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5 日,周六,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在长春调研。政知君注意到,调研期间,黄强乘坐 54 路有轨电车,体验了城市文旅。
长春市 54 路有轨电车,是吉林的新晋 " 网红打卡地 ",至今已有 80 多年的历史,是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曾在《人世间》等影视剧中出现。
2024 年 1 月 11 日,54 路有轨电车文旅专列正式上线,车上配有专业的讲解员,对沿途景点的历史文化进行讲解。该专列以公共交通工具为平台,融合城市观光、文创服务、历史文化等元素,成为当地又一条流动的风景线。
省委书记乘车体验城市文旅的背后,是一个重要关键词——文旅消费。
2024 年,我国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34.9 万亿元、增长 5%。不过,有成绩也有挑战,其中一个就是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
而文旅消费,就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之一。
在今年两会的 " 部长通道 " 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直言,在扩大消费方面," 文化和旅游大有可为 "。他说,文化和旅游消费群体多元、场景丰富、链条很长,几乎没有增长的天花板。
数据显示,一些发达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很高,有的发达国家这一占比超 20%。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约分别占 GDP 的 4% 和不到 5%,两者加起来近 9%,还有很广阔的空间。
新的一年,文旅业还将持续发力。
今年 1 月,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到要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显眼的现象,即文化消费与城市形象开始合二为一,城市成为文化消费最活跃的场景、平台,city 不 city 变成了评判一个城市最流行的公式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的长春,正焕发新的活力。
对于长春来说,文旅消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数据显示,在 2024 年,长春文旅消费快速增长,接待游客 1.7 亿人次,旅游总花费突破 3000 亿元。
长春市拥有丰富的工业遗址和历史街区。其中,始建于 1933 年伪满时期的新民大街,是长春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宝贵资源,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公开资料显示,新民大街当时取名为顺天大街,地处伪满皇宫中轴线,两侧分别有伪满洲国国务院、综合法衙旧址等历史建筑。如今,新民大街两侧的历史建筑都保存完好。
此次调研,黄强在乘坐 54 路有轨电车时,还特别提到了新民大街。
他强调,要尽快投用氢能源市域列车,并把线路延伸到新民大街,让氢能列车和新民大街国际化 IP 串联起来,打造快旅、漫游、消费的文旅场景。
黄强还提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恢复好、保护好、利用好长春新民大街历史建筑群,意义特别重大。
" 要学习借鉴上海先进经验,着力抓好历史建筑运营管理和消费场景打造,加大面向国际的宣传力度,把新民大街建成世界级旅游打卡地,让更多游客了解这段抗战历史、爱上这座美丽城市。"
" 要全方位展现长春工业文化和电影文化,讲好匡亚明、王大珩、成仿吾、饶斌、张伯驹等历史名人故事,常态化开展交响乐等文艺演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更好聚人气、促消费。"
多说几句。
吉林除了拥有历史文化资源之外,还有传统制造业这一厚实的家底。如今,传统产业正在转型升级,而这,也正在赋能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一个鲜明的例证就是黄强此次提到的 " 氢能源市域列车 "。
就在一个月前(2 月 11 日),黄强和吉林省省长胡玉亭一同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期间,曾试乘氢能源市域列车。一列时速 160 公里的氢能源市域列车一天来回跑 500 公里,一年大概可以减少超 1 万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
当时,黄强要求,要 " 让氢能源市域列车奔驰在吉林大地 "。
来源:政知见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