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9 月,保险业重磅新政 " 新国十条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要促进保险业与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此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将根据《若干意见》的部署,出台商业健康保险配套政策文件,促进健康保险与健康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协同,逐步从事后理赔向事中事前增值服务转变,不断优化健康保险、健康管理综合服务。
从市场需求看,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提升,单一的保险赔付也难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健康需求。
很显然,医险协同已成为必然趋势。
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重要一员,平安健康早已布局医险协同,并持续深化。3 月 12 日,平安健康发布的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 2024 年总收入 48.1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 1.58 亿元。其中,综合金融客户端(以下简称 F 端)及企业端(以下简称 B 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7.2%,居家养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13.5%。
首次实现全面盈利、潜力业务增长迅猛,平安健康医险协同的商业价值已经越来越清晰。
平安健康发布 2024 年业绩
三大医险协同模式详解
当我们在谈医险协同时,到底谈的是什么?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大力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本质是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同时,降低费用消耗,节省就医支出。
对商业保险来说,医险协同的根本意义亦是如此。整体来说,平安健康布局保险与医疗服务协同,通过健康风险管理、服务流程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等方式共同参与保险保单服务,从而实现医疗服务的成本、效果与保险保单成本、服务的平衡。
此前,平安健康就基于积累多年的服务资源,通过产品融合、权益采购、增值服务等业务模式,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实现协同,为综合金融业务的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及养老服务。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融入各类金融业务,形成更紧密的协作模式,2024 年以来,平安健康构建了 " 保险 + 医养会员 "" 医疗理赔协同 "" 医健权益服务 " 三大业务模式,与平安集团旗下寿险、产险、健康险、银行等加强协同。
平安健康 " 医险协同 " 三大业务模式,资料来源:企业公开信息
保险 + 医养会员模式面向以重疾险为主的健康险客户,根据不同保单类型提供不同医健服务,如重疾家医会员(臻享 RUN)、臻享家医会员等;同时,针对以年金险和增额寿险为主的储蓄险客户,通过居家养老会员链接差异化的医疗养老服务。
医疗理赔协同模式方面,平安健康为保险客户提供在线咨询、线下就医网络指引、健康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包括前置报案、精准导医导诊、全病程管理等。
医健权益服务模式主要是针对医疗险、意外险、银行等金融客户需求,不断丰富和升级保单中的医健服务权益。
简而言之,平安健康正在加速协同险种的拓宽、协同模式的丰富,即:从重疾险、百万医疗险等险种的协同,逐渐向储蓄险等险种协同创新;从 " 保险 + 医养会员 " 等模式向 " 医疗理赔协同 " 等模式融合创新。
此外,作为平安健康中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企业健康管理业务也融入了医险协同的内容。2024 年,平安健康全面焕新面向企业及企业员工的" 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 " 产品体系,打造健康委托账户管理、会员制健康管理服务、" 保险 +" 等解决方案,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员工健康管理需求,建立更具竞争优势的差异化产品服务矩阵,满足不同企业的多元化需求。
不断丰富医险协同的范围和内容,直接为平安健康拓宽了收入来源。财报显示,平安健康 2024 年 F 端业务收入超 24 亿元,同比增长 9.6%;B 端业务收入超 14 亿元,同比提升 32.7%。
医险协同如何助力险企?
归根结底,要为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才能产生业务丰富与收入增长之间的正向循环。具体来看,平安健康通过医险协同为客户尤其是综合金融客户创造了哪些价值?
