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刚刚批下来,就有大嘴巴出来 BB 了,说福耀最终也可能就是一个民办三本。
▲图片来自网络
说实话,当下的民办大学整体实力确实有待提升,这表现在他们的起步、办学投入、经费来源、师资力量、生源等方面。但是,福耀科技大学为什么就不能能脱颖而出呢?曹德旺意在推动新工科建设 ,培养基础宽厚,动手能力强 ,紧贴应用市场的创新人才,曹老有理想、有钱,又有地方支持,那这个梦想为什么就不能实现呢?
刚开始,生源是个重要问题。按曹老的意思,福耀科技大学要按国内大学前 5 的标准招生,那么分数应该在 690 分左右。这个分数有一些挑战,但也不是全国所有考生、家长和用人单位都看重学校那些名头、标签的。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顶着最耀眼的 985 光环,深圳大学是 " 双非 " 大学,问一下多数学生会怎么选择—— 2024 年深圳大学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就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物理类)。
这里不是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好(学校农学优势非常突出),要说的是评价一所高校有很多维度。从网上的反馈看,目前已经有不少学生和家长对福耀科技大学表现出浓厚兴趣。
回到福耀科技大学,2025 年首届本科生计划招生 100 人,为每位学生提供 5 万元奖励,毕业生可优先进入福耀集团等合作企业就业,定向培养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人才。这意味着就业有保底,吸引力还是明显的,
福耀科技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不可小觑:师生比 1:6,这表明学生获得老师指导、点拨的机会多;多数教师有全球化受教育背景,说明教师了解学科前沿,有创新潜力;本硕博 8 年制一体培养,提高了学习效率。还有,人家本科生 2 人间宿舍,硕士生单间,博士生套间,就这一点,国内哪个大学能比?而且,福耀科技大学学费只有 6000 元。
有人质疑福耀科技大学的 8 年制培养模式,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人的打算都是在变动的,高考时立志做一个优秀工程师,学习三四年后兴趣改变了,中途下车也很正常。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早早确立学术理想,兼顾理论学习、工科操作实践和融汇创新,8 年本硕博一贯制培养,部分解决学术内卷问题,为多数学生成才创造更好的路径。
我们经常喊创新,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现在公办的实力雄厚的工科大学,经费充足、人才和科研积淀深厚,校友资源丰富,有着较好的办学声誉。但是也要看到他们面临的尾大不掉的问题,比如拥有几万学生的巨无霸体量导致的粗放式管理和服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需要考虑教师、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实际供给能力;学校费用开支巨大,人均产出效率相对较低;一些高级职称的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创新能力不足,有不少早已沦为 " 老科学 " 的家(区别于 " 老的科学家 ")。
还有人不服校长王树国,说他的学术未达到顶尖,讲话不够新锐。这种尖刻的评价没有什么意义,世界上哪有完美之人。王树国学术是不是顶尖见仁见智,但这不是评价大学校长最核心的指标,因为校长的主要职责是管理。
▲图片来自网络
王树国在哈工大、西交大两所国内顶流工科大学长时间担任过校长,口碑如佳酿,这样的履历本身就是熠熠生辉的发光体。
还有关键一点,福耀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全新机制创办的研究型大学,需要一个扎根中国实际、熟悉中国教育制度和文化,能够沟通官场与学界、得到各方面广泛信任的人牵头——单纯的书生(科学家)和单纯的政客、单纯的企业家都是无法胜任的。
选王树国做校长,能看出曹老的深谋远虑。
文 / 郝建国
编辑 / 周芝屹
作者简介:
郝建国,资深媒体人,主任记者,中国法学会会员,先后求学于延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曾担任某报社新闻采编手册总主笔,有二十多篇作品获各类新闻奖,被新闻学术界称为 " 专家型记者 "、" 多面手 ",著有新闻作品集《好望》(新华出版社 2021 年 11 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