价比。

B10 激光雷达版仅需 12.98 万元,却能将激光雷达探测距离提升至 300 米,算力达到 200TOPS,达到豪华车水平,还支持未来 L3 级功能的 OTA 升级。在续航方面,B10 具备同级领先的 600km 续航能力,搭配 1.8C 快充技术,仅需 19 分钟就能快速补充电量,有效解决了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问题。B10 还联合 Stellantis 集团底盘团队进行中欧联合调校,50:50 轴荷比、5.25 米转弯半径等参数,兼顾了操控灵活性与舒适性。

这一策略背后,是零跑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两极化趋势:高端市场由特斯拉、蔚来等品牌主导,低端市场则陷入价格战泥潭。零跑选择以 " 高配低价 " 切入中端市场,既避免了与巨头的直接竞争,又通过技术差异化建立了护城河。正如零跑创始人朱江明所言:" 零跑不是价格屠夫,而是高品质、高配置的普惠者。"

全域自研能否改写竞争规则?

零跑的崛起,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 " 拼产能 " 到 " 拼技术 " 的转型。与传统车企依赖供应商 " 拼积木 " 不同,零跑坚持核心部件自研自造,自研比例高达 65%,覆盖电驱、电池、电子架构等关键领域。

这种全域自研模式带来了多方面的优势。在成本控制上,自研电驱、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等技术,使零跑单车成本降低 15% - 20%,为其 " 成本定价 " 留出了充足空间。在技术迭代速度上,2023 年至今,零跑已实现三次技术架构迭代,远超行业平均速度。零跑自研的三电技术已获得 10 家外部车企定点,技术输出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然而,全域自研也面临挑战。研发投入的高昂成本、技术路线的选择风险,以及全球化市场中专利壁垒的突破,都是零跑需要长期应对的问题。此外,随着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跨界入局,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维度正从硬件向生态延伸,零跑需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加速构建软件和服务的生态闭环。

从中国新势力到世界级玩家

零跑的全球化战略,通过两大合作路径清晰呈现。一方面,与 Stellantis 集团合资,借助后者在欧洲的 350 家销售网点,零跑 T03 和 C10 已进入德、法等主流市场,2025 年海外渠道将扩张至 550 家。另一方面,牵手中国一汽,联合开发新能源车型,共享供应链资源,为零跑进军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奠定基础。

这一 " 技术输出 + 本地化合作 " 的模式,与比亚迪、蔚来等车企的直营出海形成差异。零跑的优势在于其技术模块化程度高,可快速适配不同市场的法规和需求。例如,B10 的底盘调校已针对欧洲路况优化,而 CTC 电池技术则能适应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

不过,国际市场的挑战不容小觑。欧洲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要求较高,且本土车企正加速电动化转型(如大众 ID. 系列、雷诺 Megane E-Tech)。零跑需在品质、服务、品牌塑造上投入更多资源,方能站稳脚跟。

未来展望:技术普惠的边界与零跑的天花板

零跑此次发布会的主题 " 智能看零跑,选车新参考 ",暗含其重塑行业标准的野心。LEAP3.5 技术架构和 B10 的推出,不仅是对自身技术能力的展示,更是对 " 智能平权 " 理念的实践——通过技术创新降低高端配置的普及门槛。

从行业趋势看,零跑的模式或许预示着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下一个阶段。一是技术普惠化:激光雷达、端到端智驾等曾专属于豪华车的技术,将加速向大众市场渗透。二是盈利模式变革:硬件利润压缩、软件服务增值的 " 特斯拉模式 " 或被颠覆,零跑 " 硬件成本定价 + 技术外供盈利 " 的组合拳可能成为新范式。

然而,零跑仍需回答两个关键问题:1. 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盈利压力?尽管 2024 年 Q4 已实现单季度盈利,但持续的技术创新需要巨额资金支持。2. 如何在全球化中建立品牌护城河?技术优势可以复制,但品牌忠诚度需要长期培育。

朱江明在发布会上强调:" 让智能科技从豪车专属变成人手必备。" 若零跑能持续兑现这一承诺,其不仅有望在中国市场跻身头部阵营,更可能成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变量。而这一切,都将从 LEAP3.5 和 B10 开始接受检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零跑 芯片 高通 零跑汽车 智能座舱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