首先需要了解两个大背景。
其一,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健康及养老服务存在显著的供需不匹配。
2024 年,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 2.2 亿,占总人口的 15.6%,对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2025 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发展养老产业、支持居家养老等作出部署。不过,当前优质医疗健康养老服务还存在缺失,具体表现在:医养结合程度不足,养老服务供给分散且专业化程度不高,以及尚未形成完善的支付体系。
其二,商业健康险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覆盖更多非健康人群,需更精准地找到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定位。
对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提出,将出台商业健康保险配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未来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扩大服务人群、服务领域、服务方式,满足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路径和方向,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结合宏观背景不难发现,商业保险作为支付方,承担了整合专业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的重要责任。同时,健康险在转型过程中,又需要通过优质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以及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降低理赔风险。
平安健康的医险协同创新就遵循了上述趋势。
一方面,平安健康广泛整合内外部医疗健康养老服务资源。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建立起覆盖 29 个科室约 5 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专家医生超 2900 位;合作医院近 4000 家,合作健康服务商约 10.5 万家、体检供应商近 2600 家、药店达 23.5 万家;合作养老服务供应商超 150 家,覆盖全国 75 个城市、可提供超 600 项居家养老服务。
围绕医疗、健康、养老服务场景,平安健康还将原有 O2O 服务网络升级至 " 到线、到店、到家、到企 " 的四到服务网络。
另一方面,平安健康通过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两大核心枢纽角色,帮助客户提升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并兼顾标准化与个性化。
2024 年,平安健康对家庭医生品牌 " 平安家医 " 进行了升级,建立起 "11312" 一站式主动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家庭医生团队均获得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资质认证,服务标准与远程医疗管理分别通过中华医学会全科分会、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学会认证。
同时,平安健康持续建设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医生管家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打造联体模式,携手各方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构建出 " 居家养老 + 旅居养老 + 机构养老 " 多模态养老服务体系;为不同年龄层、不同养老需求的银发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智能适老化改造、紧急救护、专业医护等。
基于这些具体的医险协同服务内容,平安健康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不言而喻。
包括提供差异化服务,增强保险产品的竞争力。例如,平安健康协同平安寿险深化发展 " 保险 + 居家养老 " 场景,持续建设 " 医、住、护、乐 " 等场景服务体系,为总保费规模较高的储蓄险客户提供一站式、差异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进而强化了寿险产品的竞争力。
也包括提升保单客户的健康水平,减少健康风险、降低二次理赔发生率。例如,平安健康提升与平安健康险合作产品 E 生保相关权益,打造就医保障闭环,覆盖未病、小病到大病,以及门诊、急诊到住院,健康保障更全面。此外,2024 年平安健康在理赔协同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了超 209 万保单客户。这些都为理赔风险的降低提供了保障。
还包括提升用户的黏性。例如,持续强化对保单持有人等价值客户的运营,通过居家自测、肿瘤筛查等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主动精准的健康干预,提升保单用户的黏性和价值。
总的来说,平安健康助力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获客、黏客、客户二次转化,以及提高用户健康水平从而降低理赔。体现到结果数据上,截至 2024 年 9 月末,使用了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平安集团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其客均合同数、客均 AUM 分别为其他个人客户的 1.6 倍、3.9 倍。
全面盈利,医险协同收获期已至
平安健康持续加深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的双向协同,在助力综合金融业务的同时,自身收益显著。
在完成了对低战略协同性业务的调整后,2024 年平安健康重回增长轨道,实现总收入 48.1 亿元;其中,F 端和 B 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7.2%,居家养老业务收入尤为亮眼,同比增长 413.5%。
更难能可贵的是,医险协同规模效益显现,公司实现全面盈利,调整后净利润达 1.58 亿元。由于医疗健康养老服务资源多且杂,分散在各类服务机构,优质资源分布不均,零散的资源需进行全局统筹和精准调度,这对企业的资源整合与成本管控能力是巨大考验。
平安健康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积累起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随着业务规模扩大,还加快了降本增效的步伐。
在供应链环节,平安健康不断通过集采优化资源配置,分渠道、分产品进行成本管理。在服务规模扩大的同时,采购端议价能力提升。
在服务环节,AI 技术是平安健康提质、增效与降本的利器之一。2024 年,基于 " 平安医博通 " 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和 " 平安医家人 " 医生工作台,AI 对医疗服务各环节效率及质量指标均有明显提升。
其中,AI 体检解析精准率达 98%,辅助诊断准确率超 95%,智能推荐准确率达 99%,慢病管理改善率达 90%。
同时,在 AI 助力下,家庭医生客均服务成本下降 62%,专科医生客均服务成本下降 42%,健康管理师客均服务成本下降 55%。
近期,平安健康上线了名医数字分身 " 平安芯医 ",提供 7*24 小时健康咨询服务,释放名医服务效能。
据了解,平安健康未来还将利用医险数据闭环、自研医疗大模型和训练适配医疗场景的垂域模型等优势,加速推进 AI 大模型在复杂疾病的多学科会诊等场景的应用。同时,随着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增强和产品服务差异化优势的体现,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当前,健康消费、居家养老是国家大力鼓励领域。平安健康在背靠支付方优势的情况下,正在扩大优质的健康消费和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促进消费与支付的良性循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公司都兼具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如今,医险协同的收获期刚刚开始,未来还将有更多可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